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玉红(1969-),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怡竹(1987-),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助理研究员。
高校文化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刘玉红(1969-),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怡竹(1987-),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助理研究员。
刘玉红**李怡竹*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少学者发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校园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学校也愈发重视文化的建设。文章首先分析了校园文化与创新型人才内涵和作用,随后重点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高校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其实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无非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更是重点的竞争。高校是人才的培养的摇篮,也是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会不经意间影响到学生发展,对人才走向社会有着很大影响。
现阶段,文明素质教育在我国各大教育机构中被广泛应用,而建设文明社会是发展我国社会的根本,在文明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以逐渐迈向了文化、文明为一体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被指定的空间上,老师会为建设文明背景的环境设立指定的机制。而老师大多数都将这些附加在学习课程中,以活动或指定事物的形式表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大力培养学生的自身的素质,以此加强学生的文明建设,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然而从宏观角度观察,这一制度的表现,其实是有老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共同来完成的,而不是单凭老师自己制定的制度。通过多方面因素来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这些与学生平时接触的知识、学校的建筑物、老师建立的活动组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对学生的整体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
而教育机构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创新思维与想法,再者是能够把逻辑思维介入到实际生活中,且能够起到作用,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对我国发展而言有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创新”二字的意义重大,它包含着一颗对未知事物探知的心,并且还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胡锦涛曾经为创新型人才定义过,他是这样表述的,创新型人才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与自身梦想,其次则是要有志向和一颗勇敢的心。创新型人才在我国发展中是必不可缺的,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在高校中培养,所以在校园中建设文明背景也是必不可缺的,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很大的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当前局势下,我国教育理念主要以大学生为主导,而这些学生最终都会走向当今社会之上,在学生的心中虽然都有自己的看法,可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对某些事物的认知或许会出现错误,心智还没有成熟,且遇到突发事故没有绝对的办法去解决。尤其是当今社会人情世故复杂,社会太过于残酷、现实,很多学生会因为这些残酷的现实走上歪路。而这个阶段正式大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阶段,所以更应该在校园中建设文明知识体系,因为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从校园中度过的。建设正确的文明校园、树立指导思想,这些都能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作用。
(二)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潜能
高校中的大学生自身都存在着可挖掘的潜能,同样这种潜能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是在于如何去挖掘?如何去培养?学校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的创新教育观,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比如说:在大学校园中组织学生学习竞赛或者创新设计竞赛,这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还可以在活动中间接的加强了学生自身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在活动期间,学生会为自身的荣誉发挥想象力,这样就可以加强、锻炼学生的观点以及思维,在或期间,学生会为荣誉发挥自身的最大能力,从而对学生自身的潜能进行开发。
(三)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需要去激发挖掘的,而这种潜能与思维是可以通过教育加强的。然而,思维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口述表达的,但是若不去刻意加强逻辑思维,那么自身的创新思维就不会增强。伟人毛主席曾经说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去知道年轻人的思想。大学生的潜能与创新思维都是通过生活环境、教育培养下而提升的,只有学生自我领悟这其中的意义才可以发挥其作用。而拥有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大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校园文化建设意识薄弱
当前局势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身能力的方法机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方法较为落后。现阶段,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期间,老师还仍然应用老传统模式对其进行教育,还仍然停留在以讲课的形式对其培养。再者,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期间,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较少,缺乏师生之间的关系交流,从而在两者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而老师只在于讲述课程,不注重结果,这样就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潜能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个性化弱
建设文明校园是我国发展教育的根本,可是建设文明校园的期间,诸多高校都只是普通的建设,是校园的环境太过于单一,不具备创新性;但是,建设文明创新型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一部分。在这期间,诸多高校没真正的体现出创新环境的建设,而只是照以往环境之下优化了一下。其次,高校众多高校中的专业也是很多的,在学生选择专业时,无法去认知特色的专业。再次,校园设施太过于单一,不具备文化气息,这些都能给培养创新型人才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性弱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做好,当然这也需要学生尽量进行配合。现如今,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师生之间的配合不强,没有达到很好的配合效果。部分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忙,对课程教学远远重过校园文化建设,这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参加到学校建设中。尤其是学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缺少了实践安排,大多数都是形式作为,并没有切实落实到每个班级内,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
(一)校园文化教育创新
以当前社会发展的局势下,很多高校都是跟随着其他教育理念脚步走下去。并且,还会向西方国家教育模式进行学习,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为校园自身打造出最好的教育模式,以此为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要认识到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起步较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处在起步阶段这一事实。另外我国高校在借鉴过程中不可盲目跟风,一味模仿,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结合才是最好的方法。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
学生创新需要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因此学校在校园文化建立中需要进一步加深有关社会传统文化,如宣传校史、拍摄一些反映学校传统历史和现实风光的照片、定期组织师生学唱校歌等,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可以定期举办时事政治讲座,通过广泛参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史、了解国情,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把握方向。只有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激发他们勇于创新,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三)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努力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力求新意,从而以更开放的姿态培养创新型人才。如大学生职业规划技能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此外,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将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也非常有必要。各地方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具有的文化资源也不同。学校可大力发扬地方文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了解历史名人。学校也可丰富图书资源,引进图书,主动搜集当地的名人书稿或英雄烈迹,以激励学生。学校还可与当地政府或企业协商,让他们赞助学校办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校园文化的机会。
综上所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学校培养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但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来说,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无非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更是人才中佼佼者。随着教育水平的进步,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才是对学校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也是未来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1]李明倩.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01):81-83.
[2]董晓春.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06):57-63.
[3]朱龙飞.浅析创新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7):230-232.
[4]吴菲.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7):59-60.
[5]罗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大推进器[J].文学教育(中),2010(09):37.
[6]卢志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探[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S1):249-251.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高教研究一般课题。课题名称:高校文化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研究(课题编号:GHYB160002)。
G
A
1006-0049-(2017)20-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