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军光
手机图书馆的媒介形态变化及传播策略
文 / 王军光
随着移动媒体的普及,手机图书馆迎来了发展良机。它的媒介形态日益多样化,包括自行开发的移动APP,第三方自媒体微信、微博、QQ等。手机图书馆应树立数字阅读新理念,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不断丰富服务形式,以适应媒介形态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手机图书馆;媒介形态
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移动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用户数量庞大、交互性能突出的特点,有效拓展了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手机图书馆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1]。在此背景下,各大图书馆应加大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和推广,将图书服务延伸到移动领域,不断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随着移动媒体的日益普及,手机图书馆的媒介形态也有了相应变化,借助各类移动媒体及自身的APP推广,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优势日益突出,对传统推广模式构成了有效补充。当前的手机图书馆除了自身开发的APP之外,还充分借助第三方自媒体进行业务拓展。
APP应用是手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图书馆自行开发的APP可以随时添加想要的功能,可控制性较强。从实际情况看,移动APP已经成为图书信息传播最直接的平台,具有移动性突出、针对性强、功能多元化等特点,可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及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移动APP与微博、微信等第三方自媒体平台有所不同,主要依托于图书馆的自身力量。有不少图书馆的开发技术能力较弱、资源支持力度不足,一般会借助第三方自媒体打造手机图书馆服务平台[2]。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打造移动APP应用程序,以提高自身的信息传播能力,不断拓展读者面。
上海图书馆在2005年就推出了相关的移动APP,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功能齐全、覆盖上海全区的手机图书馆,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且随着客户端的持续完善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肯定。上海图书馆移动APP采用手机号码注册机制,对新老读者进行绑定,强化了与读者之间的关联,增进了双方的互动交流。该APP主界面的设计风格自然、可操作性强,拥有图书馆信息发布、电子资源查询、书目查询、读者意见反馈、图书推荐、参考咨询、下载、图书续借等多项功能,可以有效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而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该APP还设置了感应功能、LBS功能、自动回复功能等,体现出独特的思维模式。基于多元化功能和不断的改进升级,上海图书馆移动APP带给读者良好的操作体验,从而在第三方自媒体主导图书信息传播的背景下脱颖而出,给国内图书馆移动APP开发提供了借鉴。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主打即时通讯服务的移动APP,支持跨操作系统平台、跨通信运营商的信息交流,具有微信支付、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例如,借助“搜索号码”、“扫描二维码”、“摇一摇”等功能,用户就可以关注相应的公众平台、添加意向中的好友,实现对信息内容的全方位接收,还可以快速发送文本、语言、视频、图片等多样化的信息。同时,企业用户和具备条件的个人用户都可以申请创建微信公众号,将信息内容发布在公共平台上,并利用消息群发、素材管理、实时交流等功能,锁定更多的目标受众。
在微信公共号的支持下,图书馆可以打造功能较强的手机服务平台。微信主要是通过移动流量或者WIFI进行即时通讯,但其费用低廉,较少的流量可以支持大量信息的发布,相对于短信、彩信等,这种通讯方式既经济又实惠。这也是微信快速普及的原因之一。基于微信的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级、省级、地方级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打造移动端信息传播平台。这些微信公众号不仅提供图书推荐、馆藏查询、活动预约、数字资源等个性化服务,还能通过互动解决读者的一些常见问题,有效提高了手机图书馆的影响力[3]。
微博是从博客发展而来的一种短信息传播平台,对信息内容有一定限制,如一次性发布的图片不得多于9张、文字内容不得超过140字等。这种短、平、快的模式符合当前的生活节奏。微博的核心机制在于信息分享和转发,用户只需安装手机客户端就能自由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有着极高的时效性。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开放性强、集成度高的特点,快速发布图书信息,无需将重点放在版面布置、语言组织上,这样可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促进更多的粉丝分享、收藏、评论、转发信息内容,拓展了信息辐射范围,加快图书信息传播速度。
微博使用非常方便,用户借助浏览器、聊天工具、其它外部应用程序都能打开微博登录界面,这种便利性促进了微博的普及。如今,微博受到图书馆界的日益重视。通过微博平台,图书馆可以发布活动预告、新闻报道、资源推荐等内容,有助于文化知识传播和线下活动宣传[4]。而“新书推荐”、“畅销书推荐”、“读者活动”等信息都是即时性的,用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接收到信息内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图书与相关活动。以陕西省图书馆为例,作为陕西境内最大的书目中心、古籍保护中心,该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庞大的读者群,官方微博开通至今已吸引了三万多名粉丝,推出微博讯息四千多条,以活动预告、新书推荐为主,更新频率高,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
QQ是国内较早的自媒体,作为一款免费即时通信软件,可以支持一对一的信息交流和多人聊天。基于QQ平台的手机图书馆主要借助QQ群传播信息。群主可以邀请拥有共同爱好的用户入群,这些人成为群成员之后,有权使用共享文件、群视频、群BBS、群相册等功能,群主与管理员则负责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在QQ群基础上,群成员还可以成立讨论组,进一步拓展群功能。由于QQ推出的时间早,在国内甚至全世界有着众多的用户,成为许多图书馆普遍使用的信息传播平台,如果用户数过多,同一图书馆还可以成立多个QQ群。图书馆QQ群的主要作用是发布活动预告、宣传讲座信息、开展参考咨询、进行文献传递等。这有助于组织管理读者、辅助读者学习以及图书馆信息发布。此外,QQ也是图书馆之间业务交流、图书馆员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
媒介形态的转变促进了图书馆信息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也推动了读者的互动交流。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移动媒体功能,增强信息传播能力,图书馆应探寻更多的合作模式,重视内容资源和服务的创新,及时整合新的移动应用成果,以提高盈利空间、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机图书馆应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数字阅读新理念,主动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管理质量、改善服务水平,为读者带来更好的体验[5]。手机图书馆要坚持提供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内容,明确微阅读的读者面,打造精品化的数字阅读模式。微阅读主要包括短消息、短文、网文等三种阅读方式,以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为信息载体,且不受时空制约,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6]。当前的微博、微信、QQ等手机媒体,都可以作为数字微阅读的平台。图书馆服务人员应强化对这类媒体的学习和使用,逐步探索开展微阅读的方法,力求实现微阅读和传统阅读方式的优势互补,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云南省图书馆的QQ阅读群,按照年龄层次、身份地位、兴趣爱好、消费能力等统一划分读者类型,实现对读者的有效分类与管理。同一QQ群中的读者类型较为相似,且具有相同需求,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推荐图书、撰写书评、交流心得等,有助于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读者的粘合度。图书馆还可以招募专业人员管理QQ群,以提升群活跃度、促进成员的互动交流。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便携设备的普及,加上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手机图书馆读者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为了有效维系并吸引更多读者,手机图书馆要重视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以确保信息资源处于持续更新状态。手机图书馆的宗旨是让受众在完成阅读、图书续借、讯息查看之后,能够获取更多新的知识[7]。因此,图书馆应强化馆藏资源的推广力度,增进与其它手机图书馆的合作,保证信息资源的整合调配,从而在最短时间内为读者带来丰富的信息量。图书馆应具备完善的搜索系统,将自身搜索程序与互联网相连,以获取更多的馆外资源。针对以上需求,手机图书馆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善于使用各类手段优化信息传播速度、提高资源管理能力,从而达到节约读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例如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动回复机制,通过调研了解读者需求和常见问题,并以此设置关键词、设定与服务主题有关的互动问答题目等。读者在手机图书馆界面中输入文字内容,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自动回复,极大地缩短信息交流的时间,减少了人工客服的压力,图书馆也能将更多的人力资源用于内容创新等方面。
手机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是青年人,这类群体受到互联网的长期影响,视野开阔,思维模式多元化,且有着求新求异的心态,对手机图书馆信息的新颖度、服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有着很高的要求[8]。如果手机图书馆一味沿用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不仅很难吸引读者,很难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甚至有可能无法在市场立足。对于传统条件下的信息服务,手机图书馆应当选择优秀的、可操作性强的模式,同时摒弃一些落后的、保守的形式,以保障自身的创新能力。手机图书馆应善于利用微平台丰富信息服务形式,不断拓展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个性化服务形式。例如针对互动模式的打造,手机图书馆可以选择图文互动、漂流互动、语音互动等形式。图文互动在保证主题明确的前提下,将图片和少量文本搭配,设计出创意图片,用以引导、提示读者。通过读图,用户能够调动起自身想象力和逻辑思维,从而掌握特色化的信息服务内容。漂流互动主要依托于微信、QQ的漂流瓶功能展开互动,手机图书馆可以设计漂流创意活动,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语音互动通过征集读者语音并录制特定音频,进行读者满意度的调查,解决常见问题。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形式有助于手机图书馆的开拓创新,在读者群形成一定的向心力,有效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移动媒体的支持下,手机图书馆迎来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图书馆应加大自身APP的开发力度,构建起功能强大的手机APP应用。这种有自主版权的客户端程序,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品牌的打造力度。此外,图书馆还要针对媒介形态变化趋势,加强第三方自媒体平台的应用,特别对于自主研发条件不成熟的图书馆来说,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在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手机图书馆的普及程度会越来越高,有利于知识信息的快速传播,不断提升国民素质。
[1]陈群.手机图书馆延伸服务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0).
[2]江波,张曾昱.基于读者行为的手机图书馆文献推送系统构建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3).
[3]李伟超.手机移动图书馆用户反馈系统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5).
[4]陈涛.两款手机端家庭图书管理软件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5).
[5]邢士民.云数据图书馆资源信息化的管理变革[J].山西档案,2016,(6).
[6]张军.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现状与改进建议探究——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J].出版广角,2017,(2).
[7]韦景竹,曹树金,陈忆金.基于读者需求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5,(6).
[8]卜荣珍.微信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山西档案,2016,(1).
G206;G250.7
A
1005-9652(2017)02-0118-03
(责任编辑:虞志坚)
王军光(1984-),男,河北沧州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图文信息中心馆员,研究方向:信息咨询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