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莹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设计探究
田 莹
初中英语教学是对小学英语的补充,更是为高中英语学习打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改后更加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课堂活动;关注点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初中英语教师接触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往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被动授课模式开始转变,众多教师认识到英语课堂应利用动态教学的方式,组织优秀的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增加语言实践环节,加强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可见,英语课堂活动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将课堂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与预期设计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并通过感知、体验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达成教学目标成为初中英语教师探究的方向。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英语教材做出了不少调整,新教材板块组合新颖、话题广泛、内容生动有趣、练习设计灵活、阅读量大有深度。结合教材的调整不难看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活动设计上,还存在以下弊端。
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活动设计的多样性、新颖性上,课堂场面热闹非凡,活动任务展示精彩纷呈。学生看似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但一堂课下来,一无所获。只是为了课堂气氛而活动,过于注重活动的表现形式,忽略了进行活动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视不足,把语言课当成了活动课,传统的单词教学被歌曲、分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所取代,导致学生只关注表演而忽略了对表演内容的理解,这种跳跃式的教学有时会违背学生语言养成的规律,不利于渐进式认知水平的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会充分考虑到情景的设置。教师将“任务”放到小组活动中,但没有按照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预留充足的时间准备,就会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来不及对问题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见解,教师也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有价值的活动结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探索知识、探究事物的内在驱动力。课堂活动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辅助语言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启发思维的重要条件,它为思维活动提供动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常变常新,给学生以新鲜感。有趣味性的活动才能吸引学生乐于参与体验,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要想通过课堂活动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注重一些细节极其重要。如有效的课堂活动先应该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是促进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另外,还要注重教师课堂语言的有效性。在课堂活动前,教师要尽量用简练、明确的语言向学生下达指令,或以边做边讲解的方式,阐明活动规则。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实质就是交际,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通过言语交际活动巩固和内化语言知识,在实际中体现其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功能。所以在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时要以提高课堂活动的交际性为原则,让学生多想、多听、多看、多交流。还有一些活动设计的目的是针对语法或句型,可能不需要口头的交际,学生通过观察、参与活动感知、体会用法,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是课堂活动设计的基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是提高课堂活动质量的重点。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或活动教学。皮亚杰将“活动教学法”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强调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与否定。
陈芳老师在《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文中提到,教学活动包含8个因素:活动目标、活动材料、活动难度、活动程序、活动人员与分组、活动产出、活动评价、活动调整。语法课通常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如何将枯燥的语法课设计成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是每个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
以下是教学实践中关于语法课的课堂活动案例。
【活动目的】练习比较级和有关食物的相关词汇。
【活动材料】活动所需的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材料的范例。
【活动步骤】通过举例演示,先让学生明白活动规则,然后自行设计快速采访的内容,再交际问答。
food and drink, water or milk, wine or beer, bread or sandwich, tea or coffee, vegetables or fruit, sweet or spicy,chocolate or cake
You can use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for your questions:
Do you prefer A or B?
Which is better A or B?
Which do you like more/ better A or B?
Now report back to the others: what do people like more? You can use these structures:
X likes A better than B
X prefers A to B
X would have A rather than B
由于是了解其他同学对食物的喜好,充满了未知,学生兴趣浓厚,而且活动占用的时间少,短期内就可完成对句型和单词的练习。在设计采访问题时,学生可根据自身英语水平书写,避免了难度大限制学生交际的问题。此活动的类型属于练习型,通过新颖的活动方式从中受益,学到东西。
【活动目的】练习if从句主将从现的用法。
【活动材料】活动所需的范例
If the game begins, you will go to the window and open it. If someone opens the window, you will open the door. If someone opens the door, you will say "I love English" . If someone says "I love English", you will say "I love English, too!" If someone says " I love English, too",you will stand up and clap hands. If someone claps hands,you will say "Game over!".
【活动步骤】将指令撕成小条,分发给6个不同的学生 。所有学生都在座位上做好,然后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因为没有语言的交流,所以拿到纸条的学生要格外集中注意力,顺序、准确地表演好动作。没有拿到纸条的同学十分专注地观看。
此活动属于应用型的活动,目的是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创造性地使用,以行动的方式表达对句子的理解。通过自由活动之后,请拿到纸条的学生按顺序读一下自己拿到的指令,然后让学生总结一下活动目的,从而归纳语法点。通过示范,学生明白了活动的流程和目的后,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有趣味性和逻辑性的指令链,进一步巩固语法点,然后分发给同学表演。
比较级和if从句都是初中阶段英语必掌握的语法点,通过教师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应用中感知和使用,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寓教于乐。
英语课堂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能“用英语做事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有效的课堂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Tessa Woodward.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陈芳.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10(1):1-5.
田莹,本科,中教一级。北京实验学校,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