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红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浅析五年制高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
徐 红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步深入,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探讨了当前高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探索高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职校;教学;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职业教育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各职业学校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精神,通过充分调研,组织召开多层次座谈会,经行业、企业专家、职教学者反复论证修改,着手信息化建设。处于此趋势下的职校德育课程教学也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东风,不断探索解决当前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通过教学空间的建设将网络信息资源变成为学生易接受的德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对增强德育课程的育人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不想用——认识和观念问题。从观念上认识不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德育教学工具能够使德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参与培训学习无动力。
1.2 不会用——学习和操作问题。重硬件,轻软件,由于学习培训跟不上,使得一些德育老师理论不通,操作不熟,想用但不会用。
1.3 不实用——资源和共享问题。表现为:一是花钱购买的德育资源库不能直接用;二是对德育教学资源缺乏标准一致的整合,不能配套用;三是德育老师做一个课件得花费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投入精力很大,却只是用于一节课,难以方便用。四是对所制作的德育课件没有能进一步精加工打包入库,造成资源流失,不能循环用。
2.1 形式多样化,空间建设缺乏实际内容
各职校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如网络设施设备都基本成形,只是在融入德育课程教学时出现问题。不管是借鉴还是创新,德育课程教学空间形式呈现多样化,纯粹是拿来主义的做派,让每种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只是形似却无神,最后导致德育课程教学空间里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不知如何符合自身专业,缺乏特色。
2.2 师资队伍老龄化,空间建设缺乏强大动力
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但是部分学校教师出现断层,甚至老龄教师比重较大,导致空间建设缺乏动力。也正因为师资队伍的老龄化,导致教师信息化素养不够,抵制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假设,同时也由于部分学校忽略了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导致点面分割明显。
2.3 思路老套化,空间建设缺乏顺时创新
不管教师还是行政人员往往不根据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采用旧思路指导信息化建设,让德育课程空间建设发生异化,无法达到改善德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3.1 贴教师,寻求资源,为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增动力
作为建设的主体,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必须贴近德育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思想观念,自愿接受并采用这种新型的、挑战性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加强对德育教师的教学空间建设的培训,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寻求资源,如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研室沙龙等。校本培训可以请专家或相关的计算机教师,让德育教师集中时间,全身心地学习系统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或有效利用教师的空闲时间,根据德育教师的实际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答疑。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通过走出去学习,由他们去完成点的任务,再带动面的发展,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3.2 贴专业,融汇资源,为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增特色
德育课程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如何在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的育人效果是德育课程要重点思考的。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德育课程教学要符合三贴近原则。因此,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需要贴近德育专业,融汇各方资源如网络、现实,打造有德育专业特色的教学空间信息化。德育专业要实际,多点积极的能量,要符合学生生活,符合成长规律,健康引导,不能误导。因此需要德育教师对资源要有所筛选和设计,做到真正三贴近,同时要善于发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保证资源融汇的有效性。
3.3 贴学校,集聚资源,为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增光辉
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从理论和实际上协调各部门,积极为德育专业集聚资源。学校在政策上要支持和保障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同时积极开展德育专业空间建设的研讨,提升学校德育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学校信息化整体发展。
以上是笔者对高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若干意见,以期为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2]谢泉峰.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平台空间群组与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构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编辑 文新梅)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Spac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XU Hong
(Changzhou Technical Institute of Tourism & Commerce, Changzhou 213000, China)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teaching spac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n vocational schools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order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loring teaching spac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2016-12-09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校德育课程中信息化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以常州旅商高职校为例”(XHXS2015011 ),主持人:徐红。
徐红(1972—),女。高级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哲学经济学。
G718.5
B
1672-0601(2017)02-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