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蒙蒙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相关思考
张蒙蒙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钢琴在演奏过程中不同的触键手法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对钢琴曲的弹奏和表达效果也不同。钢琴演奏中的音色主要是指情绪渲染和意境描绘等内容,保证钢琴演奏的音色效果能够揭示乐曲韵味、塑造演奏形象,属于考核钢琴演奏者对乐曲理解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和手法对音乐表达和音乐展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内容和音色效果维护方法展开研究与分析。
钢琴演奏;触键技巧;方法;音色效果;分析
钢琴演奏中需要重视乐曲节奏和音色效果的把握,其中钢琴演奏的音色效果与演奏中的触键手法和触键技巧具有密切关系。弹奏钢琴过程中,手指触键方向不同或触键部位不同,钢琴弹奏呈现的音色也不同。手指在接触琴键过程中,使用的手指部位包括指面和指尖,但是弹奏出来的音色效果完全不同。基于此,需要对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方法和触键技巧进行分析和探究,保证钢琴演奏音色效果。[1]
在钢琴演奏中使用手指指尖触键,一般是将键盘与手指第二关节的以下部分形成一个直角状,这种手指摆放位置有利于指尖对钢琴琴键保持较明确的触感。使用手指指尖触碰钢琴键,可直接垂直击键,琴键起落的速度快,且手指触感灵敏度高,弹奏出来的钢琴曲也更加纯净透明,保证清脆的音色。使用手指尖的部位击打琴键,一般能够表现出剔透晶莹的音色,乐曲节奏活跃生动、音粒更加清晰均匀,整体曲调悠扬流畅。但是在弹奏过程中,手指尖的动作应该尽量降到最小,手指力量只有保持最小,才能提高对琴键的敏感度。指尖触键的轻盈度高,对手指力量要求较高,触键过程中要均匀和轻巧,尽可能的集中力量才能使钢琴曲音与音间连线成片,保持音粒的清晰、平稳和均匀。钢琴演奏中,使用手指尖部位触键的难度较大,臂腕移动要平稳,整体动作要轻盈和流畅,不能出现音粒漏音现象,下键要轻,下键和放键都要快。[2]
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手指指面多肉部位击键,一般是指键盘与手指的第二关节处形成一个锐角状。这种指法弹奏出来的钢琴曲声音细腻、柔和,不会出现明显的“音头”问题。对于一些曲调宁静的钢琴曲使用手指指腹部位弹奏,能够触碰较大面积的钢琴键,因而呈现出来的音色效果更加柔和、舒畅。在弹奏过程中,手指部位要贴键,击键的动作主体是手指的第一关节部位。当手指在向后或向前移动时动作以水平操作为主,在这个过程中琴键会渐渐下到底,敲击琴键发出来的声音极其轻柔,音色虽柔美但极具穿透力和凝聚力。右手六连音时,左手的气息更加宽广、深厚,整体的音色效果协调、整体,但富有感染力。钢琴演奏过程中使用手指指面多肉部位进行击键,整套动作要求连贯和协调,但是因为手指指腹部位触碰的琴键面积增大,因而手指的力道要控制好,力量需要集中沉至指尖部位。[3]
在钢琴演奏中,琴键触碰的方向不同,弹奏出来的音色效果也不用,改变触键方向的同时,钢琴声音的性质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在钢琴曲演奏中,可以根据曲调弹奏的特性,使手指在不同的角度与琴键接触,这样呈现出来的钢琴音会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要在钢琴演奏中实现不同的音色和力度,就要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当手指的指尖部位向琴键里部勾申,起键的速度要快、下键的速度也要保持同样的节奏,这种弹奏手法能够使琴键声音更加富有弹性和张力,在弹奏过程中又能够使跳音更加快速。对于一些感情表达比较激动和激烈的乐曲,在弹奏过程中为进一步扩展音色,会将钢琴作为一种打击乐器类来使用,指尖部位在由内而外、由外到内运动时,指尖运动方向不同,钢琴音色也会发生不同变化。但是手指在触键中要结实,全身和手臂的力量要集中和富有爆发力,垂直触键、速度要快,要有强烈的声音敲击感,整体音乐形象应该是粗犷有力的,如此才能保证音乐钢琴演奏的现代感和原始感。[4]
钢琴在演奏过程中,主要的琴键操作主体是手指,琴键与手指在触碰和击打中,使用的按压力不同,对琴键的控制力度也不同,琴槌被带动后产生击弦动作、促使钢琴发出不同的声音。因而钢琴的声音是在琴弦被击打过程中出现的,琴音颗粒型特征明显。与其他类型的乐器相比,钢琴的声音具有跳跃性,不同的音符之间在连续演奏中音色效果不是太明显。但是要想在钢琴弹奏中保证声音的纯粹和清澈,就要在触键中保证弹奏速度和力度稳定,保持手指的独立性和弹奏技巧的协调性。钢琴演奏中由于演奏者的手指控制能力不同,因而对音准和音色的控制效果也不同。基于这一点,要在多加练习中,做到琴键“落快放松”,手指移动要快,向下对键盘施加作用力时要快,否则发出的钢琴声音难以保证清澈和明亮。钢琴演奏时,手指击打琴键后要迅速弹起,上身和手臂的力量要尽量促使手指指尖状态稳定和静止,否则手指施加压力过大、时间过长,钢琴音容易浑浊。[5]
钢琴一共有八十八个琴键,每个琴键在敲击中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音色效果均不同,因而在演奏钢琴时需要对整体键盘组成有所了解。钢琴演奏中,手指要保持灵活性。由于人们的生理构造不同,对手指控制的力度也不同,演奏者的手指粗细和长短也存在差别,因而钢琴弹奏效果也不同。在表现钢琴演奏音色时要要有意识的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和敏感度。手指在触碰钢琴键后会有一个向下施加压力的动作,当完成试压后要立即离开键盘,离键动作要敏捷,保证钢琴弹奏音色颗粒性。手指触键与离键时整体动作要连贯、敏捷,钢琴弹奏的手部动作越利落、干净,对琴音音色的颗粒性效果越能够把握。钢琴在演奏中有非连奏的手法,主要是在触键时,敲击的起落动作要迅速,在触碰钢琴键的瞬间要有足够的爆发力,手指敲击和挥动时指尖应该有所固定。非连奏中,手指整体动作要灵活,上下键的起落要明朗和清晰,整体的弹奏中使用手指指尖的前端部分触碰琴键。[6]
弹奏钢琴时,由于手指没有适应键盘,总体动作控制效果不好,因而在敲击琴键过程中会有多余的手部动作出现,但这些对于动作又与钢琴弹奏无关。钢琴弹奏会有不同的指法,在练习中保证手指动作的稳定性能够更好的控制琴键发音。敲击琴键时,演奏者的身体要有协调性,手臂施加力的力度要能够有效控制,否则触键力度轻重不同会直接影响手指击键的速率和准确率,弹奏的稳定性难以控制。钢琴弹奏时手指敲击不稳定,会影响演奏质量。因而在钢琴弹奏中,要保证全身的协调性,以手臂和腕部带动手指动作,琴键落点要统一,方向和力度要一致,感受琴键发音特点,控制手指敲击稳定性。
敲击琴键时,手指与键盘直接接触,但是动作的关键部位是手指指尖,在钢琴弹奏练习时,要注重对手指力量的训练,指尖与琴键接触时产生的向下按压力不稳定,会直接破坏音色。除此以外,在琴键敲击中,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控制好敲击的次数,维持一定频率的触键,琴键敲击频率过高,会导致钢琴音色模糊;而钢琴琴键敲击频率过低,难以保证音色的连续性。弹奏钢琴时要有一定的音乐敏感度,控制钢琴音色,指尖在触碰琴键时不能停留时间过长,敲击频率适中,及时调整音乐弹奏过程中不当的地方,保证钢琴演奏的音色标准。在钢琴弹奏中,要想将曲调弹奏的更加柔和,就要适当的放慢触键速度,使琴弦的振幅降低,减少泛音的产生。触键深度也会影响钢琴弹奏的音色,触键比较浅,音色效果较缥缈,触键比较深,音色厚实丰满。因而在弹奏过程中,手指尖的触键频率要根据触键深浅要求调整,手指前端部位触键面积小,可以略抬高手腕,触碰琴键后手臂放松,保持手部动作的连贯。[7]
钢琴演奏曲目较多,针对不同的曲调要求,在弹奏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手指的触键手法和触键技巧,保证钢琴演奏的音色效果。钢琴演奏音色效果与触键方向、角度和力度和使用的手指部位有关,需要在实践操作中,做好技巧训练,合理发挥手部力量。
[1] 王嘉琦.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7,01:153.
[2] 邱姝婷.钢琴演奏过程中的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分析[J].艺术科技,2016,07:191.
[3] 董丽娅.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5,22:85.
[4] 朱翼宇.关于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探析[J].亚太教育,2015,14:142.
[5] 高华曼.论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5,02:51-52.
[6] 曹曦.和谐共振意境创造——探索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J].音乐时空,2014,10:187.
[7] 那露莎.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J].艺术科技,2014,0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