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婷 吕纬纬
运用微课展现小学数学魅力
◆王娜婷 吕纬纬
微课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又是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升级。微课视频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分析微课的优势作用,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微课应用方法进行研究。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1]。应用微课教学,不但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而且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革新与改进,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方向与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微课内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授课制教学模式单一乏味,与之相比,微课具有较强的优势,不但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有助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习质量。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微课视频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学生可以下载到电脑、手机、平板上,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习惯随时观看,这样就可以兼顾每一位学生,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微课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要求,因为微课视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而量身打造的高效学习资源,完全由学生自主把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学习进度和强度的把握,结合微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巩固基础知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微课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取得较为显著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微课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所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传统课堂时间为40分钟左右,而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前10分钟内,所以容易在课堂后期出现分神、走神等现象。借助微课正好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将重点和难点直接呈现出来,力求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制作方法较为简便 微课的制作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只要借助平板、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就可以将教学资源整合为一节短小的微课,且容量较小,不但可以存储播放,也便于学生下载观看,学生在家里也照样学习。
运用微课资源,实施对比教学 小学数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随着知识点的累积,学生脑海中的困惑也会越来越多。借助微课视频开展对比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多层次认知,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时,其中涉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种图形的面积教学。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微课制作对比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又如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同时也等于正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通过这样的对比方法,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学习技巧,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当然,在用微课实施对比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比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规律。
把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难点 微课时间较短,涉及内容相对精准和集中[2]。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注意把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与难点,凸显微课教学的意义,使其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在教学垂线知识时,其中包含三个知识要点:
1)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
数学教师可以针对以上三点制作三个微课视频,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可以特意在视频中呈现错图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在讲解“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这个知识要点时,可以在微课中设置一个小故事,通过动画形式呈现几条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并让学生明白垂直线段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微课教学之后,课堂上应出示相应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和判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指导学生明确辨析:垂直线段和垂线的区别;从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做出直线的垂线有何细微差别。
只有帮助学生明确以上知识点,才能真正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水平。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特征,让原来“以说为主”的课堂变为“演示为主”,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借助微课视频,提高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长足发展,形成扎实深厚的自主学习能力[3]。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呈现如下内容:手工裁剪一张蝴蝶剪纸,沿躯干中线折叠,蝴蝶两边翅膀可以完全重合;用纸裁剪一个正方形,沿对角线折叠,两边三角形完全重叠,如果沿中线进行折叠,那么两边的长方形也会完全重合;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沿中心脉络折叠会发现树叶两边完全重叠。此时点击暂停视频,并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一种平面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仔细思考并说一说为什么?”此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状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最后达成一致观点:“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有的图形沿中心线折叠后,两边并不完全重合,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所以这样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当学生探究得出这一结论后,教师再继续播放微课视频,对学生讨论得出的观点进行验证:有的图形沿中心直线进行对折,两边的图形没有重合;而有的图形沿中心直线进行对折,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出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作对称轴。通过两次呈现视频内容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与探究能力,最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利用微课练习,增强练习效果 微课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能方便教师找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积极将错误信息转化为有益资源,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新性。此外,教师应注意在设计微课练习时,选择与课堂知识相关的问题。如在教学“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应先指导学生一起学习四则运算法则,然后展示微课视频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比如:
某小学四年级要举行模拟考试,需要每个班级统计好桌椅数量。其中,四年级(2)班有单人桌13张,双人桌17张,请问这个班级可以坐多少位学生呢?
这一问题相对简单,只需两步计算即可完成,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但是还有小部分学生出现错误,于是教师不动声色,分别让三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第一位学生出示自己的答案:(13+17)×2=60。台下的学生都认为这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微笑提问:“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呢?‘13+17’表示什么意思呢?”经过教师和同学的点拨,这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单人桌和双人桌不能直接相加。
第二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13+17×2=60。台下的学生也纷纷说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对学生说:“你能讲一下自己的思路吗?如果思路是正确的,那么还有可能是哪里出错了呢?”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明白了自己没有正确运用四则运算的规则:先乘除后加减。
第三位学生上台呈现自己的答案:13+17×2=47。同时清晰明了地说明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运算法则,大家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由此可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教师善于运用这些错误信息,就可以将其转变为可用资源,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此,在微课练习中,教师应精心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借助“微课练”指导学生参与探究讨论,借助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领悟知识的本质,实现更为有效的答疑解惑,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全面进步。
微课具有多种优势作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借助微课视频化抽象为形象,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同时要鼓励学生多思考,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微课视频与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1]卞惠石.小学数学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教学与管理, 2015(5):20-22.
[2]梁培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0-52.
[3]乔燕,杨威.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4):36-38.
G623.5
B
1671-489X(2017)13-0122-02
10.3969 /j.issn.1671-489X.2017.13.122
作者:王娜婷,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山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吕纬纬,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馨苑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