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华 孙佳宁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社会主义自由与资本主义自由的区别
——兼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观的培育
陈昊华*孙佳宁*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社会主义自由和资本主义自由是存在根本区别的,此两者在理论背景、哲学依据、阶级属性、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分歧。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让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两者的不同,并积极培育和训练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自由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自由
自由是人类的一种美好价值追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不管是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还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近代革命,为的都是个人和民族的自由。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文化强国战略中,党中央高瞻远瞩、立意深刻、旗帜鲜明的指出:“要积极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是有着深刻不同的。
资本主义的自由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此时的自由观主要是相对于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自由。确切的西方资本主义自由观正式开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运动,此时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封建制度对此种生产方式产生严重的阻碍。为了自由的进行贸易和交换,赢得更加平等的政治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寻求人身和经济的自由。
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则是在继承前人优秀的自由思想的基础上,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典作家正是看到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状况,发现在资本主义经济贸易自由外表掩盖下的工人阶级的真正不自由。经济自由决定政治自由,工人阶级根本无法获得经济自由更别说政治自由了,因此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资本主义的自由是一种精神自由或者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意志的自由,这种自由观的实质就是认为精神自由或者说意志自由决定实践过程中的自由。这种自由主义观点纯粹是一种“唯精神论”或“唯意志论”,正如黑格尔所崇尚的“绝对精神”,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自由。其看不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及现实客观条件对自由的约束,片面的认为只要精神是自由的整个人就是自由的,将自由看为永恒的一成不变的自由。
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则是建立在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自由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人的自由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推进和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人就越能够摆脱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给人本身自由所造成的外部约束,就越能够获得自由。
“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又没有充分发展的产物”[2],这种生产力发展的不充分必然会导致私有财产的分配不均,为了获得更多的私有财产就必须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来制定规则、掌握游戏的主动权,这就造成了“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自由必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统治阶级是资本主义资本家,因此不管是从观念、制度、政治、物质那个方面来看资本主义的自由必然是资本家的自由。在此中需要看到的是物质决定观念、制度、政治各个方面,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衡量物质的最有效的尺度就是货币的占有量,因此说资本主义的自由是赤裸裸的货币自由或金钱自由,谁拥有更多的货币谁就拥有更多的自由。而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世界无产者摇旗呐喊的,是代表全世界无产者和争取人类解放的学说,其代表的阶级必然是无产阶级或者说是人民大众的自由,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在价值追求上实际上是一种联合体自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所追求的是一切人的自由,但一切人自由的实现是有大前提的,即每个人追求自由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其他人的自由为代价或者也可以说妨碍他人对自由权利的追求。因此说,该种联合体自由是不能够随心所欲、任意扩张的,而应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而资本主义的自由则不然,资本主义的自由从一开始就功利的强调个人价值、轻视集体价值;强调个性张扬,轻视道德约束;强调个体抽象、轻视社会关系。这种对个人的强调和抽象,必然会导致个人对自由追求上的无限膨胀和扩张,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强烈的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即将踏上各个工作岗位的新生力量。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传播阵地和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以把在学校里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其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中去,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践行和宣传来更好地培育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训练,让他们真正的懂得社会主义自由核心价值观和西方资本主义自由价值观的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培育和训练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自由价值观应通过以下三个层面。其一,从教师层面讲,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观的理论灌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老师要“对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进行适当专业化、系统化的解读和剖析,”[4]用生动、有趣、学生们喜欢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观和资本主义自由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搞清楚、弄明白。其二,从大学生层面讲,要扎扎实实、真真正正搞清楚此两者之间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分析社会主义真正的自由,意识到社会主义自由的充分性。其三,从社会层面讲,应营造自由的社会环境,允许大学生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充分行使其自身自由,让他们切身体会社会主义充分的自由。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而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廖和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浅析——兼论社会主义自由建设.中国会议,2012-11-2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47.
[4]杨智勇.问题·旨趣·路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逻辑进路[J].教育探索,2016(10):90.
陈昊华(1993-),河北邢台人,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孙佳宁(1992-),河南周口人,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D
A
1006-0049-(2017)20-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