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述论*

2017-01-29 16:16:04刘紫璇陈东琼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刘紫璇 陈东琼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述论*

刘紫璇**陈东琼*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期盼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思想。绿色发展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愈加重视生态环境的问题。面临新的世情、党情、国情,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这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着力点和集中体现,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更是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方向。

一、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要求的集中体现

理论源于实践。在当前阶段,绿色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符合社会环境资源危机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快地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也层出不穷。长期以来人们只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伴的是全球变暖、大气污染、雾霾等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其次,我国矿产等资源短缺问题凸显,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1]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切实地把绿色发展思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进程符合社会环境资源危机的现实需要。

(二)符合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衣食住行的优越性。由于城市的污染相对严重,居住在大城市的一些居民会在郊区污染较轻的地方购买第二住所,一些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希望有“5+2”的生活方式。在假期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户外,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为了吃到安全的食物,一些大城市的居民会订制绿色健康的有机蔬菜瓜果。这些现象均表示出盼环保、求生态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习近平也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为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二、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绿色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家为了一己私利抢占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对资本进行无止境地剥夺。对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恩格斯曾有过经典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滋养。

(二)绿色发展思想的初步提出

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不仅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也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首先,要植树造林。1955年毛泽东提出要“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4]以治理荒漠化现象保护生态环境。其次,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毛泽东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5]既表明了自然资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也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资源。毛泽东关于资源、环境的思想对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生态环境建设理论。邓小平呼吁植树造林,也从法规制度入手为保护环境提供保障。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法律中,就包括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这为人们的活动划出底线线,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再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情况息息相关。邓小平曾明确表示:“如果人口不加以控制,到20世纪末就会达到甚至超过15亿,那时候人口的增长就会超过经济的增长。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就会因此而失去”[6]。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战略位置。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个阶段,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危机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战略地位,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继续推进计划生育政策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团结和带领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这一时期从战略位置上发展了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思想的初步发展。

(三)绿色发展思想的系统完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并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良好。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8]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进一步系统地完善了绿色发展思想。首先,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其次,要固守生态红线。习近平强调:“要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1]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后,完善相关制度。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9]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为生态筑牢安全屏障。绿色发展思想历经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其内涵逐步发展和完善,对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绿色发展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鲜明特征

绿色发展新理念的提出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勇敢担当。绿色发展思想作为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一)思想理论具有全面性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经济领域形成了绿色经济理念。绿色经济理念就是要实现发展和保护、现在和未来的统筹兼顾。习近平多次强调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发展速度要换挡,经济发展结构要进行调整,实现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政治领域形成了绿色政治理念。习近平强调“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收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10]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态度治理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构建风清气正的绿色政治生态;在文化领域形成了绿色文化理念。在生产中要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社会要养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总的来讲,绿色发展思想涉及的层面广阔,逐步形成一个全面性的思想。

(二)发展目标具有长远性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绿色发展思想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目标取向,而且勾勒了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体现了战略性、长远性。首先,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仅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一种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它要求实现人、自热和社会的统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其次,绿色发展理念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最后,新时期的绿色发展不仅要改善当代人的生存和生态环境,“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2]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三)参与主体具有广泛性

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全民参与。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是从实际生活方面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另一方面要注重顶层设计,从政策上形成利益导向。[11]要避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产生;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与环境方面的问题息息相关。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要有节约意识,从爱惜每滴水、节约每粒粮食做起,节约使用塑料袋,通过私家车单双号限行、共享单车绿色出行,让绿色的生活方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通过全民努力来推动绿色发展。而且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绿色发展的践行不仅推动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趋势。

目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绿色发展思想已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向生态文明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理论指南。“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把绿色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奇迹”,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4,233,23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21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09.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4.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18-52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6.

[9]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

[10]习近平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EB/OL].http://jl.news.cn/,2015-3-10.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32.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概论’课教学体系探索”(项目编号:BJSZ2017CZ149)的阶段性成果。

陈东琼,男,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刘紫璇,女,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F092.7;F

A

1006-0049-(2017)20-0024-02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