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沧东电影表现主题的思考

2017-01-28 16:42马国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艺术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性韩国

□马国强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从事电影创作的21年中,李沧东却只有6部作品,无论怎么讲李沧东都算不上是一个多产的电影导演,而某种层面上其作品类型及风格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保守固定的。作品虽少,但每一部却都是上乘佳作,凭借早年作家身份的写作经历,李沧东亲自操刀编剧工作,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及严格的自我创作要求,使其每部作品都结构充实,沉稳有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影风格。

我们通常喜欢使用“×××电影”来指代一个拥有特定风格的导演的电影作品,例如“昆汀电影”“王家卫电影”等,虽然“特定风格”对一个电影导演来讲,同时也对电影观众来说并不确定是一件好事,但即使这样,面对这位并不多产的电影导演,笔者认为使用“李沧东电影”来指称其电影作品并无不妥。这并不是形容李沧东的作品风格单调,而是考虑到李沧东同其他纯商业电影导演在创作初衷方面的差异:其电影作品中绝大部分角色多为社会所抛弃的边缘人物,或遭遇家庭变故;或为贫苦命运所折磨,苦苦挣扎在底层生活中。而李沧东则以深刻的批判主义思想与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为他们树碑立传,感情细腻地描绘出件件人间悲喜剧。如此一来“李沧东电影”绝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性的称呼,更是对李沧东关怀底层人民,揭露社会现实及赞颂人性美善的创作思想的认可与肯定[1]。

一、关于李沧东电影表现主题的讨论与分析

1.宽容博爱的人文主义关怀

人文主义关怀强调对人性的关怀,也就是对人性尊严、个体价值和自由平等的关怀,它反对强权暴力,提倡宽容博爱。但是历史从不缺少对权力、对资本的崇拜者和歌颂者,他们描绘当下国度的繁华富足,歌颂当权者的开明伟大,尽显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只是那些被时代洪流冲刷而不留踪迹的社会底层的人民,他们的喜怒哀乐却鲜为人们所知。

李沧东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想去制造华丽的幻觉让观众陶醉,我希望电影能离现实近一点、再近一点,每次创作我都围绕这一点在努力”。确实,李沧东无疑是一位深刻的现实主义导演,在他的作品中人物角色多为底层边缘人物或社会普通市民,有的会认为他们渺小、微不足道,而或许正因如此他们不能在社会发展潮流中寻求特殊道路而积累财富,他们虽心地善良却难逃生活贫困的压力,从事着辛苦繁重的工作而在社会底层挣扎,阶级固化背景下他们又往往被特殊阶层所压迫和控制,这些可怜的人们逐渐被社会所边缘化而得不到他人的关注。

李沧东并没有刻意地去制造悲剧,他总是平淡地叙述一个故事,然而仅仅如此就已经让观众感同身受,唏嘘不已。回顾李沧东的6部电影作品,他为被人利用而惨死的退伍农村青年树碑,为国家发展大潮中逐渐丧失善良本性的小警察立传,讲述被社会所边缘化的无业青年与脑瘫姑娘的爱情,他为我们展现了幼子被杀的年轻寡妇的痛苦与挣扎,又为我们呈现孤独无助的老妇人是怎样热爱生活又如何大义凛然舍生取义,而面对资本洪流的冲击,李沧东又为我们诉说了阶级固化环境下贫困年轻男女的无助与挣扎。李沧东每次都在认真反映普通小人物的困境与挣扎,他试图让沉迷于“幻觉”的人们去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试图去展现那些被“歌舞升平,天下盛世”所掩盖的真实生活,试图去重新唤醒世人早已大多麻痹的怜悯之心。每一部作品无不流露出导演内心的悲痛之情,这也就是李沧东电影中所要深刻表达的人文主义关怀[2]。

谈及2000年电影作品《薄荷糖》,李沧东表示他想提醒年轻人思考“时间意味着什么”,此时导演在展现小人物人生悲剧的同时也是在向观众拷问,向社会拷问。仔细回味李沧东的电影作品,似乎都能感觉得到导演在试图通过电影向我们传达着什么东西,它们有关家庭、有关爱情,又或有关人性本善、有关宗教哲学。这或许就是导演试图通过电影来向观众传达的人文关怀。电影故事中的人物或许只是虚构,而面对电影观众,李沧东真正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悲悯之情。电影故事中的人们已经让人唏嘘,可是观影之后的人们一定要努力把握住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生活下去。作为一个年过半百,早已饱历人生沧桑的长者,李沧东并不需要因为悲剧而悲剧,为了痛苦而痛苦,他确实希望人们能够在“别人的遗憾当中看到自己犯过的错”而不要再毁掉自己的人生[3]。

2.有关宗教信仰的质疑与哲学思考

韩国是一个宗教大国,自1886年基督教得到朝鲜政府认可而取得合法性身份后,基督教在韩国(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上基督教人口增加最快的国家。截至2012年年底,在韩国有接近1/3的人口是基督教徒。当然基督教在韩国的发展也是经历了种种困难的,而宗教所带来的也不仅仅是“福音”,各地方不同的风俗文化,不同教会的教义教旨,不免会产生大大小小的问题。作为朝鲜战争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李沧东经历了基督教在韩国的快速发展,就如同其他电影创作者一样,或肯定或否定,或相信或质疑,李沧东也在其电影作品中对宗教问题进行了讨论。就如同我们接下来所要分析的一样,他没有完全否定宗教也没有热情盛赞上帝天神,李沧东则是在电影中明确提出了自己对宗教的质疑,他通过电影人物的设定与故事情节发展,来引导观众同自己一起去重新审视宗教,以怀疑的态度去再次思考宗教问题。

在电影《绿鱼》中,警局科长的夫人居然同一位牧师出轨了;《薄荷糖》中金永浩那位虔诚的妻子则因为跟自己的汽车教练偷情而遭到丈夫毒打;《绿洲》中洪忠都信仰基督教的母亲以及社区牧师在影片中多次出境,众人手拉手靠在一起做礼拜的情节就出现了两次,只是最后洪忠都与恭洙恋爱亲热遭到警察逮捕却成为众人祈祷请求上帝原谅的罪过;电影《密阳》在一定程度上则更像是一部宗教电影,影片自始至终宗教元素从未消失,除了对韩国现实生活中地方小教会的写实描绘为观众展现了韩国基督教的真实面目,更是借失夫丧子的申爱对基督教的认知变化表达了自己对宗教的批判态度;在电影《诗》中李美子前往教堂偷偷参加自杀女孩的追悼仪式,偌大的教堂中寥寥数人,牧师华丽的祷词却给人以无尽的苍白无力感。这一切的场景使人不禁产生强烈的疑惑:宗教的真实意义到底有多少呢?

在李沧东导演的新作《燃烧》中,宗教元素毫无悬念地再次出现,有片头一闪而过的路边传教人士,也有宗秀跟踪本在天主教堂看到的弥撒仪式(或许亦是导演在有意暗示本的天主教徒身份),这也让人产生疑问,李沧东此部电影中出现的宗教元素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韩国基督教渗透程度已经强大到了电影取景都已无法避免的地步了?影片最后,消失的惠美极有可能是被本当作“塑料大棚”一样的“烧”掉了,结合前段剧情中本参加教会弥撒,可能又是导演假借天主教徒猎杀年轻单身女性的犯罪行为的剧情,进而再次重申自己对宗教的“质疑”的态度[4]。

3.揭露时代发展洪流下的众多社会问题

李沧东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个人成长经历与韩国战后经济发展高度吻合,他也曾坦言过从小就体会到了物质匮乏的种种艰难。抑或成长过程中的贫苦体验,抑或性格使然,李沧东身上忧国忧民的气质十分明显,考察其历部电影作品,更可以感受到李沧东身上那极具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情怀,另外从其对作家鲁迅先生的推崇之情亦可窥见一斑。

李沧东电影中特定的故事背景也注定其必然揭露当下社会问题的使命,而且他从未逃避过这种使命——既然不能为时代发展高唱赞歌,那就为洪流冲刷下的伤口呼救呐喊吧。就这样,李沧东非常努力地去尝试还原真实生活,全面深刻地揭露当下种种社会问题。电影《绿鱼》中城市化进程中资本对传统农村文化的割裂,官商勾结贪赃枉法,黑帮势力独霸一方草菅人命等社会真实问题一览无余;电影《薄荷糖》则以倒叙的剪辑方式对韩国动荡不安的八九十年代进行了反思:充斥暴力的军队文化,光州事件中军队的残暴镇压,独裁政府抓捕民运人士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在影片《诗》中则以老妇人美子的视角对小县城几方势力在中学生性暴力案件中的对抗博弈进行了描绘;电影《燃烧》则反映出了韩国财团经济下的贫富差距、资本至上以及社会阶级固化等问题[5]。

4.对人性善恶的剖析

李沧东直到42岁才执导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之前的他则是以小说家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在这样一种特定的身份界定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李沧东只是将手中最初的笔换成了摄像机,用声音和色彩替代文字继续挖掘人类内心世界,对人性善恶进行反映与分析。

电影《绿鱼》中凶狠狡猾、城府颇深的黑帮大哥与简单朴素、善良纯真的“黑道初哥”莫东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莫东被人利用惨遭杀害的情节更是让人悲叹不已,影片结尾“黑帮大哥”的女友美爱紧握照片而放声痛哭也似乎是在向观众发问: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电影《薄荷糖》中特殊的叙事结构让我们看到了绝望求死的破产老板向退伍从警的暴戾青年,最后到简单质朴的工厂打工仔的奇特“转变”。笔者认为,这是李沧东第一部直接探析人性变化的电影作品,主人公金永浩因“光州事件”中误杀女学生而内疚不已,其后抛弃初恋开始了麻木残暴的警察生活,以及最后奸诈圆滑,出轨女秘书的经商生涯都与此有关,而李沧东导演则借金永浩的个人毁灭对人性的堕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韩国自古受东亚中华儒家文化影响深远,“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修身道德在韩国民族文化中也是根深蒂固的,而电影《绿洲》中玩世不恭、闲散无事的洪忠都却有着敢爱敢恨、奉献自我的博爱之心,这让影片中自私蛮横的忠都大哥、抛弃妹妹唯利是图的恭洙哥哥等看似正经仁义实则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更加让人厌恶,李沧东再次表明了自己对人性善恶的定义标准及崇尚博爱的普世追求。2010年执导的电影《诗》更是通过一位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孤独老妇人的内心挣扎与大义灭亲将人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当面对大爱与小爱的取舍,老妇人最终在探索诗歌写作的过程中完成对人性的思考,舍生取义而救赎自己,李沧东似乎也在向我们传达了追寻人性至善的艰辛与不易[6]。

结 语

就文艺作品或者更加深层次的艺术作品而言,在创作伊始作者肯定是怀有某些思想意识或精神传达的,其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不足或用力过猛等问题又往往会令最终作品同创作初衷有所差异。同样地,站在电影观众的角度,在获取并理解电影作品思想时也往往存在理解不足抑或过度解读的可能,笔者在这里分析李沧东电影表现主题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出现各种偏差与错误。同时本文也只是侧重于电影主题思想及导演个人经历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对于电影拍摄手法等技术性层面并未涉及,对全面分析理解一个创作型电影导演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

诚然,电影创作需要百花齐放,我们也需要更多深刻有力的“×××电影”,而若是更加深入并提升到艺术层面的话,电影也是负有其特殊艺术使命的,这样来看,作为一个非纯粹商业电影导演,李沧东编剧及导演能力值得肯定,其电影作品探讨人性善恶,宣扬博爱精神,传播人文普世价值,更是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所需要的艺术佳作。作家出身的李沧东最终选择了电影,倒不如说,更像是电影选择了李沧东式的电影导演。同样地,我们关注李沧东导演,分析其电影作品,其实也是希望我们国内也能走出同他一样令人尊崇的电影创作者,也希望我们能够发现目前自身所存在的娱乐至上主义等问题。最后我们期待李沧东导演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电影作品。

猜你喜欢
人性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