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志云 何艳
地域文化的传播
——当代城市地铁壁画的创作趋势
文 / 刘志云 何艳
当代城市地铁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地铁壁画创作的蓬勃兴起,具有较强地域文化视觉特征的地铁壁画能有效消除千人一面视觉特色的缺失。与此同时,对地域文化底蕴的传承与传播,无疑是地铁壁画在当代社会情境中最有时代感的人文表达。因而,传递着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地域风情和文化理念,形成具有综合效应的当代城市地域文化的公共空间,正成为当代城市地铁壁画创作的整体趋势。
地域文化;地铁壁画;传播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进入21世纪后,呈现出大规模爆发式增长,于是,高速建设带来的空间识别问题催生了当代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高速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城市地铁公共艺术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是由于地域文化视觉特色缺失,从而出现城市地铁壁画创作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曾经就有学者把中国当代的城市建筑风格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新民族主义和本土现代主义等等。大约正是这所有不同风格的建筑成就了中国当代城市的总体风貌,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古代文化遗产流失的永久遗憾”。[1]这种城市风格的雷同导致当人们置身于地铁时不但难以辨识出所处的城市,更无法识别出所处的站点位置,即使在同一城市地铁中,不同线路和不同车站之间缺乏视觉上的差异性,车站的识别性差,辨识度低,人们只能依赖导向牌来判断方位,以致带来出行的不便,更谈不上旅途的愉悦了。从城市空间印象上分析,缺乏地域文化特征的地铁壁画设计对于建立地下城市意象是不利的,因为城市地铁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人文景观,能记录和见证人类历史文明进程,展示人们的生活经验、视觉感受、区域特征和民族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公共文化环境。可以说,地铁就是文化交流碰撞的物质载体,当代城市地铁正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迈进。
每座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城市地铁壁画设计应达到对社会、对民族、对历史的演绎。把地铁壁画设计表达为城市的一幅真实的画面,是地域文化载体的真实体现,方能使城市地铁壁画设计的意义提高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意义上来,使地铁壁画设计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有一个新的飞跃,带动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认识到地域文化并广泛运用地域文化,从而开启并引领当代城市地铁壁画设计史上的新篇章。城市地铁壁画最能体现当地的区域文化特征,同时又丰富了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深深积淀于人们心中的情感和记忆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世界上有许多美丽并让人赏心悦目的地铁站,它们因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壁画而闻名。如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许多地铁站都有壁画和雕塑装饰,公共艺术的介入,不仅美化了公共交通环境,带来了乘客在参与公共交通过程中的审美体验,还丰富了乘客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智利大学地铁站内展示了1200平方米的壁画,这件作品是由艺术家马里奥·托拉尔根据智利的历史战争题材创作而成,名为《一个民族的视觉记忆》,在智利大学地铁内的六面围墙上,这些壁画描绘了智利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斗争事件,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作品中既包括智利从殖民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史,也毫不忌讳地揭露了近代史上关于人权侵犯的不堪记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乘客来到这里,又带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共鸣离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共青团地铁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交通运输系统之一,从建造至今已有80年历史,其规模从仅有11公里长的单行线逐渐壮大发展成超过300公里的多条网络系统。在开始建造时,斯大林的想法是要把莫斯科地铁打造成“平民宫殿”,因此采用精美的大理石柱面,典雅的吊灯,精致的铜像,彩色的玻璃窗等。将地铁打造出富丽堂皇的效果,再使用绘画和铭文记载的方式来塑造工人、农民、学生和士兵的形象,演绎出俄罗斯的革命历史。然而,莫斯科地铁站最为宝贵之处在于他们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建于1935年),但这些华丽的地铁站几乎都还保留着最初的样貌,每天为成千上万的乘客提供可以鉴赏公共艺术的机会,并在短暂的停留中回想着国家的历史。新加坡海滨艺术中心地铁站展示着七幅大型黑白木刻拼贴画,内容是描绘新加坡早期移民的生活与文化,是新加坡著名艺术家利姆·穆休的最后作品。其中名为《让表演开始吧》的作品位于地铁站通道内的一个大型墙面上,表现了新加坡早期移民欣赏皮影戏、京剧和其他传统民间表演的场景。通过一组7幅木版画描绘了戏剧的各个方面,这件作品原本是一幅架上木版拼贴画,在画家去世后不久,由新加坡海滨艺术中心和地铁站结合最初源于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的城市艺术项目制作完成,该项目大力支持著名艺术家(包括新的有潜力的艺术家)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成为识别一个城市不同地段的标志,在众多出色的作品中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成为地铁中的壁画作品。
以上虽然只列举了很少几个例子,但从有限的案例中还是可以看到地铁壁画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城市地铁正在日益成为视觉娱乐的通道和承载历史与文化的殿堂。虽然地铁与壁画的发展必然依赖经济的运行,但仅有经济手段未必能让城市地铁充满魅力。无论地处何方,地铁壁画都是城市“在地性”文化的主要载体,都可能成为流动美术馆,为城市公共建设增添光彩。有鉴于此,当代城市地铁空间已经超越了最初的功能,正逐渐成为城市的文化空间和交流艺廊。所以,在针对城市地铁公共空间的壁画创作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地域文化“在地性”的思考。对地铁壁画创作而言,首先是地域文化“在地性”的思考,心理学课程指导我们关于马斯洛定律,谈到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的需求,而文化是在最顶端的。因而地域文化就是一个“在地性”的力量,反映的是当代的媒材,当代的思考。纵观世界上各大城市的地铁站,无不彰显着各自的地域文化特点: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具有岩洞风貌的自然地理特色、莫斯科地铁站颇具庄严感和严肃感的装饰、北京地铁站所具有的类似于四合院老胡同和京剧戏曲的传统韵味。二是公共空间“关联性”的体系。作为反映当代地域文化的城市地铁壁画创作,是整体城市地铁车站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地域文化并不是以孤立、碎片化的方式生存的。在对地域文化做梳理和表现时,城市应该被视为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地铁则应该被视作有机体中四通八达的经脉。因此,需要将城市与地铁视为互相依存的生态共同体,力争打造点、线、面相融合,条、区、块相结合的文化艺术布局,将区域性的城市文化转为动态延伸的线性文化,进而形成有序的全网式艺术体系。通过地域文化验证的地铁壁画设计即为人们生活规律所认证的人文景观,地域文化即为人的长期使用规律下形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要求,满足公众精神诉求的壁画是城市地铁空间的需要,是公众的需要经过实践验证后的公共艺术。近年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显著提高,迫切要求城市公共环境的改造整合,城市地铁壁画设计作为当前都市更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高度重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铁壁画越来越为人们所提及,为壁画界所重视,突出体现在壁画设计和传统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不断涌现,内容也涉及到了文化景观的许多层面。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模式、人们的宗教信仰及其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迫切需要与生活相适应、与地域文化背景相融合的地铁壁画将成为公共空间壁画设计的新思路。
通过地铁壁画创作激活城市的历史记忆,再现城市人文和民俗风情,同时展示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活力,并以此传递城市和地域的历史传承、人文精神以及创新和发展等方面的主题。“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传承古今、独具特色、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内生态、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文明表现的集合体”。[2]地域文化从属于人类文化,人类文化的分类大致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景观资源、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非物质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俗礼仪、手工技艺、文学表演等。在城市地铁网络中选择换乘站或重要地域位置的车站,采用更为大胆的车站艺术化空间的解决方案,从天、地、墙、柱等建筑元素出发进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壁画艺术整体设计。在设计具体方案的过程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的表达,“物”作为视觉呈现的载体,需要充分考虑地铁壁画的选题、素材、形式、美感、材质、技术以及功能和安全性等;二是场所精神气质的表达,相较于“物”,精神气质的表达比较具有隐蔽性,这就要求创作者努力促使地铁壁画符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比如提炼城市的地域色彩,充分利用本土本地的材料和工艺技术,思考如何将不同层面的地域文化融入地铁壁画创作中,并将其编织成有序的艺术规划体系,便成为地铁壁画创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城市的文化地标与文化符号,挖掘地铁站点的地缘历史、文化内涵和线路主题,考察地铁站周边的环境特征,深入历史人文要素中寻找创作素材,继而将其融入地铁站点主题壁画创作之中,都不失为可行的思路。这些方式都能通过艺术感召力传达出城市的地域精神和文化价值,在帮助地铁公共空间形成人文气息从而缓解地下封闭压抑的空间感的同时,才有可能使地铁空间成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下艺术文化长廊。如果站在社会学的层面上来审视,地铁壁画以其有效的艺术文化情感关照,传递着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地域风情和文化理念,形成了具有综合效应的当代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传媒。同时,以地域文化为精神内核的地铁壁画创作强调对地域文化底蕴的传承,这也是地铁壁画在当代社会情境中最有时代感的人文表达,是把地铁壁画创作真正放在城市或者环境文化框架之中的整体考察,反映的是精英与通俗、个人审美与社会审美相融合的文化引导,这样的一种具有公众性的艺术关系,真正体现了地铁壁画中公共精神和公共文化的社会福利性质。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某一地区长期发展规律下形成的,人类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要求无处不反映着一个地域的独特性,满足人们对地域性要求的城市地铁壁画是非常必要的。地域文化在城市地铁壁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对城市地域文化方面的缺失与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起步较晚的中国当代地铁发展速度确实相当迅猛,城市建设和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地铁壁画作品设计者未进行地域特色的推敲就建造呈现给公众,造成了许多地铁壁画设计作品对文化、精神等地域特色的严重缺失。通过对城市所在地地域文化在地铁壁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先对地域文化信息素材进行收集和提炼,之后运用本文列举的方法将地域文化素材中的文化信息转换为设计符号,最后在壁画设计中将地域文化设计符号直接或间接应用其中,就可以很好地将地域文化代表元素融入当代城市地铁壁画设计中,不仅为城市赋予了新的内涵,而且地域文化特色在当代城市建设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传承与发展。由于我国历史文化背景悠久,现代城市地铁发展起步较晚,物质基础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较为落后,使我们在当代城市地铁壁画设计工作中更应该因地制宜把握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只有在对所处的地域环境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创造出更具地域特色和地域内涵的地铁壁画设计作品。
[1]陆娟.论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出路[J].艺术百家,2007,(1).
[2]雍际春.地域文化研究及其时代价值[J].宁夏大学学报,2008,(3).
J218.6
A
1005-9652(2017)02-0186-03
(责任编辑:魏登云)
刘志云(1970-),男,湖北黄石人,广西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壁画创作。
何艳(1976-),女,湖北襄阳人,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