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霞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论公益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马玉霞*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公益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注重运用公益活动来提升国民道德素质和意识。①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组织大学生的公益活动,让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受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公益活动的基本概念
公益,《辞海》释义为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②公益,一般来说,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五四运动后,“公益”一词方才出现,其意是“公共利益”。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会团体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公益活动几乎都是由单位组织的、义务植树、义务大扫除、青年志愿者献血、捐款/捐物是很常见的公益活动。
(二)公益活动的特点
公益活动应当具备组织性、无偿性、支援性特点,它们是公益活动区别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显著标志。另外,是否具备这三个特点也可作为评判某活动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具有良好教育作用的社会公益活动的标准。
第一,组织性。公益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只有这样活动才能有序而顺利的进行。公益活动有组织性,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公益活动才得以有序开展。
第二,无偿性。公益活动的目的应当是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公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公益活动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公益目的,不求回报。
第三,志愿性。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当是有志于公益事业并自愿投身其中的。这就要求活动组织者不断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宣传,增强活动吸引力。
把公益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公益活动中养成,符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有意识地开展公益活动,寓于活动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③参加公益活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以每次活动为课堂,活动后进行随意式的分享交流。这种分享交流会,带有其随意性,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以及想法说出来,不仅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可以起到锻炼自我口才的能力,远远要比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好很多。在这种环境氛围中熏陶,真正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改变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结果都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已经乏味了,因此必须转变这种教学模式,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通过大学生公益活动成为活的理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是无法离开社会而生存的。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接触不同的社会人群和社会问题,在接触中学习和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民情,感悟社会百态,提高对人和社会,对不同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对常规和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在公益活动中亲身感受社会和大众对他们的客观要求和真实评价,从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检验方式的改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其结果对于大学生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依靠传统的检验方式是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检验课堂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并不断修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偏差。同时在活动中大学生始终自觉践行和发扬志愿者精神的力度,检验自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通过公益活动式的无意识教育和有意识教育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老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随意式的交流分享会,让学生真正受益。在公益活动中,学生愿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享受并快乐学习着。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得以实现。
当前,利用公益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要如何正视公益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关系;如何进行管理组织等等。为了充分利用公益活动这个新载体,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真正收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组织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通过大学生进行的公益活动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在公益活动中,将典型事迹和模范人物作为代表,运用媒体宣传,以彰显其作用。进而大学生能够更加领会主流价值观。大学生通过公益活动,不仅可以鞭策自己同时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无论是典型事迹还是模范人物都会起到模范作用,从而使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形成正向发展,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在公益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小到助人为乐,大到肩负建设国家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而是要真正做实事,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做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永葆生机活力
大学生公益组织不能做重复工作,要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政策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在一些比较发展的城市,可以组织大学生到旅游景点当讲解员,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和丰富阅历,另一方面,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讲给不同的人,提升自我价值;同时可以有组织的去进行环境保护宣传,随手捡捡垃圾、做做标语宣传,为旅游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贫困地区,可以成立支教团,去给那些走不出大山、抛不开贫穷的孩子传授知识,让他们明白,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同时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不单单是一次活动,更多的是从思想上要受到启发,进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才能让公益之路越走越长远。
(三)构筑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激励机制
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不用当只看到学生的分数,还应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优势。因此,高校可以将公益活动作为考察学生的一个点,例如讲那些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学生作为每次积极分子、党员发展的主要对象,进而可以影响更多人参与进来,还比如,在公益活动中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和其他能力,有利于其以后的发展前途,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能够很好的做到学以致用原则,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学校测评中,将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量化考核,进而可以达到综合考察的效果。可以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与学分挂钩,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不仅可以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同时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提升中升华思想道德修养,得到很好的教育。
[ 注 释 ]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②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167.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袁丽峰. “微公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职业教育学报,2014.
[4]王燕芳,康遍霞.E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127,129.
[5]杜亮.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 D].济南:山东大学,2010.
[6]胡凯,杨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肓研究,2010(6).
[7]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马玉霞(1989-),女,回族,宁夏固原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G641;D
A
1006-0049-(2017)19-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