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新 沈阳音乐学院
八棱观辽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北山顶上,山下不远处尚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安置所俘汉民而营造的建州城遗址。此庙清代称八棱观,故山下村庄称八棱观村,塔则名为八棱观塔。黄花滩当地民众至今依旧保留转塔的习俗,而且每年农历四月十五至十七,要进行舍粥、扭秧歌、燃放烟花爆竹等历时三天的宗教祭祀活动。
八棱观塔为砖砌实心八角十三级密檐塔,2013年修缮前残高约34米。八面塔身正中均有浮雕坐佛,两侧分别有祥云、胁侍菩萨和飞天。在飞天两侧以及蜀柱之上均雕有十三层密檐灵塔,共计48座,灵塔上又雕有精细的佛像,这种塔上有塔的精妙设计在现存辽塔中较为常见,但雕刻如此精美细腻的实属罕见。该塔塔基并不似其他辽塔那样厚重高大,塔基之上有束腰三层,中层素面无雕饰,上下两层每面有三个壶门,其中第三层壶门中均有伎乐人形象,共计24幅,现残存16幅。
经过分析和辨认,塔身壶门内现存古筝、腰鼓、箜篌、横笛、唢呐、四弦琵琶的伎乐人各一身。虽然另有几身伎乐人因风化损毁而无法辨认,但仅从现存的六件乐器来看,这是一个弦乐、管乐、打击乐配置齐全的小型民族管弦乐队。还有一幅壶门砖雕为人首鸟身的迦陵频伽,又称妙音鸟,是佛教中既能发出美妙乐音又善舞的神鸟,通常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该形象在其他辽塔上均有出现,只是一般雕刻在壶门之间的蜀柱之上,而八棱观塔的壶门中居然出现了迦陵频伽,说明其形象在当地人眼中具有较高的象征意义。
八棱观塔上的砖雕乐器伎乐人形象区别于其他辽塔上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该塔伎乐人形象不是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也不是普通的站立或坐姿,而是具有飞天的姿态和强烈的动势,只是由于壶门内部空间狭小,无法以侧面角度表现飞天腿部的长线条,因要重点表现其乐器演奏,只能选择以正面角度表现。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伎乐人是左腿向左前屈膝取半跪姿,右腿向右后方伸展,由于右腿膝盖以下小腿部分因为向后弯曲伸展,在平面浮雕中没有表现,所以,展现出来的是伎乐人双腿大开夸张的跪坐姿态。奏胡琴、筝和腰鼓的三身伎乐人上身更是夸张地大角度倾斜,上身飘带均向上飞扬,迎风舒卷,动感强烈。奏箜篌、唢呐、琵琶的三身伎乐人没有大幅度的扭转、倾斜身体,应该与她们所持乐器的演奏特点有关。从保存较为完好的唢呐伎乐人看来,其面部有非常鲜明的西域人种特征,高鼻深目,额头眉心点有朱砂痣;头带华冠,身披璎珞、臂钏,具有典型而鲜明的犍陀罗造像特点。而与之相对的,琵琶伎乐人则具有典型的中原汉族人面部特点,头上无冠但梳高髻,后饰双发带垂顺至身前脖颈两侧;身披帔帛,衣纹如水波柔软轻盈,大唐风貌鲜明。在壶门以外,我们可以看到胡人及汉人形象的供养人或持宝或歌舞的形象,体现了辽代开放的民族观念,胡、汉、辽文化自由的融合碰撞。
现存舞人图像7幅,其中一个壶门内雕有对舞舞人两身,且舞姿与衣带飘飞方向的设计为左右对称。8身舞人伎乐,个个身披璎珞、手搭飘带表演巾舞。塔身每面三个壶门,笔者发现,同面左右两个壶门内舞人舞姿为对称设计,塔身右侧舞人右手持巾举至托掌位,左手持巾于腹前,左腿屈膝,身体左倾。左侧壶门内舞人舞姿正与其相反,中间舞人双手曲肘持巾于身前,与左右二位对舞舞人相呼应,形成对称均衡的舞蹈构图,符合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习惯。
明代徐渭在《南词序录》中云:“至于唢呐、喇叭之流,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这一记载使我们认为唢呐是金元以后由西域传入中原的。然而,根据中国音乐学院刘勇教授的研究,唢呐应不晚于唐代就已在中原大地流行,其根据是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唐代骑马吹唢呐佣。在朝阳八棱观辽塔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唢呐的形象,虽然契丹书禁甚严,我们无法从文字资料上得到唢呐在辽的流传和使用情况,但我们却能够从文物图片中得到信息和证据。孤证不成证,根据沈阳音乐学院陈秉义教授的考察研究,赤峰博物馆藏有辽吹唢呐玉腰带,其上雕有一名身着胡服胡靴、头戴毡帽的胡人盘膝于小圆毯之上,衣带飘飞舒卷,恰似八棱观塔之上伎乐人的衣带,手持乐器无疑正是唢呐。另有北京古籍善本收藏家王家勋先生所藏的多幅契丹乐舞图中都可见髡发形象的契丹人吹奏唢呐。不同种类的文物图像相互印证,可以使我们更加坚信唢呐在辽代已然流行。
中国现存辽塔伎乐砖雕图像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其图像中的乐器形象和持奏方式更值得系统梳理。辽塔伎乐砖雕图像使我们可以运用图文互证的方式,解密古老的契丹乐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