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

2017-01-29 00:37:12李雁张晓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葡萄膜眼外伤感性

李雁 张晓敏

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

李雁 张晓敏

目的探讨和分析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1例交感性眼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散瞳、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感性眼炎患者主要的致伤原因是外伤,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全葡萄膜炎的发病率最高,患者早期经综合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交感性眼炎;临床特点;临床治疗;疗效

在临床上,交感性眼炎(SO)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眼疾,其发病同外界致伤、内眼手术以及激光损伤等存在一定关系,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就可能致使患者失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交感性眼炎的发病率低,在过去100年已发表的文献中统计该病在眼外伤后发病率为0.0%~3.1%,在总人口数中发病率为10万分之0.03[2]。交感性眼炎特征是眼外伤后双眼弥漫肉芽肿性非坏死性葡萄膜炎[3]。为了探讨和分析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1例交感性眼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1例交感性眼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9~57岁,平均为(32.41±4.52)岁;潜伏的时间4~10周,平均为(7.11±1.67)周;38例患者为外伤所致(7例患者为爆炸所致、11例患者为刺伤所致、13例患者为砍伤所致、7例患者为砸伤所致),3例患者为术后继发病变(1例患者为睫状区摘除眼内异物术、1例患者为挫伤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1例患者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均有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眼痛、眼前伴黑影、畏光、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视网膜水肿以及睫状充血等症状,经B超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病理组织检查确诊前段炎症患者为8例,后段炎症患者为10例,全葡萄膜炎患者为23例,在检查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有肉芽肿性炎症的特征存在。

1.2 方法

均给予患者散瞳、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按患者发病时间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能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第1周内,口服60 mg的强的松(醋酸泼尼松片,国药准字H44020682,2010-10-29,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5 mg),每天清晨服药1次,在服药1周之后改成隔日疗法,每次口服25 mg的强的松,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减少药物剂量,最后停止使用强的松。对无法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静脉注射环磷酰胺(注射用环磷酰胺,国药准字H20093393,2009-04-09,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5 g/以C7H15Cl2N2O2P计),初始剂量为100 mg,每天1次,注射1天后剂量改成200 mg,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不适症状,比如呕吐、恶心等。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维生素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41例患者治疗前视力<0.1的患者为23例,占比为56.10%;视力在0.2~0.3之间的患者为7例,占比为17.07%;视力在0.4~0.5之间的患者为5例,占比为12.20%;视力在0.6~0.7之间的患者为4例,占比为9.76%;视力在0.8~0.9之间的患者为2例,占比为4.87%。治疗后视力<0.1的患者为7例,占比为17.07%;视力在0.2~0.3之间的患者为1例,占比为2.44%;视力在0.4~0.5之间的患者为1例,占比为2.44%;视力在0.6~0.7之间的患者为9例,占比为21.95%;视力在0.8~0.9之间的患者为11例,占比为26.83%;视力在1.0~1.5之间的患者为12例,占比为29.27%。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SO是一眼穿通性外伤或内眼手术后发生的双眼弥漫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临床比较少见。把交感性眼炎受伤的眼睛称为诱发眼,而未受伤的眼睛被称为交感眼。其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考虑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通常发生在外伤后一年内,临床表现为一种慢性或急性的葡萄膜炎,眼前段以羊脂状沉着物(KP)为主要特征,眼后段以脉络膜黄白色病变(Dalen-Fuchs结节)为主要特征。对于交感性眼炎患者来说,应给予其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失明率,改善其视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为了探讨和分析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1例交感性眼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结果为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情况要好于治疗前,且症状明显改善,视网膜水肿以及视乳头水肿均完全吸收,而睫状充血基本消失。治疗以全身抗炎药为主,包括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本次研究选择的糖皮质激素是强的松,具有促进代谢、抗毒以及抗炎等功效,诱导抗炎因子的形成,对炎性因子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进而改善水肿、减缓渗出、控制炎性的蔓延、抑制肉芽组织的生长、改善症状、提高患者机体的抗菌能力[5]。而维生素治疗能促进患者摄取维生素,进而改善了患者的新陈代谢调节机体,从而提高了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抗生素治疗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抗病毒以及抗菌等作用[6]。对于抗生素来说,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素,灭菌、杀菌以及抑制细菌生长的功效很好。患者无法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时,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比较显著[7]。最新的治疗方法有玻璃体腔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全身用药,单纯的眼周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联合全身用药,以及玻璃体腔注射英夫利昔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降低交感性眼炎发生率,对患者进行内眼手术或者眼通伤时,要确保处理伤口时规范、严密以及正确操作,仔细的清除患者受伤眼内的异物并做检查,与此同时更要将强对炎症的控制,避免发生交感性眼炎[8]。

过去观点认为,眼外伤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但是目前观点认为,手术创伤,尤其是玻璃体手术,包括玻璃体腔注射,已经成为主要的致病因素。此外,穿通性眼外伤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致病条件,有病例报道真菌性角膜炎,脉络膜黑色素瘤放射治疗术后,钌板近距治疗术后和睫状体光凝术后交可致交感性眼炎。据报道,交感性眼炎的发病时间为5 d~50年,大约80%的患者在3个月内发病,90%在1年内发病。

综上所述,在过去10年内,交感性眼炎患者主要的致伤原因是外伤,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全葡萄膜炎的发病率最高。患者早期经综合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变。

[1] 王晓霞. 34例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35-36.

[2] 宋殊琪,郝晓璐,侯豹可,等. 玻璃体切除术后交感性眼炎的临床分析[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6):401-403. [3] 罗丽娟,张荷珍,韩英军,等. 交感性眼炎的临床分析[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4):289-291.

[4] 李柏军,刘身文,刘静雯,等. 眼外伤后交感性眼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38(11):801-804.

[5] 由彩云,颜华. 交感性眼炎的免疫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4,16(7):446-448.

[6] 周增超,王启常.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在交感性眼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表达[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11):801-804.

[7] 张劲. 眼内巨大异物漏诊21年并发交感性眼炎[J]. 临床误诊误治,2012,25(7):50-51.

[8] 张海燕. 交感性眼炎的特点及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1):147-149.

Clinical Feature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Sympathetic Ophthalmia

LI Yan ZHANG Xiaomin Department of Uveitis and Immunity of Ophthalmolog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Eye Hospital, Tianjian 300384,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sympathetic ophthalmia.Methods41 cases of sympathetic ophthalmia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for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mydriasis, antibiotics and glucocorticoid therapy. The visual acuity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visual acuity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rauma is the main cause of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ympathetic ophthalmia. The main symptom of patients is decreased vision. The highest rate of incidence is panuveitis. After the earl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visual acuity of the patient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ment.

sympathetic ophthalmia; clinical features; clinic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R541

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7)03-0125-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3.070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葡萄膜炎与免疫眼科,天津300384

猜你喜欢
葡萄膜眼外伤感性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343例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眼科新进展(2021年7期)2021-07-22 07:18:44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