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
田超伟,卫兴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科学技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服务于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不能不包括生产力,既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又要从社会层面研究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将二者并重。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一般内容,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丰富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指导。此外,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人本价值取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一脉相承的。
自《资本论》问世150年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但其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1]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源”与“流”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深入挖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一思想材料,运用其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归根到底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主要任务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和政策指导。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联系生产力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的,因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产力理论,这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
马克思虽然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但是,其着重研究的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如何演变的,劳动对资本由形式隶属发展到实质隶属。马克思对生产力的研究仅仅是服务于考察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所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P8)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生产力,而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结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决定性基础。[3]生产力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主要是由其研究任务决定的。其一,“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4](P9)不研究纯技术层面的生产力。其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本质关系,为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武器。马克思没有必要也不愿意为资本家发财致富、发展生产力献计献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在研究对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还要研究生产力。[5]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从技术层面而是从社会层面研究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问题,即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生产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将生产力包括在内,究其原因在于二者的研究任务不同。前者主要是为工人阶级提供革命性理论武器,后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方法和政策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6](P52)并且“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4](P200)“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7](P54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8](P17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执政,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9](P10)由此可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着重把握两大原则: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前者是根本任务,后者是根本目的,前者为后者奠定物质基础。因此,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不包括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层面研究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对于纯技术层面的生产力发展问题,如怎样纺纱织布、采矿冶金、制造机器、开发软件等,这是工艺学的研究内容,既不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生产力的发展问题。第一,探索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研究提出发展生产力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及战略举措,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整体性的、原则性的理论指导。例如,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第二,研究通过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例如,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清除阻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规章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投资体制、科技体制、开放型经济体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研究制定经济政策,保障经济平稳、高效、健康运行。例如,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合理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等。如当前采取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工作。第四,研究构成生产力的诸多要素及其组合,通过旧生产要素的改造更新和新的生产要素的发明应用推进生产力向前发展。例如,研究怎样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的数量的增加或质量的改进等,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新材料、新能源等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生产力水平。
此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着力于快速发展生产力,又要着力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新中国近7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都表明:其一,超越发展阶段,盲目拔高生产关系,忽视发展生产力,只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和人民生活普遍贫困;其二,单纯追求生产力数量的增长,搞“唯生产力论”,忽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就会导致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甚至社会矛盾激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还要为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服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要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既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又要研究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将两者并重,不可偏废。
1.生产力的概念界定。
生产力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生产力”概念,既在一般意义上界定了生产力的内涵,又从不同角度运用生产力概念,如“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劳动的生产力”与“资本的生产力”、“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等概念。马克思讲:“生产力,即生产能力”,[10](P1000)“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2](P59)就一般意义上而言,生产力是指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讲,生产力是人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生产出物质资料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马克思讲生产力主要是指一种物质力量,是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物质生产力。无论精神文化等主观因素对生产力可以产生多大的影响,生产力的客观实在性都是第一位的,生产力永远都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11]此外,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是一致的。除了讲生产力归根到底是劳动的生产力,马克思还多次将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作为内涵一致的概念交互使用。这里仅举一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降低而降低。”[2](P371)
2.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且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2](P53)由上文可知,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的内涵是一致的。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这些任何社会劳动过程都存在的简单要素,还包括科学技术、“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以及自然力。其中“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是指分工、协作、组织与管理等。马克思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构成生产力的新的要素,如分工协作、管理、科学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认为“结合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2](P382)“大生产……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4](P356)“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4](P188)这里的“自然力”显然是指人类在实践中开发、利用过的自然力,而非纯粹的大自然运动现象。总之,马克思很重视分工协作、自然力、科学技术等多种生产力要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所共有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10](P1000)“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任何历史发展阶段下生产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但不是生产力的全部构成要素。随着历史向前发展,新的生产力要素会不断产生、加入生产过程。其中,劳动过程的“物质基础”的发展,既包括原有生产力要素数量上的扩大和质量上的改进,又包括新的生产力要素的加入。因此,以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为理论根据,主张生产力三要素论,即劳动、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既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也不符合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经过三次科技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新的生产力要素不断涌现,如电力、计算机、数控机床、互联网等。目前,第四次科技革命呼之欲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的先进的生产力要素正在兴起,将持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渗透到原有的生产力要素中起革新作用,而且可以作为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2](P418)“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2](P743)“自然因素的应用……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4](P356)例如,现代农业生产中,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方法的应用可以直接提高生产力水平。当前,“互联网+”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信息整合,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创造出新的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培育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要密切关注当代的新生产力要素发展情况,尤其是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动态。一方面,分析新生产力要素的发展对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变革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手段,推动新生产力要素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的发展趋势,综合运用体制改革、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积极培育和引进新的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争取在制造业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3.生产力的地位作用。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制度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12](P806)人们只有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才能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政治等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着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6](P591-592)唯物史观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力在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演进。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表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从根本上推动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以及社会交往形式的深刻变革。而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终究要以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为前提。
改革开放之初,依据我国生产力水平整体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8](P10)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为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近40年来,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6》可知,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GDP总量由3 678亿元增加685 50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7%;人均GDP由385元增加到49 992元,年均增长率为8.6%。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5年的31 790元,年均增长率为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5年的10 772元,年均增长率为7.6%;农村贫困发生率(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即2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2 300元)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5年的5.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9](P3)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根本目的仍然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着力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必须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要重视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能把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绝对化。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具有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作用,但这种决定作用不是机械的、单一的。恩格斯也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3](P591)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反对“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但不是只讲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同样重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生产力的发展动力。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内在动力与源泉。生产力诸多要素的发展变化及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内部存在着人与自然的矛盾、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增多或质量改进以及内部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为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在构成生产力的诸多要素中,劳动是主动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劳动者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协同其他生产力要素,如生产资料、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等,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因此,马克思强调生产力始终是劳动生产力。他指出:“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4](P15)人(主要是劳动者)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增长的,为此,就要不断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因此,消费需求是生产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的主观动力。目前,我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消减无效和低端供给,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不断升级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构成生产力的因素中,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引领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马克思非常重视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科技的新发展与应用。他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2](P698)“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4](P188)随着生产的发展,“发明就将成为一种职业,而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着眼点”。[4](P195)世界历史发展历程反复印证一条真理,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成为各国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如“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载人航天、高速铁路、航空母舰、大飞机等,不仅推动着生产力快速跃进,也成为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显著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9](P33)以科技创新引领生产力快速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以创新发展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要研究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和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激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追赶世界前沿科技,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的发展,力争在一些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5.生产力的发展途径。
第一,利用价值规律,提高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始终发挥着优胜劣汰、资源配置和刺激生产的作用。而“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2](P722)在市场价格、供求以及竞争机制作用下,企业受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利润的内在动力,竞相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改善经营管理,节约资源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刺激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微观基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发展也要通过商品交换和市场关系实现。发展生产力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鼓励竞争,激励创新,增加经济活力。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具有信息灵敏、调节灵活、激励有效等优点,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社会财富。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第二,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集约型增长。
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增加另一方面的劳动消耗换来的”,[2](P444)“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2](P717)由此可见,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发展重在低投入、高产出,以最低的社会资源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马克思把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和内涵的两种类型,这里的分类标准并不涉及新技术的利用和效率的提高问题,不能把“外延”与“粗放”、“内涵”与“集约”混同。[14]例如,新建高新技术企业是外延型扩大但是集约经营,而原产能过剩企业内低水平重复生产是内涵型扩大但是粗放经营。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情况下,无论是外延的还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都要推进集约经营,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节约资源,促进集约型、可持续增长。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不是由外延型转向内涵型,而是要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增长。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三,促进结构平衡,推进有计划协调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表明,社会总产品是否能顺利实现,即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各生产部门是否能够按照客观的比例进行生产和交换。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结构失衡和比例失调问题无法彻底消除,要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强制实现结构平衡。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2](P96)“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4](P67)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有计划性,以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推动各生产部门结构比例平衡,实现协调发展。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和快速发展生产力,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中引入了一定的计划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显著的理论创新。主张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促进二者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错综复杂,结构性失衡问题尤为突出,如生产与消费的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实体经济内部结构性供需失衡等问题。这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调控政策,综合运用多种经济与非经济手段,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促进结构平衡和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五大发展新理念之一的协调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还包括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等一系列发展中重大关系的协调。
第四,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绿色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马克思揭示了伴随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始终的,不仅有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还有资本对自然力的征服与利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在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驱动下,常常无视自然规律,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会相应减少,要重视森林、矿藏等资源的枯竭;主张“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力”。[2](P587)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0](P928-929)这启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问题。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讲:“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5](P560)伴随着经济长期快速发展,我国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承载力正逼近临界点。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刻不容缓。习近平同志提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9](P37)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于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要坚决舍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摒弃一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始终以资本的利益为中心主导生产力的发展。“实际的生产者表现为单纯的生产手段……这种物质财富的发展是与个人相对立的,是以牺牲个人为代价的。”[4](P519)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是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对立的:第一,从生产目的来看,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求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10](P278)为生产而生产,与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相对立。第二,从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处于支配和统治地位,按照资本利益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劳动者处于从属的受盘剥的地位。“生产过程的资本主义转化同时表现为生产者的殉难史,劳动资料同时表现为奴役工人的手段、剥削工人的手段和使工人贫穷的手段,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同时表现为对工人个人的活力、自由和独立的有组织的压制。”[2](P579)劳动的生产力歪曲地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生产中的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成为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与劳动相对立,劳动对资本由形式隶属转化为实质隶属。第三,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来看,资本家阶级积累了巨额财富,劳动者陷入绝对的或相对的贫困之中,贫富两极分化。“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2](P743-744)显然,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靠牺牲多数来强制地创造财富”的批判中,阐释了其生产力理论的人本价值取向。
马克思曾预见,未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全体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共同劳动,共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社会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4](P200)。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以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为中心,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其生产力的发展遵循着这样一条路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的人本价值取向。
马克思曾把政治经济学区分为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和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其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创立了为劳动人民求解放和谋福祉的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人本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立场的宣示。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人本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牢牢坚持这一根本立场,贯彻落实这一发展思想,推动共享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快速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此,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邓小平指出:“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8](P149)目前,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推动共享发展,具体需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通过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提高生产力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多、更高质量物质文化产品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着力改善民生。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卫兴华,聂大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J].经济纵横,2017,(1).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洪银兴.以创新的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J].经济研究,2016,(4).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列宁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李春华.文化生产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9).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 卫兴华.澄清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误区[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OnMarx’sTheoryofProductiveForcesandConstructionofPoliticalEconomy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TianChaowei,WeiXinghua
(School of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oriented development though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o emancipate and develop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gradually realize common prosperity. The research object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include productivity. It should not only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ductive forces from the social level. The general content of Marx’s theory of productive forces can provide rich ideological material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the humanistic value orientation of Marx’s productivity theory is in line with the fundamental standpoint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田超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72)。
[责任编辑陈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