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珈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苏州 215131)
浅议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乐团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刘 珈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苏州 215131)
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关键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组建的民乐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对建设文明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学生社团;民乐团;幼儿师范学校;师范性;人文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审美和鉴赏能力,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师生的创新潜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的不断推进,音乐已被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这意味着音乐教育课程将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化,为学校的艺术培养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民乐团是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的合奏团体,一般分为吹、拉、弹、打四组,使用乐器以胡琴、琵琶、竹笛、古筝为主,并引进西方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来加强音效,其主要特色在于对弹拨乐器和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器的大量使用。幼儿师范学校民乐团则是以中国乐器为基础,以本校学生为主体成员,以专业教师为指导而组成的校内合奏团体。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形成的,与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且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文气息、校园精神和生活环境。[1]校园文化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风气和历史积淀,由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共同构成。幼儿师范学校以培养未来优秀教师为目标,其校园文化的内涵则在上文的基础上,更体现出师范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特征。
1.活动开展专业化程度高
民乐团的活动以民乐演出为主,演出对象面向全校师生,甚至校外观众。从活动组织上看,活动开展前需要进行宣传策划和组织设计,由团长指导团内成员进行策划,包括演出时间、演出目的、演出主题和合作机构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团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演出的排练也对团员的专业水准提出要求。从演出曲目上看,多选择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的优秀经典曲目,或选择能够体现地方地方特色的曲目,或根据学校的师范特性改编的曲目。从演出乐器上看,成员都会负责专门的乐器演奏,但由于民乐团成员的流动性较大,在面对不同的演出内容,成员可能会面临配器或声部的调整,不少成员甚至需要身兼数职,不仅能够主奏一种乐器,同时也能兼奏其他乐器,满足演出的不同需求。因此,由于其活动内容的复杂性,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乐团的发展对其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
2.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学校内组织学生发展民乐团,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延伸,是突破课堂教学的有效教育手段,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不仅能够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从活动内容上看,民乐团活动内容不仅局限于演出,同时还包含音乐技术指导、电视媒体录制、慰问出访、音乐比赛等;从活动形式上看,除了日常表演,还包含社团沙龙、讲座、户外活动等。多元化、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可以保障成员得到相对稳定的、长期的专业发展,同时为社团成员提供了一个能够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探讨的良好平台。
3.活动影响深入人心
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思维感情、道德认知,音乐教育是指一切通过传授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来建造或改变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开发受教育者的思淮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2]民乐团的活动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音乐教育,但其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能够融合中华文化的精髓,能够体现以为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用优美的旋律打动人心,能够激发人对美的认知和感悟。
1.艺术性
艺术性可以体现人类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水平,是衡量事物是否具有艺术的一种价值标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幼师的场所,培养内容包含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课程,这些内容作为组成校园文化的各种要素,表现在形象上、言语上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感情的真实性和真诚性,[3]因此,艺术性是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2.师范性
师范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培养教师的重要场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园文化首先体现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养上,即师范性。师范性是教师行业的特性,一方面是完成对自身的教育,同时也肩负着教育他人的责任。因此,正是因为师范院校在培养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这一特性,学校的课程设置、校园活动、言语行为都应体现教育性、师范性。
3.人文性
人文性是对人的关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体现人文性就是要求在校园建设和幼师培养中体现对人的生命成长、人格尊严、自由平等等方面的理解与尊重,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养成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品格特质和文化内涵等。
社团是学生基于自身特长优势和兴趣爱好而成立和发展的,是社团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活动策划与活动开展的主体,体现出明显的学生自主性和社团活动的多样性。校园民乐团涉猎音乐范围较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能够将具有家乡地方特色的戏剧、曲种引入活动中,结合其专业知识的发展和专业教师的指导,更能激发出学生的艺术参与热情和创造热情。校园文化的养成和创新来源于社团文化的养成和创新,没有学生社团这一创新平台就难有逐渐完善的校园文化。[4]学校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借助民乐成立民乐团,立足学校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传统音乐,凝聚社团成员的力量,乐于实践、勇于创新,能够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构建的载体,学生民乐团不再是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非正式组织,而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对于学生的课余时间,社团活动扮演了重要角色,形式多项的乐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时间,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社团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民乐团中师生相互协作、互动交流,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激发学生热情参与、乐观积极的情感状态,引发对高雅艺术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共鸣,引导大学生认知艺术、鉴赏艺术、创造艺术、表现艺术,促进师生间的教学相长,为构建和谐高雅的校园氛围奠定基础。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优秀教师的大本营,其校园文化的基调应是积极向上的,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民乐团为学生提供了平台,充分发挥了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种功能,创设乐观、包容、积极的社团文化,进而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发扬,激励师生根据自身爱好特长加入各类社团,开发智慧、陶冶情操,激发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康人格,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健康奋进的人文氛围。
上文阐释了民乐团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作用,然而,其作用持续高效的发挥仍需努力。从学校角度来说,民乐团的成立和发展需要学校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将民乐团的发展重心与学校育人宗旨和教学计划相结合,形成校园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机制,聘请相关教师来指导民乐团,吸引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培养乐团核心人才队伍;从学生角度来说,应结合自己专业发展和乐团活动相结合,将其作为自身综合能力的基地,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模范成员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1]孙芬娜.论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
[3]罗曼.蒋孔阳美学思想新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贺佐杰,周麟.高校学生社团对新兴校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J].华章,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