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钢琴教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初探

2017-01-30 10:22:03唐莉娜
黄河之声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师应钢琴大学

唐莉娜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重庆 401524)

大学钢琴的学习,旨在建立完备的钢琴理论基础,由此出发,以娴熟的技巧、多元的演奏途径,激发出学习的音乐潜能,以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提升自身钢琴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是艺术领悟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受环境阻碍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一、大学钢琴教学主体性模式的构建原因

大学是学生身处的最后一处象牙塔,它就像一处避风港,隔开了纷扰世界与安逸的校园,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自主思考、学习的能力,向往更深层次的艺术知识体系,而传统教学中,相关教育人员仿若从未听过学生的声音,对于学生的需求置若罔闻,始终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面对差异化的不同学生,采用统一性质的教学内容,指引学生的艺术发展路程,学生被憋闷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得不到救赎,也难以成长,终于,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革新,一句“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就像一束光,穿越空间的阻力,帮助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学习木偶转化为学习方向的操控者,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新时代民主思想的体现,整体的课堂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自然激情洋溢,以翻倍的精力和上进心努力汲取知识,学生主体性致使大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不再抱有抵触心理,彻底推翻了课堂的压抑,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有趣、丰富的学习能量,再者,随着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加深,高校教育极大化得到了普及,大学升学率越来越高,在人们的无限向往中,专业之间被来回比较,很多学生更愿意选择能够直接就业的技术学科,钢琴教学在时代的洪流涌动下,反而被冷落,在这种情况下,钢琴想要吸引集体的目光,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换教学观念符合大势所趋,教师应积极增设互动交流环节,以活跃的课堂气氛,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内涵。

二、大学钢琴教学主体性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大学钢琴教学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主体性的现代化改革,也绝非一切按照学生的主观意愿进行,应秉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从根本上真切认识到学生主体模式构建的目的,教师应全程负责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发现学生困惑,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同时学思结合,在不脱离原有的教学轨迹上,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教师应适当的把控教学内容,既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又要依据课程本身目标,以知识点为方向,牵引学生在民主的教学环境中,逐步掌握基础。

(二)拓展学生的音乐能力

钢琴学习不单只要求学生能够模拟指法,按照规定的韵律机械化的弹奏,更加需要学生在掌握艺术基础理论后,结合自身优势,深化音乐内涵,开启创造思维,利用生活经验与文化积累,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以弹性的张合力,在不同的场合可自由发挥对音乐的理解,将观众都能引领到音乐情境世界中,好的音乐作品不仅能让自己形成满足感,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让周围的人都能感知到音乐的美妙,钢琴课堂的学生主体性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影响颇深,不要把目光放在眼前的教学内容上,要依据学生特色,结合现有资源,启迪学生的潜在音乐能量。

(三)深化学生的领悟水平

钢琴曲涉及的范围极广,例如:有舒缓的轻音乐伴人入眠,也有激昂的狂想曲发人振奋,还有纵横起伏的创意曲余音绕梁,总之,对于乐感不强的人来说,学习钢琴时始终停留在对音乐认知的浅层次,很少产生与作者的共鸣,在情感的缺失上,音乐的表达也显得苍白无力,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造就了学生之间极大的差异性,例如:有的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较快,只需教师适当点拨即可自主感受很多,有的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在教师离开后不能自行弹奏,平时训练时也是断断续续,总找不准窍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问题,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从学生熟悉的知识领域入手,逐步深化对音乐的领悟,突破学习的困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大学钢琴教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教学计划

随着大学钢琴课程的推陈出新,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器材资源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于艺术的认知与追求也开始强烈起来,这就致使近几年选择艺术专业的学生逐渐增多,大学钢琴教学应适应现阶段开始膨胀的艺术人才需求,拓展并引进新型科技器材,在基础准备工作上,提高学生对钢琴学习的期望值,在集体化的教学中,依然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演奏《卡农变奏曲》时,有的学生对于旋律和节拍的掌握很到位,但就是演奏不出自己的特色,只会一味的模仿学习,更加难以开启创作的阀门,满足于对音乐的初步理解上,教师应帮助学生首先从心理上认识到,学习音乐不要只会学,而不去思考、去感受,那样永远都只是一个学者,在弹奏一首曲子之前,可以翻阅一些文献,懂得作者的创作意图,再结合《卡农变奏曲》的音符跳动,感受活的音乐生命,联合自身的经验与对未来的追求,感受曲子中倔强的意志,在集体化教学中,难免疏忽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虽不能“一对一”的常与学生沟通,但可在课堂上创建互动环节,以整体性的学习状况制定教学走向,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殷切的目光,促进集体共同进步。

(二)根据学生差异开展合作比赛

每个人对音乐的构想方向都是不同的,一个人的思维固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但将一批人的思路集合起来我,往往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例如:在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赋予每个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共同合作同一首曲目,每个人负责一小节的内容,让同组之间结合他人的演奏方式,规避自身缺点,互相学习,互帮互助,继而组与组之间设计赛制,比拼合作成果,为学生后期融入乐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鼓励学生创作

钢琴音乐目前已被广泛的使用在各个领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收集不同渠道的音乐,展现音乐的多样性,例如:在进行一段劳累的训练后,以钢琴曲鉴赏,放松学生的心灵,减缓学生压力,从艺术本质出发,搜集相关文献与视频等,以宏观的知识面接触,灵活演奏经典曲目,而不是只会照搬照套,毫无特点可言,为学生争取能够在大学礼堂等公共场合表演的机会,以郎朗等人的励志故事树立榜样精神,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钢琴也可以作为终身事业发展,让学生针对生活习惯中的细节部分,尝试自己创作,大胆的弹奏出自我,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鼓舞学生开启音乐创造的大门。

四、结语

大学钢琴教学势必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正视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改善目前僵化的教学现状,以学生为载体,结合生活实际与教材要求,脱离低级趣味,实施全方位教学改革,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1]谭丽琴.大学钢琴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12.

[2]赵娟.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9.

[3]吴婷.反思型教师教育视野下高师钢琴课程的时代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03.

[4]李硕,肖洒.大学钢琴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及合理构建刍议[J].音乐时空,2013,04:111+113.

[5]周晓凡.探析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与合理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37-38.

猜你喜欢
教师应钢琴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大学求学的遗憾
纸钢琴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