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建设中档案的作用与实施策略研究

2017-01-28 16:35何犇
山西档案 2017年2期
关键词:强国国家建设

文 / 何犇

强国建设中档案的作用与实施策略研究

文 / 何犇

档案在我国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从档案的性质出发,对档案的实质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档案在强国建设中的作用,从塑造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视角出发,进行详细研究;最后,对档案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从档案利用的法定原则、资源社会化建设和专业化角度考虑,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档案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档案;强国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我党主要领导人曾经提出几个战略目标。其中就包括构建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国。针对此战略目标,2012年,中国档案局局长首次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强国计划。对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提高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我国的档案机构体系等工作,使我国的档案事业在国际档案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使我国的档案迈向文化强国的队伍。杨局长针对“强大”一词,做出了重要指示,主要囊括了四个方面:即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其整体的保障系统必须强大、整个档案资源系统完善度必须强大、档案资源的运用系统必须强大、档案方面的特殊人才组织机构必须强大专业人才队伍。而为了完成这四个强大,必须对档案在强国建设中的性质进行分析,从档案强国的实质出发,制定符合我国的档案强国建设路径。对其研究能够对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益处。具体涉及到国家档案,它更是触及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和奋斗史,它记录着一个国家的诞生和成长历程,属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财富和历史积淀。因此,在研究和分析档案时,首先需立足于对档案的有效保护和使用多元化,然后再带着档案所带来精神上的或是物质上的重大价值进行探究。基于此种情况,较多学者将档案定义为各种保留下来的具有相当价值的资料总称。

二、档案在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一、档案性质分析

“档案”一词,其基本内涵就是国家、集体以及个人将具有重大意义或者传承价值的事件、物品等通过文字、影音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汇总整理最终形成档案。我国的《档案法》也对档案的基本定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即档案作为一种资料,其承载、记录着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以及个人的关于其过去与未来,它以文字、书本、视频等形式记录各种各样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文化成果、艺术造诣等等。由此可知,对档案的更加注重,有利于对历史的解读与保存。实际生活中对于档案的设立与否,主要取决于所记录或者承载的内容是否具有历史意义、是否具有传承和留存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其实就是指通过阅读档案,可以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生产模式进行完整还原,通过

档案亦可以被称为“存留的历史见证者”,档案的诞生与进步是与所处的社会背景、国家形式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简而言之,两者属于同步发展的关系。然而,从实际出发辩证地分析档案,其价值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使用对象或档案本身的利用率。举例说明:史学家将档案作为国家、社会的历史见证者,通过阅读档案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同时也可以帮助史学家重新编订书册,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对于古董家而言,档案本身就是古董;对于政治家而言,档案是了解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档案对于每个国家、集体或者个人都有不同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强国建设中构建档案强国的源动力。换而言之,档案不仅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效益,还推动了国家的进步。而在其整个过程中加入了塑造公民对国家、政治的认同,公民档案权利的实现,影响着个体民族文化认同的塑造。文章就三大认同,进行如下阐述:

(一)档案塑造国家认同

从整个国家结构分析,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包含着一个国家思想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文化价值。而合理的运用档案所带来的影响,会为国家的和谐统一奠定精神基础,以方便统治者更好地控制人民的思想,“天子授权”的理念就是其产物之一。相对应的,档案也在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中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研读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古代档案资料或者史官的去留,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国家政权的交替。比如《吕氏春秋》一书曾经这样说过:夏朝的史官拿出法典,向国王进谏,而当时的君王继续荒淫无道,使其出走殷商,最终商取代了夏的统治;商朝的史官无法忍受纣王的昏庸统治,用车载着法典去了西周,最终西周取代了商;晋国的史官不堪国家政治的腐败,带着法典离开故土投奔了周国。

而国外档案的研究者同样认为,档案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国家权益等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把档案比作国家形成的基础和灵魂,将其视为统治者实行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档案在国外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为此,针对档案权利的变更,上世纪八十年代,UN组织特意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保护其在国家政权交替、转变后档案权利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档案都是统治阶层最重视的物品。因为它涉及到其切身利益和统治地位。而档案发展到了当代社会,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

(二)档案塑造政治认同

公民对国家以及政府的认同,主要凭借的是档案对公民个人权利的设定。曾经有学者这样评价档案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政权的重要性:“档案”具有存留历史印记的特殊性质,而其特性成为国家进行管理和统治的手段之一;其所包含的是历届政府执政的经验和成果;也是国家和政府建设的必备条件之一。档案保存着最为原始的记录,而这些记录内容中囊括了政权的合法性和正规性,为其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档案塑造政治认同,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档案记录着整个历史的进程,它是历史的见证者。研究历史、解密历史的过程,也是挖掘政治权利的过程。因为档案本身的属性中蕴含着权力,它是掌权者的产物。所以,当不同的政体、不同性质的机构掌握国家权力的时候,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如何运用档案。因此,在当政体系的权力影响下,也势必会改变普通群众对政治的认同。

其二,基于国家内部发展层面去分析,当代政治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政治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而国家档案在保证政府民主、公开、透明性体系的实施,努力实现国家政治文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曾有条款这样解释档案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世界档案宣言):档案记载和描述着人类的行为、决定以及经验等,其记录内容最为真实可靠、具有权威性,部分有价值的档案对民众公开,可以更好地促进政府的民主化进程,进而维护国民的基本权益,保护公民权利,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

其三,基于政治认同的前提下,通过对档案公开和赋予国民权利,可以使民众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维护和完善现有政治秩序的工作当中,进而促进国家平稳发展。

(三)档案塑造民族文化认同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基于国家、政治的认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类,他们在面对自己所属的身份时,往往都是依附于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国家。档案在塑造民族文化认同的时候,往往是以个体档案权利为基础,通过记载着属于本民族的政体或者风俗习惯等相关内容的档案,以此为传播渠道,实现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文案资料、史书册画等,均属于档案的一种。然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可并不取决于一个国家档案的现存数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档案的相关权利只有掌权者或上层人士才能享受和利用,并成为其统治的有利工具,整体受众的范围太小。而当代的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可、对历史的解读,均是来源于历代的历史学家、史官和档案资料的保存者。现在,主要经过摘选或者传播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者产生新的思想潮流,或者当下的文化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吸收等过程逐渐融入到传统主流文化之中。

三、档案强国建设的实施策略

档案三大塑造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合理规划档案的整体资源,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对档案资源的使用率,并且开放受众渠道,达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相关机构和人才的投入也是构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方法。

(一)确立档案开放利用的法定原则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其对档案的立法都比较关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档案提升到了国家战略或者目标的层面上。档案立法最初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在著名的“穑月7日法令”中也有所体现,这是其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而一些西方国家在针对档案制定条例时,也均遵守此准则。其中,法国针对档案特意制定具体使用条例,而美国的信息自由法中对档案开放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我国对于档案也作出了专门立法,比如《档案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个别条例加以补充。但是从我国的档案使用情况来看,国家档案机构对档案的利用率还是比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国家对档案开放程度重视度不高,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所致,同时也与我国某些法律,比如《保密法》的精神有所违背。因此,为了实现“档案强国”目标,必须将档案开放原则上升到国家意志和法律条款上。

(二)档案资源社会化建设与利用

遵循档案开放的准则,是为了满足公民享有的知情权。但在开放过程中,必须保护和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档案资源。而为了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档案资源需求,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机构整合现有的资源、不断拓宽资源的范围。从国家角度出发,首先可以发起档案资源整合的相关活动,比如,搜集遗落或者丢失的档案、完善现有的档案或者成立档案信息收集处等等。其次,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不断修订档案管理制度,将档案及时归档处理,保证档案内容整体不遗失;从小的层面出发,对于个人档案或者集体档案要及时登记备案;除此之外,借鉴外国较为成熟和先进的档案资源管理制度。

推行档案在社会中的使用,使档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使其效用最大化。具体说来,其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特有的档案公开化网络服务平台,提高档案馆的服务水平;国家和相关机构政策加资金扶持,帮助个人或者民间机构完善档案馆的基础建设,提升其对档案的管理水平;实现国家与个人档案资源的网络共享。其二,国家设立档案督查机构并对档案馆实行绩效评定,一方面,监督检查档案馆日常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档案的开放是否符合标准等;另一方面,利用奖惩制度,通过完善绩效评定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对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率、有见地。

(三)档案专业智库支持

设置档案专业智库、成立档案特殊人才部门,是实现“档案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此,国家和相关机构必须加大对档案人才培训力度,选拔优质人员参加到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当中;借鉴国外先进的、成熟的档案管理经验,并同其展开交流或者进行相关合作;增加档案人员出国深造的机会,同时积极猎取国外档案人才,比如外语能力较强的人才,进行中外档案翻译工作。除此之外,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档案人员晋升渠道,坚持有能力上、无能力下的原则,为档案建设的领导机构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还要注重对二级档案机构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四、结论

本文首先论述了档案的性质和具体定义,然后,针对档案强国建设中档案在塑造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档案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从档案利用的法定原则、资源社会化建设和专业化角度考虑,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策略。本文认为,实现我国档案强国的宏伟目标必须保证公民对于档案合法权利的使用,通过对政府机构档案的公开化、透明化、开放化体系,从中体现我国档案对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民众对档案权利的利用,通过整合档案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而促进档案在民众间的开放程度。此外,国家和政府机构还应不断地完善我国档案资源建设体系,颁布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档案管理法律文件,最终实现我国档案强国的战略计划。

[1]崔洪铭.档案事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4,(3):33-36.

[2]黄霄羽.外国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贾朝莉.档案工作要积极为社会主义文化[J].山西档案,2013,(s1):213-214.

[4]T·R·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3.

[5]曹玉.我国档案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理性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4,(2):9-12.

G271

A

1005-9652(2017)02-0133-03

(责任编辑:魏登云)

何犇(1984-),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强国国家建设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学习强国”礼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把国家“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