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 张旭东 李宁
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思考与探讨
孙旭 张旭东 李宁
口腔医学作为临床专业的重要前言学科,其基础知识内容丰富,临床实践要求严格。学生扎实的掌握口腔专业知识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常规的课堂教学已很难适应新时代口腔医学生培养的要求,以执业医师为目标的培养要求教学的过程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向临床实践技能的转化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目前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向更加贴近临床实践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化,因此,研究口腔专业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改革和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了,就能通过有限的课时传递给学生多元化知识体系并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通过特定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注重临床思维的形成。作者通过七年来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在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评价等方面总结出具体教学方法,为培养合格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口腔医学;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口腔医学作为临床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知识内容丰富,临床实践要求严格。当代口腔医学生是未来口腔行业与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如何让学生获取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这对口腔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提高口腔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成为口腔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提高口腔医学专业课堂的教学能力能够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如果在良好的氛围里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这种氛围的营造是由教师决定的。初入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口腔专业的知识概念是陌生的,教师带入门,学生才能爱学,有了学习兴趣,知识自然掌握的好,教师再教就会更加顺畅,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教与学成为了一个整体,学生掌握知识会更加扎实,应用更加灵活。
提高口腔医学专业课堂教学能力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天地,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各高校入学时分数普遍较高,这些佼佼者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都充满渴望。教师口腔专业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了,就能在课堂固定的时间里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丰富的知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通过在某领域深入的钻研,部分学生就能在科研方面有新的见解和突破。此外,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于教师的崇拜也会增加,这种心理上的向往或吸引能够激励学生上进,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策略?如何提高口腔医学专业课堂教学能力?这些是每一位新晋口腔专业教师都面临的问题。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由此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得知识为我所用,并且进一步深化,将知识运用到临床技能中去,最后得到自我提升[1]。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2.1 引起学生学习意向——想学习
口腔医学专业作为临床专业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独特的知识体系特点。对于初入医学殿堂的学生而言,对专业特点的了解少之又少,所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时第一节课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向学生介绍口腔医学专业的历史。将口腔专业发展史呈现在学生面前:自公元前三世纪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就有了对口腔生理学和口腔病理学的记载;唐朝的《千金方》、宋朝的《太平圣惠方》均记载了口腔手术及修复的相关方法[2];到现如今我国五大口腔院校的发展,将口腔专业领域扩展到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预防科、儿童牙病科、正畸科、牙周病科、黏膜病科等等丰富多彩的学科。作为教师引领学生在口腔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走来,学生必然会对口腔专业充满向往,所以我们必须摒弃第一节课就仅仅是读一读前言部分的麻痹思想,甚至只是让学生自学这部分知识消极态度。其次,要给学生讲授口腔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关系,将专业知识联系生活,这样的教与学才更加人性化,生活化,使本来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口腔专业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那么哪些知识能够解决“牙疼”的问题呢?口腔外科专业能够解决无法保留牙齿的拔除问题;口腔内科专业要解决能够保留牙齿的治疗问题;口腔修复专业要解决拔除后牙齿修复的问题。将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渗透到专业知识中讲解,这样必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再次,从事口腔事业能够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医患沟通的技巧,用哲学思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概念[4],随着国家对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支持,口腔医师可以走向基层,走向偏远地区,也可自行执业,在方便患者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虽然我们是医生,但可能也成为患者。通过这些讲授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临床工作中并不只是千篇一律的诊断,治疗,再诊断,再治疗的单调乏味的过程,更有人文关怀的实现和医患角色变换的无穷魅力[5-6],这也是口腔医学生就业考核的一个重要参考。这样的课程引入相信会让学生对陌生的专业知识有了向往和渴求,对口腔医生这个职业形成最初的向往和使命感。
2.2 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学什么
要想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自己先明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这就要求口腔专业教师重视教学大纲。口腔专业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照口腔专业各个学科的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口腔专业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每个学时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教师根据大纲进行专业课件的制作,在讲授过程中尽量做到重点突出。
如何做到重点突出呢? 那就是备课。备课可分为3部分:首先是备教材。所谓的备教材是指教师在熟练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所讲授的学科明确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熟悉了解的内容[7]。以口腔外科专业口腔颌面部感染这个章节为例,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颌面部间隙的结构是个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难点呢,我们可以在课件中辅助增加图片和动画,让学生理解间隙的解剖位置再去重点掌握治疗方法就把难点简化了。其次是备学生。在授课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学生总体性格特征,同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专科班与本科班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就要有所不同,研究生教育更应该有侧重方向。再次是备自己。教师在教授一门专业课之前必须知道自己在这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储备是什么,如修复专业的教师在教授技工课程时必须储备材料学相关知识,只有对材料学知识谙熟于心,才能将技工专业课程透彻讲解。
2.3 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怎么学
口腔专业是一个精细学科,它涉及口腔颌面部包括牙齿、骨质、皮肤、黏膜等等方面。如何将这些专业知识呈现出来并让学生掌握呢?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我们采用什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呢?现总结如下:(1)案例引入。口腔医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病例。我们在讲解之前首先把问题抛出来,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枯燥的知识点就变得活灵活现了[8]。(2)采用标本和模型,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口腔内科的“楔状缺损”为例,我们将模型牙制作出楔状缺损模型,首先在视觉上就能够直接理解楔状缺损的临床表现,在多媒体上辅助动画,对它的治疗也就变得不难理解和记忆了。由此可见教学手段的多样性非常重要。(3)角色扮演。以口腔修复学固定义齿的讲授为例。首先设计一个场景,学生作为一种角色参与进来。三个学生作为牙齿并排站立,中间牙齿因为损伤等等原因“牺牲”了,如果不做修复,旁边两个“牙齿”就会靠在一起。这就引出了固定义齿修复的必要性和意义。固定义齿修复后中间的“牙齿”又回来了,参与正常的咀嚼和言语。这样一个场景下来学生定能深刻的理解固定义齿的修复过程和意义了。(4)分组讨论。这项技巧一般安排在知识点讲授后。结合知识点口腔专业教师给出一个临床病例,学生分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教师再进行指导,达到学以致用。(5)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由标准化病人扮演初诊患者,寻求诊疗,学生询问采集病史,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会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给学生更加真切的临床治疗体验同时提高学生医患交流能力[9]。
2.4 使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学到了吗?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发生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学前:口腔专业是个相对较小的专业,学生人数少,在教师教课之前对学生要有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将要讲解的知识有多少了解,根据学生的了解备课。加之本堂课授课前对上节课的内容作个简单的测试,就能够让学生更加顺畅的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教学中:口腔专业的老师应该观察学生对于所教授课程的反应,针对教学难点进行详尽讲解,重点再做提示。这样就可以充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后:课后对所教授知识做随堂小测试或者课后写总结,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程的掌握程度。通过以上的方法就能够把握住学生对于口腔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于后期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口腔医学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腔专业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授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为学生进入口腔临床,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慎英,刘良华. 有效教学论[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6-58.
[2]张志愿. 口腔颌面外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
[3]徐娟. 兴趣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实践与经验总结[J].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551-553.
[4]张旭东,陈瑞雪,郝福良. 哲学思想在知情同意中的体现[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2):1507-1508.
[5]宿洪丽. “医患角色”模拟在口腔正畸临床教学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9(2):93-94.
[6]轩萱,刘菁. 医患关系内涵探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2):144-148.
[7]董操,杨丽娟,宋沿桂,等. 新编教育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88.
[8]柏银兰,柴春雨,徐志凯,等. 案例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探讨[J]. 继续教育,2016,30(3):70-72.
[9]李丹,陈悦,张江琳,等.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于牙周临床出科考核的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59-63.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Classroom and Teaching Ability of Oral Medicine
SUN Xu ZHANG Xudong LI N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17, China
Oral medicine as one of the clinic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includes extensive basic knowledge and strict requirement on clinical practices. A solid grasp of oral medicine knowledge is the basis for the students to conduct clinical work. Conven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is on longer suitable for education of modern oral medicine students. The education with the aim of cultivating practitioner necessitates more efforts on clinical skills instead of basic knowledge, which require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eaching only the knowledge on textbooks to teaching practical clinical skill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how to reform the teaching approach in class and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skills in oral medicine. Improved teaching skills can build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system for students and expand their horizons through limited class time. Meanwhile, specific teaching models help students to form a clinical-oriented thinking pattern. Through seven year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e we summed up a variety of teaching approaches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design,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Which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qualified oral professionals.
oral medicine; teaching ability;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evaluation
G642
A
1674-9308(2017)02-0050-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2.026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7
张旭东,E-mail:zxdcr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