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下的戏曲存在形式*
——淮剧上海发展的调查报告

2017-01-29 17:10何雨晴胡宝月
黄河之声 2017年6期
关键词:淮剧苏北剧目

宋 宪 何雨晴 胡宝月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1900)

文化背景下的戏曲存在形式*
——淮剧上海发展的调查报告

宋 宪 何雨晴 胡宝月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1900)

淮剧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剧种,自建国以来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淮剧能够在上海这个大都市中占有一席地位,必然拥有其特殊的原因。我们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针对上海淮剧团的剧目本体、演出现状、题材涉及和演职人员状况进行调研,整理了淮剧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探究其广受欢迎的原因,力求更好的推动淮剧的发展,也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一份贡献。

淮剧;上海;都市新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起始于清代中叶乾隆、嘉庆年间的淮安府与扬州府一带,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初,淮剧被苏北艺人带入上海并发展,在六七十年代,地方戏受到危机纷纷退出上海的情况下,淮剧仍然在上海这个“大戏园”中占有着一席之地,并有了新的发展。

一、淮剧初入上海的发展历程

公元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苏北地区发生特大水灾,一大批苏北人南下逃荒来到上海,主要在黄浦江、浦东、松江、朱家角、遗迹苏州河沿码头等地聚居,主要从事手工业、码头搬运、纺织、拉洋车等体力劳动。逃荒人中有一部分是淮剧艺人,他们自由组合在街头以“搭墩子”、“拉帏子”的方式表演谋生。

1915年,韩太和带领韩家班第一次进入茶楼演出,标志着江淮戏由露天到室内的一个转型,并为江淮戏进入上海剧场奠定了基础。1926-1936年,是淮剧进入上海后的一个全盛的时期。淮剧第一部连台本戏《精忠报国》的推出,标志着淮剧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1929年,随着“民乐大戏院”(四十间)的正式营业,标志着上海第一家淮剧剧场出现,并定为淮剧固定演出的场所。后来,周恩来总理将之改名为“黄浦剧场”。1940-1945年期间,由于日寇入侵上海,上海的经济进入萧条期,淮剧听众大量减少,大量演出场所纷纷停业。越来越多的艺人开始返乡,留下的苏北艺人也大多选择了其他行业。

二、淮剧的成熟高峰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年对于淮剧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自此淮剧揭开了发展的新篇章。1949年11月,开始出现了“淮剧”这一称谓,原先的“江北戏”、“苏北戏”有了统一的称谓,这标志着淮剧从一个江淮小戏,正式向一个大的剧种迈进。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世界各地的思想浪潮纷纷涌入,文艺界也走上了一条“新道路”。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低谷后,淮剧在大潮中重建,酝酿着一场新的“改变”,从而走上一条复苏与振兴的道路。这一时期的淮剧现代戏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下,将目光转向人们的实际生活,创作出大量反应当时人们在商业大潮下的喜怒哀乐的剧目①,例如:《爱情的审判》、《母与子》等,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爱情的审判》和《母与子》。

三、90年代后淮剧的危机和新面貌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多元化的文化并存,整个戏曲界遭受了一场巨大的危机,淮剧也面临着能否在上海继续生存的危机关头。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外部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内部的原因两大部分。

一方面,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电影与电视的引入与发展给淮剧以巨大的冲击,人们更加追逐新型的娱乐传播,逐渐摒弃老旧的戏曲,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走进戏院。另一方面,上海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早先移居到上海的苏北人已经老去,他们的后代已经融入到上海的城市生活中,在世间的推移中他们已经无法对淮剧产生兴趣,在主观意识上他们也刻意的疏远“接地气”的淮剧,这些苏北人的后代已不是当初那些从事社会底层工作的工作者,不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投身于脑力工作的精英团队,跻身于社会主流社会,有些人更是不会说家乡话,当然也就不会看也看不懂家乡的淮剧。

当然,除了这些外部原因,淮剧本身存在的内部问题也很大。淮剧曾经的特色“乡土气息”从优势直接转变成劣势,保守不变的剧目,陈旧的舞台服装都将被时代“淘汰”。淮剧剧团之前一直和很多基层人员、工厂、码头工人打交道,而忽略了中上层职业的观众,所以,一时间很难适应在城市中的人群追求时尚的品味,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引进,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跟在老旧的剧团,所以剧团招不到好的年轻演员,后备力量跟不上,许多老演员甚至要求改行或者调动工作,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演出质量的下降,人心的分散。在剧目上,80年代全国上演的传统剧目约占总演出的90%,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者的比例严重失调②,如此安排会使观众厌倦与疏离。另外,传统剧目的排演只需要较少资金的投入,不如新编剧目投入的精力人力财力大,所以这一方面也抑制新编剧目的创新。

淮剧的内忧外患显见,很多淮剧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不能让这百年淮剧毁于一点,那么,就必须要寻求一条新的道路来帮助淮剧度过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电影等多元媒体的涌入,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淮剧的固有剧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都市新淮剧”的出现恰到好处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发展,“都市新淮剧”在淮剧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的尝试与革新。当然淮剧与“都市新淮剧”除了有很大的共性外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在剧本、伴奏、曲式结构、节奏、板腔、舞美等方面,同时更注重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解读人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千古韩非》,被称为“都市新淮剧三部曲”。

四、淮剧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娱乐传媒对当代人的诱惑力以远远超过了淮剧;90年代初全国戏曲普遍面临着存活的问题,尤其是淮剧,自《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千古韩非》问世后,在理论上便没有突破。虽然前几年有“下社区”这一举措,但是并没有给淮剧带来新的血液,依旧延续着19世纪末的创作理念和经验,在观念上固步自封。老一辈艺人年纪的增长,“新血液”的匮乏,也是限制淮剧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

作为“淮剧人”,传承与发扬经典剧目,首当其冲的是创作出具有当代特色的淮剧作品。吸收传统淮剧的精髓,同时发掘国外优秀巨作的精华,通过不断的创新、自我完善与相互交融与碰撞,让淮剧一直处于在一个“发展、突破、创新、回归”无限循环的氛围中。只有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与创新思维、吸收新鲜的血液、吸收多元素的文化、走出国门才能使得淮剧更好的在中国戏剧始终永垂不朽。作为广大听众,加强对传统艺术认知能力的同时,积极传承淮剧文化。作为政府机构,加大对淮剧的相传力度,增加对淮剧的投资力度、扶持演出市场,设立关于“淮剧”的基金会,让淮剧走进校园走出国门,建立保护淮剧的举措等。相信在多年之后,淮剧依旧是中国戏剧中最璀璨的明珠。■

注释:

① 陈忠国.淮剧.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2.

② 刘艳卉.上海淮剧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9.

[1] 邓小秋.淮剧的“东西路”与“南北派”.艺术百家,1988,02.

[2] 罗怀臻.淮剧与上海.中国戏剧,2003,08.

[3] [美]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 许敏.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宋光祖.戏曲写作论.百家出版社,2000.

2017年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戏曲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存在形式——淮剧在江苏和上海发展的调查报告》研究成果(N.05-0138-14-102)

猜你喜欢
淮剧苏北剧目
舞台剧目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关于淮剧进校园工作的几点做法和设想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