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
——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女性偏见现象为例

2017-01-29 16:16:04于茜瑶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报道媒介

于茜瑶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
——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女性偏见现象为例

于茜瑶*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进步与文明的社会。女性在不断崛起,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推进以及人们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电视作为影响力深远的传统大众媒介,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世界性的“女性=第二性”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封建文化“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电视新闻在报道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妇女在社会中是次于男性的第二性。”①

:女性;偏见;媒介批评

一、电视新闻中女性新闻报道的量化分析

电视媒介作为传统大众媒介,在报道女性新闻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电视新闻媒体也是研究女性形象报道的最佳角度。为了确保文本的新鲜度以及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笔者选择了近年(以2015年为主)省级及以上电视台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文本,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容和报道框架。

根据电视新闻和女性自身的特点,本文将按以下类目进行建构。分别有报道数量、新闻类型、报道主题、情感表达、报道性质。

本文对报道样本的以上五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并对电视新闻中有关女性的报道框架进行探究,从而了解电视新闻中女性偏见问题。

(一)报道数量和类型

在这次的研究报道中,总共搜集了近年来产生的105条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涉及到的新闻类型有消息类、新闻评论类、专题报道类、调查性报道类、连续系列报道类以及其他类。从与女性相关的新闻类型分布来看,消息类新闻占据了报道类型的绝大部分,但深度类报道也不在少数。可能由于播出时间的限制,目前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仍以消息类新闻为主,但电视媒体还是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利用深度类型的新闻报道了塑造女性形象,弥补了纸媒传播符号单一的不足,使所报道的女性形象更加生动立体,更可捕捉细节,渲染情感。

(二)报道主题类型分布

从图表可以看出,关于女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有关安全类和政治类的新闻比其他主题类型的新闻要多。在有关安全类的新闻中,主要是针对女性被害事件进行的安全教育,为女性保护自身安全出招,教育女性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防身。而有关政治类的新闻中,主要是讲述女性在政治上取得的突破,新闻标题多用“首位”“首次”“第一票”等等关键词。从下表也可以看出有关女性的新闻在军事类型上涉及甚少,由此也能看出女性和男性在有些领域的地位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三)新闻报道情感表达分布

从图1.2中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中,主要的情感色彩是问题和担忧,唯一较多的积极性情感是鼓舞。在有关女性的驾驶类报道中,多数报道都是表现女性驾驶员驾驶失误引发事故,给受众形成女性驾驶员驾驶技术差,反应慢,遇事爱紧张的印象,从而在报道中表现出问题和担忧的情感。在积极性情绪方面,本次笔者在整理样本资料时发现,由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女性在利用互联网方面取得成功的新闻占经济类新闻的大多数,新闻报道中采用“她时代”等关键词表示对女性成功的赞扬。

(四)报道性质分布

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媒体对待女性的态度,也反映出社会大众对于女性的总体态度。从下图可以看出,在电视新闻媒体中,积极性报道虽然是报道数量最多的,但没有形成绝对优势,消极报道还是占据一定的分量。但从总体上而言,对于女性的新闻报道还是以中性和积极性报道为主。结合图1.3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女性的媒介形象与报道性质基本吻合,消极的女性媒介形象数量与消极性质的报道数量相比有所下降,中性的女性媒介形象数量与中性的报道数量相比则有所提升。

三、电视新闻中的女性形象

21世纪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出现,女性群体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活跃,大众媒体渐渐被新的价值观念所影响,从而改变了原本有关女性的报道手法和思维方式,大大拓宽了有关女性新闻的报道领域,使得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报道领域都崭露头角。然而,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虽然呈现出在不断完善的状态,但是在女性的新闻报道中仍然有女性形象失衡的现象。

(一)女性话语权缺失

“话语是一个更具广泛意义和独立性的语言命题,既具有语言意义,还具有非语言意义,它已经进入社会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作为推论或实践而形成的语言事件。”②女性的媒介话语权,就是女性通过大众媒介向公众表达自己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看法和观点的权利。无可否认,如今男性仍处于话语主导地位,媒体也自然会以男性话语取向为标准,而女性在话语表达权上缺少自己应有的分量,尤其是在政治和军事类的新闻报道中,女性“失语”现象严重,很少发出属于女性的有影响力的声音。

(二)电视新闻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媒介反映了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念,从而对女性或对她们不予表现,或用刻板印象对她们进行描述,以此象征性地贬损妇女。”③卜卫将刻板印象定义为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落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④虽然在现在的媒体报道中,正面积极的女性形象时有出现,但仍有不少女性报道“重男轻女”、强调两性分别、贬低女性形象和价值。

(三)女性形象的低俗化、扭曲化

在有关情感类的电视新闻中,女性总是会涉及到“情感诈骗”的新闻中,CCTV13的《法制在线》节目、CCTV12的《道德观察》节目和CCTV2的《经济半小时》节目都播出了有关女性情感诈骗的新闻,在其中,女性会“勾引”男性为她们的消费买单,形成天价账单,女酒托从中吸取暴利。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中会传播一种“红颜祸水论”,受众在这种潜意识观念的引导下,就会把很多公共的问题归结为女性的问题,把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片面化。造成这种电视新闻中女性形象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将有关女性的桃色新闻作为卖点夺人眼球,女性新闻工作者数量的稀少等等。这些原因都值得我们当今媒体深入思考,找到解决的方法。

四、结语

虽然当今时代种种新媒体发展迅猛,但电视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所以电视应该树立男女平等的报道理念,破除封建文化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商业文化对女性的包装和利用,媒介及其工作人员应该采用公平和平等的报道视角和报道话语来报道有关女性的新闻,消除电视新闻中的性别歧视,树立真实优秀、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从而为现代女性获得全面的自由的为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环境。

[注释]

①[法]西蒙娜 德 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309.

②凌青.从话语角度透视女性报道[J].当代传播,2002(4).

③G.Tuchman.Heart and Home:Images of Women and Media[M].Oxford Press,1987.5.

④卜卫.媒介与性别[M].江苏: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84).

[1][法]西蒙娜 德 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309.

[2]凌青.从话语角度透视女性报道[J].当代传播,2002(4).

[3]G.Tuchman.Heart and Home:Images of Women and Media[M].Oxford Press,1987.5.

[4]卜卫.媒介与性别[M].江苏: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84).

于茜瑶,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G

A

1006-0049-(2017)20-0072-02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新闻报道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