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雷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以南京L大学为例
苏 雷*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冯廷勇等人制作的《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南京L大学,采用分层分段抽样的方法,依据学院、性别等抽样,共计400位大一新生做了水平测试,题目总计29项,量表总分为145分。其中有效量表370份,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汇总。
测量结果显示,在370位大一新生中,最高得分113分,最低得分44分,其中有82.6%的新生量表得分在64分-93分之间,属于中等水平,学习适应性居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占9%,而学习适应性较低的新生占8.4%。总体来看,当前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大都处于良好水平,学习适应性能力达到优秀程度的大学新生几乎没有。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他们各自成长、学习的环境不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的表现也各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大学新生在建构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过程中,他会遭遇一定程度的学习适应不良。根据我们问卷调查的情况,发现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不良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大学新生在经过严格、紧张的中学时期,来到大学这样一个相对放松、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习节奏从高度紧张忽然转变为自由轻松,平时的学习不会再有老师和父母频繁的督促了,大学新生享受着久违的轻松自由,在这样一个迅速转换的人生阶段,多数的学生还没有来得急要去设定新的人生奋斗目标,对自己今后的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调查显示,“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占了51.1%,这说明了有将近一半的大学新生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作为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子,应该自觉地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长期以及短期目标的考虑不够明确或者从来没有考虑,做事情就会缺乏动力,所以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以高考为导向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模式基本是以老师的教学为指导,对学校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大,而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与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不需要学生发挥足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的只是严格遵守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但是大学学习需要较强的自觉性、主动性,面对陌生的学习内容,许多学生不知所措,过往的经验之中,他们缺少应对的技巧。大学里大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传授的知识信息量非常大,很多知识理解需要学生们在课后自行思考加深理解。但是许多大学新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及自主学习能力。新生普遍不适应大学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调查表明新生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不是很适应。只有24%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感到满意,其他都感到不满意。说明学校和学校的老师在对新生的授课方式上更加应该注重灵活多变。大学老师授课基本以PPT教学为主,展示此次课堂的教学纲要及知识点,很少使用板书,大学生不能再像中学时期一样,将老师着重强调的板书记录下来,而应该认真听讲,自觉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至于课堂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主要靠自己在课后查阅资料自行理解,这让大学新生中习惯利用自习的机会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大学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内容。
教学模式项目总分35分,测量结果显示,有84%的新生对教学模式的适应水平在7-22分之间,适应度普遍较低。部分大学新生不能尽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很大原因是不习惯或者没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因为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有足够的权利来自己安排,可以说这种较自由的状态对那些自我约束力较弱的新生缺乏一种约束力,使得他们反而不知如何是好。同时,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大学的作息时间,大学的管理方式都可能使新生没法尽快适应,有时他们会怀念高中的生活而无法自拔。统计显示,有82%的新生不适应大学的作息时间。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教室、座位都是固定的,一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听课,学习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到了大学阶段,没有固定教室,取代的是流动教室,座位也不是固定的,有时还需要提前占座。此外,大学生有不同的选修课,遇到的老师也不同,上课的地点不固定,同样课程的学生好多是来自不同的班级。大学中有许多课程,是上百人一起上大课,课堂纪律没有保证,听课效果也无法有效提高。很多新生非常厌倦这种学习环境,经常迟到甚至旷课。由上表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现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半数以上的学生还是不满意的。相较于中学固定不变的管理方式,大学自由、带有流动性的管理方式让许多大学新生产生了不适应,从而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低下,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大学阶段的学习考验新生们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与中学存在很大的差别,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任务,许多新生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对大学阶段的知识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
[1]冯廷勇,苏堤,胡兴旺,李红.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
[2]张华玲,葛明贵.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9.
[3]毛晋平.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气质性乐观、目标定向、自我效能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1.
[4]曾竞艳.国内关于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进展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5]毛晋平,何炎芬.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苏雷(1982-),男,汉族,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G
A
1006-0049-(2017)19-0042-0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及介入研究”(C-c/2013/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