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欣
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湖南 株洲 412007
老舍作品的幽默特质分析
李雨欣
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湖南 株洲 412007
老舍的作品展现了普通人生活中的一幕幕喜剧,他的主人翁几乎都来自于底层社会,老舍将他们的生活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陷入深深的思考。本文就老舍作品的幽默特质进行分析。
老舍作品;幽默特质;小说
老舍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悲喜交集的创作特色和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神家园。了解老舍作品中的幽默特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老舍对中国文学宝库的贡献,从而深入挖掘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悲喜交集。老舍的作品多半着眼于社会最底层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通过底层人物语言经历的描写,以戏谑的笔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残酷。老舍将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两种独立的美学元素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形成独特的“老舍式幽默”。在老舍的作品中,通过借鉴西方文学的写作技巧,对荒唐可笑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在增加作品喜剧性的同时,使人对现实世界的荒诞滑稽感同身受,进而产生悲剧意味。例如,在《抱孙》中,老王太太儿媳妇头胎怀孕了,为了能如愿抱上孙子,老王太太谨小慎微,规定儿媳妇不准有任何大的动作,甚至夜里也不许翻身。然而,怀胎五个月的时候,儿媳妇因为多眨了几下眼睛,小产了。多眨了几下眼睛就小产了,可笑至极。第二胎的时候,老王太太借鉴头胎的经验,对儿媳妇眨眼睛的幅度用尺量,甚至打哈欠也得两个丫鬟扶着。终于,到了临产日,然而老王太太却不准送儿媳妇上医院,她认为,上医院剖肠破肚,孙子是被掏出来的。而她想要的是,孙子应该是被“养出来的”,反映出了老王太太的愚昧。最后,生出来的孙子没活过五天就死了,也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性。全文从怀孕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细节,读来都让人忍俊不禁,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然而由于老王太太的封建愚昧,导致故事以悲剧收场,又增添了故事的悲剧性。表面上作者是在做一台喜剧,实际上却是对社会最底层的封建落后、愚昧无知的无情揭露。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类似于《开市大吉》、《离婚》等也和《抱孙》一样,表面上令人捧腹,实则是个悲剧。泪中含笑,给人悲喜交集之感。
老舍作品具有幽默讽刺的艺术特色。他认为,幽默是一种心态,由于人类天性的欠缺,于是会做出很多人才发笑的事。因此,幽默要立足于现实,只有在了解生活的基础上,才能顿悟生命。基于此,老舍作品中除了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悲苦命运表示同情外,同时也对封建落后的旧社会予以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例如,《老张的哲学》中,作者就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对老张奇丑无比的外貌和财迷心窍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红红的一张脸,微点着几颗黑痣,按《麻衣相法》说,主多才多艺,两道粗眉连成一线,黑丛丛的遮着两只小猪眼睛。一只短而粗的鼻子,鼻孔微微向上掀着,好似柳条上倒挂的鸣蝉。一张薄嘴,下嘴唇拍上翻着,以便包着年久失修渐形垂落的大门牙,因此不留神看,最容易错认成一个夹馅的烧饼。”老舍紧紧抓住老张的外貌特征,将他丑恶的面孔刻画的淋淋尽致。在对老张财迷心窍心态的描写中,他说老张竟然幻想着鱼吐水泡是因为有人往水里扔银元,在增强文章语言喜剧性的同时,对人物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大快人心,同时也引人深思,鞭挞人们进行自我反省。老舍认为,讽刺和幽默是有机统一的,如果只有幽默,文章就失去了思想底蕴,不符合创作的初衷;如果只有讽刺,文章又会成为说教的教科书,读来索然无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老舍创作的作品具有幽默讽刺相统一的艺术特色。例如,在《柳家大院》中,儿媳妇端洒了一锅饭,公公和小姑就挑唆丈夫教训她,儿媳被打的人事不省,醒来后上吊自杀了。他们认为,儿媳妇是用一百块买回来的,所以就该逆来顺受。文章以幽默的方式写出了儿媳妇的命运还不如一锅饭值钱,实质上则是对封建吃人社会的无情讽刺和批判。
众所周知,老舍的作品中,多数是对封建守旧的老派市民进行批判,虽然他们都是城里人,但仍然饱受封建思想包袱的禁锢,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很封建守旧。老舍在对这些人物批判的同时,也对这些人物寄予了自己的同情和怜悯。例如,《离婚》中的张大哥,一生的愿望就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他认为离婚破坏了社会秩序,而他的任务是调和人们之间的矛盾,维护秩序。老舍塑造了张大哥墨守成规的人物形象,在批判讽刺的同时,又流露出对他的怜悯。在《骆驼祥子》中,老舍认为,祥子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虎妞和祥子结婚当天,虎妞就告诉了祥子自己怀孕的骗局,读来让人捧腹,实则是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同情。老舍在真实刻画底层劳动人民悲剧命运的时候,幽默的笔端实则蕴含着深深的同情。例如在《有声电影》中,二姐认为有声电影就是电视的声音特别响亮而已,在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互动的时候,剧烈鼓掌,以符合“有声”电影的特征。在刻画二姐自以为是形象的同时,并没有嘲讽二姐的可笑,而是对她表示深深的怜悯。
老舍凭借其悲喜交集的创作风格、幽默讽刺的艺术特色、幽默背后的怜悯情怀,创作出一大批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笑中含泪,泪中含恨,通过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和娴熟幽默的叙事技巧,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幽默特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1]潘佳麟.谈老舍幽默语言的技巧[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2]李春英.老舍幽默特质探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王俊虎.幽默:老舍文学创作的一剂良方[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4]李福扬.浅谈老舍幽默的形态特征[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1).
I
A
1006-0049-(2017)20-02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