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宁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464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殷 宁*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464
马克思主义自进入我国就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等有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我国现代化联系更紧密。中国现代化设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题,也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步发展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过来又大大左右了中国现代化的模式择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跟中国的实际具体国情相融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交织渗透,共同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发展方向即已经被明确指出,中国社会发展要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要发展就要满足与时俱进的步伐,紧跟世界发展形势,争取不断获得现代文明的进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政治保障和价值取向,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主题内容和现实途径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顺理成章得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的结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时刻认知及把握中国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互关系,并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不断落实促进两者的相互融合,使其在良好的互动下共同进步,这对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步有着非凡的意义。
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也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铺垫了厚厚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的形态一直保持着政治立场,虽然其定位及文化方面相差很大,但是其在中国的核心精神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马克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就是从此建立起来的。时代在不断进步,如今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慢慢披上了文化色彩,并顺应时代形势而不断调整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相结合,也是一种必然结果,此类政治和文化集为一体的身份统一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化价值有所体现。中国自从计划经济的转型开始,其所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就开始正式对待并规划,较之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特点更明显地体现了民主原则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更受人民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及重要精神支柱。二者相结合成为两股有联系,有互动,又互相促进的力量,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身为全球无产者解放斗争的伟大思想武器,其居于人类历史的高度而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发展趋势,及共产主义终将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指出了人类的思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顺利与否,都与是不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紧密相连。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抗战时期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党都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并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开展打下基础。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由于没有很好地坚持这一原则而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失误,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因此受到重创。之后面对新情况、出现的新困难、新的实际情况及新的发展需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党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种新思想顺应了新形势,并科学地解答了“为什么发展、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明确了发展的目的和动力、保障、方法等,把发展设立于现实且科学的基层,并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功带入了快速高效的发展渠道。
可见,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在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前行。中国现代化的进步始终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中国化发展是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面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中国的具体困难,另一面是解决中国困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也同样有所进步发展。在社会现代化变革实践中的经验与思想,势必也会推动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始终坚持对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坚持增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指出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先进文化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为其实践做出很大努力,并在实际落实工作中继承且扬弃了以革命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建了以现代化建设为主旨的新话语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革命转向建设与改革的转变升级,使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稳步前行并与时俱进。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并且已经开始了新阶段的转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是使得我国现代化发展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有着非凡影响的,也因此对此二者的研究更有意义。
[1]曹燕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双进程[J].法治与社会,2014(23):156-157.
[2]陈巧玲,赵婷.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J].短篇小说,2015(29):55-58.
[3]梁金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5(6):17-20.
D
A
1006-0049-(2017)21-0198-01
殷宁(199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