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平板电脑运用分析
◆刘晓霞
平板电脑多角度多维度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符合学生数学学习认知发展规律。但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其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索。明确平板电脑在数学课堂运用优势,探明平板电脑运用瓶颈问题,对平板电脑尽快融入课堂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初中数学;平板电脑;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平板电脑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平板电脑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全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品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
平板电脑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课堂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指日可待。因此,探索平板电脑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为课堂教学创新提供可行思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平板电脑可以自由移动,便于携带,学生可以随时打开平板电脑进行数学学习,不仅能够将比较零碎的时间集中起来运用于数学学习,而且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平板电脑大多采用7寸或10寸屏幕,可以较好地保护视力。平板电脑具有强大的存储读写功能,相比电子词典、MP3、MP4等电子产品,具有一定优势。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方式比较单一,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平板电脑运用于数学课堂之后,教师利用网络传递丰富的图片信息、视频信息、文字信息等,给学生带来更多信息感知和体验。平板电脑还可以随时联网搜集相关信息,这对丰富学生学习视野是很有帮助的。
丰富数学教法资源 教师在展开授课活动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带有单一性、个性化特点。在平板电脑全面介入课堂之后,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法选择。因为平板电脑具有直观性,能够将数学重点、难点等抽象数学理论进行形象化处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展开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利用平板电脑施教,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类,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学习内容。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平板电脑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平板电脑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教辅材料、试卷和讲义内容也都可以以电子文档形式放进平板电脑之中。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操作平台展开所有学习活动,以网络形式与同学、教师互动,学习效果非常显著。在具体操作时,还可以随时进行修改、矫正、存储。
如初中数学有一个“镶嵌”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施教。首先,运用平板电脑联网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学生很快就获得海量信息,对镶嵌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展开学习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学习,将相关学习成果展示到网络平台上,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讨论;最后,总结反思,其学习维度明显提升。
平板电脑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平板电脑完全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购置问题 平板电脑购置需要一定资金投入,由于学校装备资金有限,不可能实现人手一机。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如果让学生家庭自行购买,部分家庭也难以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家长对电脑存在一些排斥态度。在家长看来,学生已经将MP4和智能手机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如果再给他们配上平板电脑,是不是会助长学生贪玩风气呢?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利用平板电脑开展教学,对很多教师而言,其技术短板现象还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平板电脑操作技术、共享平台构建、电子课件设计、课堂互动操作等,都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引起教师、学校等各个方面的积极关注。
领导的决策 平板电脑进入数学课堂教学,这是重大教学改革措施。因为有改革就有风险,如果改革取得成效,风险也就不复存在;如果出现了波折,改革成效不显著,甚至是失败,自然要给主导改革的责任人造成一定压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承担责任,这也给平板电脑进入数学课堂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平板电脑进入课堂有技术问题、有资金问题、有效益问题,这是领导需要权衡的因素。
平板电脑进入数学课堂教学虽然时间不长,但众多的实践已经证实,平板电脑的应用是可行的,而且其作用是积极的。
平板电脑运用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白板技术已经逐渐走入课堂,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因为多媒体和白板为教师所专用,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随意操作,而平板电脑则是人手一台,使学生利用其展开多重学习活动。如教学数轴内容,如果教师利用黑板进行绘图讲解,其操作非常烦琐;如果利用平板电脑的相关绘图方法展开相关操作,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而且给学生思维成长创造良机。特别是结合相关图示进行学习认知,将教材文本进行立体动画展示,学生学习兴趣被激活,学习思维也获得了锻炼。如果有可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网,实施远程教学,让学生观看其他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实况,这对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有一定帮助。
平板电脑的运用应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 平板电脑体积较小,很适合学生携带,而且储存能量强大,学生所有学科学习内容都可以储存进去,让学生学习训练“无纸化”,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平板电脑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了灵动多元操作平台,这对提升学习品质具有特殊意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和相关训练,都难以让学生建立有形认知。平板电脑介入数学课堂教学之后,将很多学习内容变成图示化,学生直观分析相关数学问题,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当然也是立体的、鲜活的。同时,平板电脑具有强大的信息搜集功能,只要是教学需要,随时找到海量相关信息,特别是直观图像。教师可以自己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制,也可以借助网络现成图示资源,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图示信息。根据图示展开思维,学生不仅思路更为清晰,也可以形成深度探究,构建更为深刻的学习认知体系。
如教学“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联网,通过查找当地地图,找出学校地理位置以及周围标志性建筑,或者是找到几个学生的家庭位置;然后以学校为原点,以东西方向为x轴,以南北方向为y轴,利用比例尺,计算出几个点到学校的距离,在数轴上标记出位置坐标。学生依照教师引导,展开自主探索性学习,大多数学生可以顺利完成相关操作。教师以平板电脑联网为基本手段,让学生搜寻具体位置,并确定其坐标,这本身就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自然能够引起他们的充分关注,并在具体操作探索中形成数学能力。
要提高教师的技术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能够为平板电脑使用提供技术支持[2]。目前电脑的运用已经覆盖了学校,这要求教师的技术水平要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自行设计电子课件,搜集相关信息,熟练运用多媒体和白板等开展教学。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备课,甚至是大面积推广远程教育教学,这都为平板电脑进入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其次是要求学生的信息技术储备到位。现在的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特殊敏感性,加上信息技术对学生生活实现了多重覆盖,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已经建立,这对于学生掌握平板电脑运用形成有力帮助。
教师操作电脑没有什么技术难题,但要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教学指导,还需要掌握更多操作技巧。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三角形内角和开始推演多边形内角和,这里涉及添加辅助线问题。教师利用动画形式给学生以直观展示,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多边形内角和推演公式方法。在这个操作任务中,关键是制作动画视频。如果教师电脑操作技术不过关,设计不出动画效果,学生学习思维启动就要受到阻碍。因此,平板电脑一旦进入课堂教学,教师操作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不同技术要求。
外部条件的积极变化 信息技术发展快捷,家庭电脑、智能手机运用更为普遍,这些都为平板电脑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首先,平板电脑信息技术普及度更高,很多人操作平板电脑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其次,家长对平板电脑技术运用也不存在太多障碍;最后,平板电脑市场价格逐年下降,让有些困难家庭也可以为孩子购买一台,这也为平板电脑进入课堂提供了有力促进。
在所有外部条件中,教育决策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不断深化,都对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创造了良好的意识基础。教学主管部门需要认清平板电脑对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重要支持力量,充分考虑现代学生学习思维特点,及时做出正确决定,以确保平板电脑能够顺利进入课堂教学之中,让数学课堂能够充满活力,提升其信息技术含量,为学生轻松快乐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平板电脑全面进入课堂教学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具体推广中难免要遭遇一些困难和障碍,但平板电脑具有更强的适合性,正逐渐被教师、家长和学生接受。弄清平板电脑进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困难,给出解决困难的方法,优化平板电脑课堂运用环境,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对平板电脑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理性分析,理清平板电脑数学课堂运用的实现路线,特别是对平板电脑课堂运用应创造条件的探索,为平板电脑进入数学课堂理清基本操作途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辅工具,对课堂教学带来的支持效果也更为显著,经过积极实践探索,一定能够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崭新的发展契机。
[1]张洁.基于平板电脑的互动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5-32.
[2]臧志强.多媒体云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案例研究:在“慧学云平台”教学应用中对学生平板电脑进行管理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0):43-45.
G633.6
B
1671-489X(2017)13-0124-03
10.3969 /j.issn.1671-489X.2017.13.124
作者:刘晓霞,寿光市稻田镇王望初级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学(2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