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由雾霾问题引发的生态伦理思考
彭 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本文从当前我国雾霾环境污染问题入手,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思考,讨论了雾霾的形成,它的定义以及其危害。从生态伦理学视角考察研究发现,在我们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然环境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大自然的环境,人类亦是如此,雾霾问题不仅仅只是自然界的危机,同时也是与人类生存问题息息相关。所以,人们需要在环境思想上达成一致,这样才能最终有效解决环境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确立自然环境对我们人类的重要地位,为了现在和今后解决雾霾问题提供一些见解和参考,促使我国从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雾霾;生态伦理;人与自然
来北京攻读硕士研究生,深切感受到了北京高校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除此之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每日笼罩在头顶上空,几乎看不见蓝天和白云的雾霾天气。在新闻上听到或看到一个报道,和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情景,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每天笼罩在雾霾之下,看不见明媚的太阳,看不到蓝天和白云,除了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更多的还有心情上的压抑和苦闷,不禁会让你开始思索:雾霾究竟是什么?因何而来?怎样才能有效得到解决?
雾霾,是由雾和霾两部分组成,雾霾带来的危害具体可分为两类。
(一)雾霾对人类个体造成的危害
大量的科学界以及医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雾霾中含有需多细微的有害颗粒,还有20余种有毒物质,这些都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它们通过眼耳鼻喉等人体器官进入呼吸系统到达身体内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给人体健康带来无法逆转的有害影响。
(二)雾霾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
首先,笼罩在天空的雾霾会让人心情烦躁,影响到人类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的节奏,降低了效率。曾经,我们学校一位教授说过,他对雾霾深恶痛绝,不仅仅是因为危及到他的身体健康,更多的是影响他搞研究搞创作的心情和创意。此外,雾霾天气会阻挡阳光照射,影响人们视线,交通的正常运行受到阻碍,甚至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刺激人们的物质需求,人们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顾发展超前超快的经济,忽视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导致以前并不太明显的环境问题,成了当前我国亟需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如何共生成了当今社会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议题。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
其中,雾霾问题是当前社会最为关切的一个环境问题。雾霾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问题。实则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类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真,迷失了人的本质规定性。雾霾警示人们自然环境正面临着危机,人类的生存正面临着威胁。近年来雾霾问题受到了经济、科技、管理、文化、教育、哲学等学科的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议题,雾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为追求发展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定人类对自然存在物的恰当的行为需要,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在西方,环境伦理学又称为生态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通过反思试图超出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讨论,从而正确的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理应承担的道德责任。环境伦理学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伦理学视野,为解决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造成的环境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人与自然是共同进化的动态有机整体,是古人所说的“和而不同”,是有差别的统一,两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转化,需要符合生态规律。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曾说:“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存单元。地球不全属于人类,反之人类属于地球。”[2]总而言之,人类依赖自然界生存,因此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敬畏所有生命,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然而,事实是水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泛滥,滥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等。此外,市场经济下,一些企业为了谋取一己之私,撇开本应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不愿拿出合理范围类的资金投放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企业谋取利益,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这些都表现出人类在自身的行为活动中没有尊重自然,人类违反了生态规律,只是有利于自己而忽视了自然本身的存在,最终造成环境遭到大量的破坏,雾霾、水污染、土壤流失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雾霾的出现,引起人类反思,实际上人类在改造自然或某一活动行为时,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应该建立科学的“主体——客体——主体”的逻辑关系,要树立人是从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自然界的其它各部分之间有着整体的紧密联系的自然观。例如,企业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利润的同时,不能只顾及小我,还需考虑大我,要保证生态的自然平衡,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此之外,工业在发展过程当中,还要认识到自然资源实际上是有限的,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注意有一定限度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坚决反对肆意去开发和浪费,这样才能最终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好环境。[3]
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并且日趋严重。因此,人类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与此同时必须树立尊重自然的存在、善待自然的万物、保护自然的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
治理雾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在整体局面上宏观把握。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一些科学家指出,雾霾的最大成因很可能是烧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烧。中国化石能源的燃烧比欧洲高出3到4倍。其中大部分烧在了京津冀,最大部分烧在了河北。而煤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能源。全世界钢铁产量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一千万吨十万人就业,河北钢铁企业已经到了取缔不了的程度。就拿燃煤消耗和钢材生产大省河北而言,单纯的关闭工厂减少煤油燃烧量,势必会带来经济的严重下滑,以及造成众多工厂工人的失业,因此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雾霾的治理需要重视,但也需要从长远角度,从整体大局上宏观把握,决不能简单的、片面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是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前提,也是我们综合治理雾霾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一)必须正确处理传统生态主义论与人类中心主义论的关系
在人类的实践中,既不能片面的主张建立仅仅以自然生态为尺度的价值观,忽视人类社会主体地位的存在,也不能片面地强调以人为中心,忽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论者是以人为中心理性地向外扩展,遵循利益和平等兼顾的原则,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将人类的道德关怀延伸到自然之中。人类需要把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自觉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和人类生活实践当中,从而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均衡协调好,从根本上治理雾霾。
(二)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雾霾治理的关系
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首先是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个人认为,无论是主张“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优先论,还是强调“保护环境,抑制发展”的停止发展论都是片面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治理雾霾,而去忽视经济的发展,更不能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对日益恶化的雾霾问题置之不理、视而不见。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的生态伦理观为指导,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必须正确处理立法治理与个人自律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代价,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因此我们亟需经济转型,从“高碳”经济逐步转向“低碳”经济。为此,企业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政府和企业双管齐下、共同努力,真正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用法律作为环境保护的强有力的支持,真正实现从不敢污染到不去污染的转变。根治雾霾问题,立法需先行,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环境保护的首要保障,依靠法律手段才能真正充分发挥环保的效力。
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石。日趋恶劣的生存环境会导致我们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质量逐渐下降,生活环境日益变差。这样持续下去的最终结果将是人类毁灭地球的同时也在自取灭亡,然而只有人类自身才能拯救自己和地球,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活动方式,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结果。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76.
[2]罗尔斯顿.全球环境论理学:一个有价值的地球.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1995.
[3]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7.
彭丹,安徽宣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X51;B
A
1006-0049-(2017)20-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