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2017-01-29 22:46付安邦
山西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汉语汉字语言

付安邦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付安邦*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近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国外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我国政府本着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意愿,积极主动的推动了汉语教学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这就使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凸显了出来,本文就其中的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展开一些讨论。根据相关的资料及经验可知在汉语教学中将文化与语言的教育分开是不对的,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如何将文化导入到语言的教学之中去,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在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规则和文化导入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语言;文化导入;汉语教学

“文化”这一术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865年英国学者泰勒发表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随后泰勒对文化的含义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知识,艺术,信仰,意志,习俗,法律,思想道德等的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在我国“文化”这一词是在西汉时期形成的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文化"更像是一个动词,它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以文教化”。现在在现代汉语中“文化”一词的含义与西方词汇中的“文化”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但是文化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许多学者专家对此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定义。目前被大众认可度较高的一个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导致了文化的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说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缩影。但是语言之中的文化往往是抽象的,深刻的不易被人吸收和认识的,这也就导致了语言的学习中的许多困难即对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针对这样一种情况,语言教学者就需要将一些直观的,形象的文化导入到语言的教学之中去。对于汉语的教学更应该如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自身文化唯一未中断过的国家,汉语承载了中国几千年发展的文化精髓,汉语的博大精深和深邃是必然的。这就给汉语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将一些直观的,形象的中国文化导入汉语教学的过程,对于提升汉语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在汉语中导入中国文化,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为了较好的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时需要遵循一些规则。

(一)由浅入深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导入进去,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能否接受。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导入文化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与学习者接触到的中国文化的多少,以及学习者的需要进行适度适量的导入。文化导入应该是一个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一原则下我们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要选择合适的中国文化进行导入。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其中有些东西对中国人自己而言,理解和运用都是困难的,所以根据教学对象选择合理的导入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重视这个工作,可能使文化导入这一行为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还可能导致一些消极后果的出现。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文化,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上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进行讲解。比如,在导入中国的饮食文化时,老师可以讲一讲中国的餐桌礼仪,和餐具有关的知识,还可以讲一讲中国一些比较有名的食物和相关的风俗。比如可以讲一讲中国的北方人在春节的时候习惯吃饺子,而南方人则习惯吃年糕。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人们要吃月饼,在传统的元宵节,人们要吃汤圆。等等之类的简单的风俗习惯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民俗文化,也增强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好奇心,提升了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当学生们对中国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有了一定的认识,汉语水平也有一定的储备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比较深入的系统的中国知识。以饮食文化为例,在这种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中国饮食的几大菜系,以及不同地域的一些饮食特点等知识。

(二)实用性原则

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熟练的,灵活的运用这门语言。我们在汉语的教学中也是贯穿着实用这一原则。我们在文化导入中也将遵循这种原则。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应优先导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文化。既优先导入那些在中国社会里约定俗成的习惯和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及生活之中的文化准则,避免学生在运用汉语时闹出笑话,冒犯中国人的习俗。在这一点上我们以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为例。在西方的价值观念里,人人平等,因此西方人对他们的长辈,上级乃至于父母都可以直呼其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导致称呼的不同,如果不顾忌这些关系的存在,不遵循在称呼方面相关的一些讲究,就会失礼,会被中国人认为没礼貌,缺乏基本的素质和教养。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相差较大的一点还在于对待赞美的态度上,中国人认为对待赞美正确的态度是谦虚,即当有人在某一方面夸奖你时,你应该表示自谦,切忌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遵循“合作原则”即当有人夸赞你时,你应该说谢谢,借以暗示对方有欣赏能力。另一方面在文化导入时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已经传承和发展了几千年,文化之丰富多彩,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相提并论。但是这些文化中也包括许多在今天已经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文化。所以文明就需要在中国文化中挑选出在今天依然焕

发着蓬勃生机的文化导入教学的课堂。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中国文化也在不断的形成,快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抓住时代的脉搏,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导入课堂。同时在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向学生输入这样的一种思想,即在汉语中生活习惯和时代背景的不同就会导致一些语言表达的不同。总之在文化导入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时俱进。

(三)适度性原则

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即文化导入应该与相关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相结合。导入的文化应该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一些教学障碍;或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拓展和延伸及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一个背景的介绍。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时强调适度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国家,这就导致了中国文化涵盖面太大,而且太精深。就是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是局限的片面的。所以在导入过程中切忌导入的范围过大,内容过深。在导入的过程中应以现阶段的中国主流文化为主要的导入内容。在导入过程中要兼顾趣味性,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化的导入是为了提高汉语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而不是为了让外国学生接受中国文化。这也是我们要讲究适度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导入一定是为汉语教学服务的。在实际的实践中往往导致文化的强制导入,最后反而影响了汉语的教学。我们应尽力避免这样一种现象的发生。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方式

在国际社会上,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是一个非常令人敏感的话题。让外国人主动的,自觉的学习中国文化,也是我们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面对这样一个使命,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呢?我们必须对此进行一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以确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收到较好效果,且能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笔者就这些问题探讨几种文化导入的方式。

(一)通过汉字教学导入文化因素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同时汉字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给外国学生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将汉字当中包含的文化知识和典故等给学生解释清楚。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从汉字演化的过程中叙述汉字的故事。比如“力”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从表面上看就像是远古农业中播种种子时用的尖头物品,形象的刻画了一副劳动的画面。甲骨文之中的"男"字就是“田”和“力”的结合体。这个字所表达的含义就是男人是主要的农业劳动力。这也说明了在早期我国就是一个农业社会。甲骨文中的“妇”字则与纺织有直接的联系。从这些字中就可以体会到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和传统的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分工。还有许多的汉字如“渔”等都从字的表面形体上表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还有一些汉字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处世原则和态度比如“忍”。它从字形上看是“心”的上面一个“刀”字。它表达的处世思想就是在自身实力不及别人时,要懂的选择退让,避免硬碰硬这样一种状况的发生。教授汉字时一定要注意汉字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字存在的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别就是汉字是表意文字。在经国几千年的演化后每一个汉字所包含的内容和文化知识都是非常丰富而独特的。在教授的时候要抓住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一特征,试着以汉字演化的过程来教授每一个汉字。例如,在教授“春”这个字时,我们可以看看它的甲骨文写法,然后参照甲骨文所表达的含义来讲解这个汉字包含的丰富的景象。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的了解汉字的来源并较好的掌握这个汉字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汉语教学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汉语教学中另一个教学的重点就是中国数字的教学。中国的数字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俗语和熟语。在这些俗语和熟语中,大部分数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教授这些数字时要对常用的一些由数字组成的俗语和熟语多做解释和说明,以免造成误解。

(二)通过阅读导入文化因素

听,说,读,写是学习一门语言最基本的四个方面。在这四者中又以读为重点。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学习者的词汇储备量,同时在阅读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语感。当完全掌握一门语言后,阅读也是最主要的运用之一。所以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做一些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是非常的有必要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在学生对理解阅读材料的字面意思没有困难的情况下,汉语教学者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汉语的表层意思下蕴含的深刻含义了。在文字的表层含义下蕴含的就是有关中国的各个方面的文化。教授外国学生学习的老师,在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时,应对阅读材料进行严格,认真的选择,确保每一篇阅读材料的表层意思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它却包含了足够多的中国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中国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客观知识还可以是中国人的一些风俗习惯,思维特点等。教师在讲授这些阅读材料时应努力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厚度和魅力,吸引同学们积极的向中国式思维方式靠近。

(三)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导入中国文化

在今天的教学中,因各种多媒体设施的投入,给教学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甚至可以说多媒体的运用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突破了教材的限制。影视作品是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它为学生创造了具有现实感的语言运用情景,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环境里,学生更容易记住一些汉语词汇和熟语,俗语等。但是影视作品导入文化因素是有一定的条件的。想要看懂一些影视作品,就必须有一定的汉语知识和一定的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这是通过影视导入文化因素这一方式遇到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我国政府应该制作一些,用于向外国学者教授汉语的影视材料。

三、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文化领域的互动和合作日益加强。随着我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开始主动的进入孔子学堂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让外国学者快速的掌握汉语,如何让外国学者快速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髓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授汉语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是一条让外国学者迅速了解中国文化的捷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导入中国文化时,也必须要做到将要导入的中国文化与所教授的教学任务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实施这一策略时,我们要知道重点是汉语的教学。文化的导入是汉语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文化虽然需要依附于语言,但文化比语言包含更多的内容,因此文化的传播应该是一个缓慢的,逐步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任何一门语言与其文化都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教授汉语的过程要注意到这一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和情况下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会汉语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1]黄新荣.中国文化散论.

[2]吕必松.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付安邦(1995-),男,汉族,辽宁辽阳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在读。

H

A

1006-0049-(2017)05-0081-02

猜你喜欢
汉语汉字语言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