李清颖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安徽 阜阳 236000
阜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李清颖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安徽 阜阳 236000
阜阳是一个以“农”和“人”为优势的农业大市,如何在“十三五”时期顺利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摆在政府眼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作为全国农民工输出大市之一,当前户籍城镇化率较低,要想破除现有阻碍,必须跨越“双重户籍墙”,通过“三环节梗阻”,推动“四资本”齐头并进,才能顺利实现我市的市民化转移,达到农民工“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的三融合目标。
农民工市民化;概况;阻碍;对策
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大生活区,由此而形成的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在人们生活中,尤其是二元户籍制度及其附着的社会福利待遇。近几年,国家虽出台了相应政策来解决社会二元结构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但这种根深蒂固的形式非朝夕可变更。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农民工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①,即使农民工在城市“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这才算完成了市民化转变。阜阳是农业大市,主要优势资源在“农”和“人”,因此要好好利用自身优势,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大美阜阳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吸引力逐渐减弱,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远离家乡,到沿海发达地区从事非农劳动,谋求更好发展。自2008年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受到冲击,外出务工的阜阳农民工开始返乡,这为阜阳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本。为抓住此次契机,阜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阜阳市政府先是响应国家号召,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意见》,并在全市有条件地区设置农民工创业园,吸引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随后,为消除社会二元结构造成的农民工市民化障碍,于2015年又相继出台了“一细则五办法”来消除社会制度的阻碍,为农民工市民化降低门槛、提供政策保障。这样做不仅可以推动阜阳“十三五”规划的顺利进展,更加可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顺利进行。
另外,如果不推动我市农民工市民化,将会使阜阳农村的“389961”部队更加壮大,影响我市整体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一)优势条件
从外部条件看,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阜阳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成本有所降低。当前,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居民户籍率已是大势所趋,我市要顺时顺势地搭上国家政策的顺风车。从农民工自身看,现阶段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力的农民工大军,市民化意愿强烈,外出务工期间人力资本大幅提升,掌握了许多专业技能,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加强,这提高了市民化转变的筹码。
(二)现实阻碍
著名学者刘传江提出②,市民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跨越“双重户籍墙”,冲破“三环节梗阻”,弥补“四资本缺失”。虽然农民工市民化对阜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还应看到其现实阻碍。
1.难以跨越隐性户籍墙。我市正在逐渐推进以“居民户口”代替“农业户口”、“非农户口”户籍制度改革,表面上看显性存在的户籍墙已不是阻碍市民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但是附着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待遇,即“隐性户籍墙”仍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以跨越的坎。相关的政策虽已出台,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会遇到种种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市民化的负担。
2.三环节梗阻突破困难。所谓三环节,即指在市民化过程中“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城市融入”三环节。如何很好地解决农民工的城市进入,解决农民工在我市的就业、居住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已经进入城市,完成市民化的转变的新市民,如何很好地使其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的工作、居住和生活,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难题。“先天营养不足”与“后天机会不公”严重影响其城市融入的进程。
3.四资本缺失现象严重。“四资本”是指市民化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权利资本和财力资本。农民工学历水平大多集中在中小学阶段,总体素质较低,经济收入较差,无法掌握就业中所需的专业技能,因此人力资本存量低,容易陷入“低素质-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入”的恶性循环中。此外,学历水平低,法律知识缺失,使农民工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常出现工资遭拖欠,劳动权益无保障等权利资本缺失的情况。前三种资本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农民工财力资本的缺失,加重市民化进程中个人转化成本,进一步阻碍其市民化进程。
面对我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三环节协同推进
在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城市融合三个环节共同推进,可以更好地缩短市民化进程的时间。在农村退出环节中,尊重农民工的意愿,对于放弃农村土地、宅基地的农民工,出台合理的赔偿标准,并对此类农民工在城市进入环节,在购买房屋方面给与一定的补偿和优惠政策,推进其从农村退出,顺利进入城市;城市进入环节,要保障我市户籍改革制度的落实,在户籍转换和社会保障方面予以保证,给与农民工不单是户口的落实,更要保障其在城市的工作、生活及子女教育等问题落到实处,解决其进城的后顾之忧。
(二)分类别具体执行
我市的三百万农民工是一个大的群体,具体划分,其内部又可以划分成多种亚群体。如果根据他们的市民化意愿和能力划分,可以分成“候鸟型”、“兼业型”和“筑巢型”。这三类农民工在生活特征、市民化能力和意愿上都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我市农民工的亚群体分化特征,分类别具体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市民化政策,才能保障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三)四资本齐头并进
“先天营养不足”与“后天机会不公”的特征,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农民工人力、社会、权利和财力资本的缺失,也成为市民化进程的瓶颈因素。所以必须齐头并进地推动我市农民工提升个人素质、拓宽社会网络、增强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从而提升农民工的财力资本,顺利实现市民化。
[ 注 释 ]
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4-29.
②刘传江.迁徙条件、生存状态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进路[J].改革,2013(4):83-90.
* 阜阳市全市党校系统2016年度课题(项目编号:FYDXKT20161)。
F323.6;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