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思路探析*

2017-01-30 03:25彭新华
山西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志愿志愿者

彭新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1

大学生志愿者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思路探析*

彭新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1

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成为现代人生活、学习、交流、交往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现状,总结提炼通过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方式推进大学生志愿活动有效进行的路径与模式。

大学生志愿者;新媒体平台;志愿服务

新媒体带来的是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的出现触动和冲击了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传统的信息传播体系。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方法,积极探索用网络平台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安全合规利用互联网优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一、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现状

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上看,目前,在中国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组织性最高、执行力最强的志愿者组织当属在共青团指导下的依靠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活动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截至2016年8月8日,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达13%。从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地域上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城市社区"一助一"帮扶,拓展为扶贫开发、社区建设、大型赛会、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领域[2]。然而,在国内高校志愿服务还具有集体指导性强、组织层级明显、个人主动性和敏感性弱等特点。总体说来,中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成绩与问题并存、机会与挑战并存,处于发展瓶颈期和转型期。

二、大学生志愿者使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笔者以所在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900位大学生志愿者为样本对象,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人群服务活动特征信息。其中,共访谈志愿服务的项目负责人和受助社区负责人15人,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17份。综合分析,有以下方面值得思考。

(一)人群特征

1.志愿服务的热情高,但存在一定盲目性

访谈和问卷结果显示,89%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大力开展各类型志愿服务活动”;85%的学生认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快乐的”;7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聘之前并不清楚参加的志愿服务的项目和具体要求”。

2.志愿活动种类多样,但收发通知不及时

据统计,志愿者参与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类型包括:敬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扶困助学、医疗服务社区、环保宣传等方面。但据被访者反映,很多社区志愿服务是学生党、团支部自发组织、临时联系的,甚至很多时候通知并不到位。

3.新媒体结合志愿活动使用情况不乐观,不清楚网络平台功能

志愿者为大学生群体,根据调查显示:有96.1%大学生使用过、正在使用新媒体软件,62.9%大学生使用过微信、qq等方式发布志愿活动信息,31.5%大学生长期使用新媒体平台联系、开展志愿活动,21.3%大学生不了解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额外功能。由此可见,当下大学生志愿者对新媒体平台结合志愿活动的使用频率、效率并不高。

三、以新媒体平台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

通过网络平台和交互终端,大学生志愿者们既可以及时与各高校、民间协会服务组织交换志愿服务信息,也可以实时对志愿活动进行宣传和报道,并获得其他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积极反馈,有利于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报道志愿服务。

(一)借助网络媒介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信息交流

当前,一些高校专科开辟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展示大学生志愿服务并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架起便捷的沟通桥梁。志愿服务网络平台较传统志愿服务信息传播渠道信息更新快、内容丰富、材料鲜活、表达效果好,而另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个性化的展示方式吸引了更多青年学生的关注和认同,提升了志愿服务参与的积极性。

(二)建立大学生志愿者信息网络管理渠道

依托网络平台的信息储存功能、招募环节功能,多渠道将志愿者资料储存起来,形成关于志愿资源的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针对学生专业特点、技能特点和地域分布特点,培养一批服务相对稳定、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志愿服务精神踏实的大学生志愿者骨干队伍,进一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三)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建立志愿者测评体系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专业技能的提升并此助力志愿服务实践,一方面从思想内部强化了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反复驱动形成对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通过对志愿服务需求方和公众的反馈意见、志愿者组织的标准对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评价,帮助志愿者及时了解自己专业能力水平和工作状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有效提高志愿服务效率,増强志愿服务实效。

[1]郝运,王屾.浅析当代美国大学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2010.

[2]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中山市民政局.和谐社区与志愿服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拓展QQ、微信等网络平台功能,建立高校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长效机制(市级项目)。

D632.9;G

A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