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齐齐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基础部 江苏徐州 221011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
殷齐齐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基础部 江苏徐州 221011
信息技术为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创设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改进了现有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使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因此,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十分必要。
信息技术;高职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是高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领域的一场革命。它致力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主动探究,借鉴科学研究的方法研读语文现象,探索语文规律,创造性地解决语文问题,从而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构建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而信息技术为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创设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改进了现有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使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探索研究。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资源获取的途径十分有限,大都依赖于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或几本教材教参,因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种资源的限制,学生获取资源不再囿于教师和教材,从而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因为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是目前支持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最丰富的资源,它通过计算机连接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学生只要打开屏幕,轻触鼠标,古今中外的美文佳作、专家学者的评价赏析、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应有尽有,国际形势、社会热点、时事追踪、科技发展、历史变迁也尽收眼底,把这些信息资源充实到高职语文教学中,并和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结合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实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当然,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包罗万象、良莠不齐,高职学生信息搜集和辨识能力不强,当他们进入网络时,很容易迷失方向,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使他们尽早回归正确的航道。教师可以事先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几个模块,如作者情况、写作背景、文本分析、思想主旨、艺术风格等,并介绍相关的学习网站,或者创建教学资源库提供给学生,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对资源进行个性化的搜集和整理,从信息的海洋中筛选有用的部分,从而确定研究主题,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恰当情境的创设。由于高职生偏重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对语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加之他们文化基础薄弱,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无心向学。实践证明,高职生的学习活动假如在良好的情境中进行,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很快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借助语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介创设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从可视、可听、可感等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他们置身于其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探索发现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高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文字优美、蕴意丰富,但由于受到单一教学手段的限制,再加上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易流于表面化、抽象化,很难领会蕴含于其中的深刻内涵。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种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代表作品之一,充分体现了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在学习此诗时,教师可先播放配有背景音乐的诗歌朗诵,并将诗作内容通过投影机缓缓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想象诗作所绘之景,初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寄托;接着播放《山居秋暝》水墨动画视频,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音、色、意具美的画卷;随着画面在脑海中的复活,触动情思,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围绕“秋韵”展开多角度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最终达到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与交融。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不是说随意从网上搜到几张图片、一首曲子或者一段视频就行了,也不能用信息手段取代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朗读,一切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所创设的情境才有意义、有价值。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努力求知,自己去寻求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培养他们搜集、分析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品质。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在互助互学、交流思想、分享见解中得到启发帮助,从亲身实践中发现、体验、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进行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就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和地点,借助网络上的各种搜索工具找寻所需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研究内容和进度进行调整,做到自由进退,自主构架。由于信息技术环境中交互的对象不受数量和身份的限制,所以交互范围可以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是网络的任何使用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可以利用QQ、微信、电子邮件或BBS把问题发布出寻求线帮助,那些令学生伤透脑筋的问题往往很容易得到解决;学生还可以围绕当前研究的主题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在线讨论交流,各自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分享彼此的看法,相互解疑,相互争辩,从中获得启发,产生新的见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有效地实现与他人协作,更好地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反思活动的深度,提高他们参与研究活动的主动意识。当然,这也要求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学习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利用信息平台展示评价研究成果是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相较于传统的书面汇报形式和教师总结性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形式和评价形式更加多样。在学生评价方面,课堂上,学生多采用PowerPoint进行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体会,师生可以通过互评、点评的方式参与探讨。课堂外,学生可以把研究成果进行存储和加工,然后发布到群共享、个人空间或校园网上,让教师、学生甚至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这种评价也并非是孤立在教学活动之后的,而是随着师生间、生生间的交互活动而发生,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不断地互动交流中,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既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优劣,也能学习到其他学生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教师也能够随时了解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学生的研究进展状况,并给予即时性反馈和鼓励性评价,从而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最终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功能。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获取、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人们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信息学家帕特里亚·布里维克将其定义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1]。在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信息素养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搜集与浏览,更重要的是调动已有的经验,对其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判断,从而鉴别信息的真伪与价值,并灵活地运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的问题以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充分发挥他在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指导、组织和促进作用,其信息素养更应与时俱进。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关注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前沿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遵守相关的信息道德和法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和传播者,才能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学会创设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不断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语文问题,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环境,为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与深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1]黄乐辉,张香晴.浅议职教师资信息素养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4(33):31.
Chinese Inquiry Lear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Yin Qiqi
Department of Foundation,Jiangsu College of Safety Technology,Xuzhou,221011,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a rich variety of learning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quirylear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reates the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improves the existing ways of learning and evaluation,and makes the Chinese inquirylear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ain the new motive force.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to discuss the Chinese inquirylear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inquiry learning
殷齐齐,硕士,副教授。
2015-2016年度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立项课题《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研究》(编号:XHJX2015045);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编号:B/2014/0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