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赫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7
新形势下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于 赫*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广,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等形势导致毕业生人数迅猛增长,但是岗位数量的增长却没有这么大的增幅,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成为各大院校的难题,也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给就业指导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很难符合当前新形势需要,改善和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职业生涯规划,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帮助择业人员选择符合个人身心发展特点的职业的过程,可以说是求职人员选择职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求职人员为了选择职业进行准备和选择的过程并且在未来职业发展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准备过程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要根据自身个性特点,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求职心理的差异化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就业指导部门也要根据这些条件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办法。个性化就业指导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指导部门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以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所长,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得到良好的职业发展。当代大学生富有个性,其性格,优势,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就需要面对个性差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大学生要面对复杂的形势,多重职业选择,找到适宜自身个性的职业,完善职业规划,实现自我价值。
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质量,在职场发展上拥有更大的空间。依据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应仅仅注重当前找到工作,传授马上就业所需的技巧,而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为长期就业和个性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意义在于依据自身发展选择适宜本人个性特点的职业,体现个人价值,正视个性差异。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面向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是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根据个性化发展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具备完善的规划体系,根据规划步骤进行规划工作:在进入大学一年级后,这一阶段以学习习惯和养成教育为住,引导大学生不断明确对自身的认识,逐渐找到自己的喜好和定位。就业指导办公室需要从大一开始就介入系统、到位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建立,帮助学生理性面对自我个性,清晰自身定位。在进入大学二三年级时,学生经过不断积累丰富了个人经历和经验,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对于职业选择有了预想选择,要根据自身预想选择专门地提升职业素质,根据个人兴趣和优势及短板来选择适宜的职业平台。在大四阶段,就业指导办公室要培训求职技巧,对进入工作岗位最急需的素质和技能进行培养,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把握求职要领。学校应该开通专门的就业信息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弥补学生在资源方面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入学阶段进行长期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做到面临就业时有备无患,临危不乱,有的放矢,从容就业。
(二)在高校内建立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指导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系统性的长期工作,要协助高校将学生培养成适宜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重大,影响深远,需要高校建立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指导队伍来做到承上启下,上能协助学校实现就业目标,下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宜自身个性发展的职业。高校可以通过聘任制,设立专职、兼职岗位,建立一支以专职指导人员为核心骨干,专职兼职相结合,高效稳定,能力强素质高的职业规划队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须具备专业知识,对心理学,管理学,当前大部分工作的职业需要较为了解。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了解职业并且了解学生,做到顾问式和专家化,能够切实解决大学生关于就业的疑问,能够为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提供有益的就业指导。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可以利用专业的职业测评和咨询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找到合适的职业,设定职业规划[2]。
(三)与社会企业配合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够妥善完成。政府部门应支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这项工作,出台相应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投入资源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大众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宣传。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国家应该以开放的,合作的态度来帮助高校和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实现大学生妥善就业,满意就业。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是当前时代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体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是高校教育效果的体现方式之一。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取得学生信任,倾听学生心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身个性,依据个性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克服新形势带来的困惑和迷茫,以备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成长,成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
[1]李纷纷.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工作指南[J].2016(3):115.
[2]裴永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流程研究方法导论[J].大学生教育,2016(11):117.
*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创业效能感为中介变量(课题编号:JGJX2017D71),主持人:尹典;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改革诉求与“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契合》(吉教科研办字[2017]4号)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D17193),主持人:王春秋。
于赫(1986-),女,汉族,硕士,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G
A
1006-0049-(2017)19-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