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7-01-28 16:42郭译文沈阳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音合唱团气息

□郭译文 沈阳音乐学院

一、什么是声乐表演

在音乐艺术的学科中,声乐艺术是一门技能性和实践性非常高的学科,它主要通过气息带动嗓子和声带发音,从而创造出以人声为主的音乐表现形式。在表演中既可以配合乐器也可以独唱,要求较高的技巧性。在声乐表演中,对气息的调控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寻找乐感和音阶这两个阶段,表演者需要运用到面部肌肉和肢体动态的调节,精确掌控音准和气息。

二、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实践运用

1.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寻找节奏

第一,好的音乐是有灵魂的,拿贝多芬在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表演的《命运交响曲》来讲,贝多芬担任乐曲指挥,这首曲子的每一个旋律都融合着他的情绪和思想,然而这些情绪需要节奏来带动,作为指挥就必须要利用动作、手势、表情等,控制好整个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轻缓和乐队的演奏进度。交响曲第一章前八个音符是最为吸引人的,有人评论说那是命运来敲门的声音,在表达急促的情绪中又带着惋惜,到了第三章旋律开始表现出压抑的氛围,第四章旋律又开始升华。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掌握好整个乐队对节奏的掌控,就需要熟练运用肢体语言进行引导。

第二,与乐队指挥非常相似的还有合唱团,合唱团作为一种集体演唱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它的组成部分也离不开指挥。指挥是整个合唱团的灵魂,拿最具有群众性的抗日民族乐《保卫黄河》为例,此曲以黄河的汹涌暗喻战士的决心和人民的怒吼,因此旋律激昂、层次分明、节奏短促。这首旋律设计到二重、三重、四重唱的演唱形式,如果指挥没有肢体语言的引导,合唱团就很容易会出现错唱乱唱的现象。合唱指挥的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中是直接传递给合唱团的一种暗示,起着承接上下曲调的作用。

2.抒发情感,协调表演

第一,声乐对演唱者的发声要求极高,中国民族乐曲中声乐艺术家占绝大多数,拿谭晶的《走西口》来说,肢体语言在声乐艺术表演中具有情感抒发的作用,伴随歌词“走西口,哪里是个头~”这句歌词,表演者内心要有所感触并且通过声音将这种感触传递出去,但是伴随这一过程的还有演员的面部和肢体表达,肢体语言在舞台上具有辅助发声的感情传递的作用。我们常说舞者的表演要用一颦一笑来表达角色的感情,歌曲表演中也是如此,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同样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表现价值。

第二,心理学表示,肢体动作具有消除紧张的作用,不论是在什么领域,适当的运动可以发泄情绪。比如摇滚乐,可以令我们热血沸腾;再如,“号子”这类民歌,能激发我们的合作意识,具有激励人心的作用,这种民歌主要运用在集体配合劳作时,通过发声来发泄内心的负能量。因此,肢体语言和声乐的配合是非常密切的,它们具有情感的互通和表演的相互满足性。

3.肢体语言带动发音

在很多音乐学科的学习中,很多同学都会想要掌握用肢体语言带动高音演唱的技巧,声乐相当于用自己的嗓子当作一件乐器,在演唱过程中实体乐器只是伴奏,而演唱需要有音调的高低。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超高音部分和超低音部分,在演绎这两部分的时候,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会很容易造成破音、音阶不准等现象,而超高音需要我们用腹部力量发声,这时候身体难免会跟着做出一些动作,但是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带动发声的不自然动作,演化成艺术形式并表演出来。

三、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探究

1.正确理解声乐表演的演唱模式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在这一系列复杂的表演中,千万不能忽略细节,要从肢体语言开始着手,声乐的演奏需要掌控节奏,通过手势节拍的辅助以及面部表情的情绪传达,使表演更加稳定。

2.相关教学项目需携带肢体语言的培训

老师是学生艺术道路上的指引灯塔,在声乐学习的课堂中相关老师不能只教会学生如何唱,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声乐主要靠气息带动,如何将气息的力量发挥平稳需要相关肢体语言的协调,比如唱高音时需要打开两腮,下把微微抬起,两手伸开,这些动作都会对发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方面千万不能忽视。

3.加强声乐艺术的基础学习

艺术需要的是顺其自然,在表演过程中,甚至在自我修行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自我感悟,逐渐锻炼发现美的眼睛。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从基础练声开始逐渐去发现声乐表演中的技巧,才能使艺术素质在岁月中逐渐沉淀。

猜你喜欢
高音合唱团气息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自然的气息
青蛙合唱团
难忘的合唱团
“春的气息”
音乐艺考生需要牢记的五大考试战术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China Fire-fighting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