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莲 周夏芝* 岳 雯 黄秀锦 孙 曌
(1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99;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海南海口571101)
浅谈中药调周法的形成背景
刘英莲1周夏芝1*岳 雯2黄秀锦2孙 曌1
(1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99;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海南海口571101)
中药调周法是在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疗法之一。通过研究中药调周法的理论基础,探讨该法概念的提出、产生及发展的背景,以冀优化该法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对其的运用及发展有所裨益,以便更好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中药调周法;历史沿革;文献研究;月经不调;不孕
中药调周法自提出至今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历经40多年的临床运用,证明了该法在妇科疾病中,无论是涉及月经的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中,调理月经周期,恢复排卵功能,都有独特的疗效,且无西医的激素替代疗法的弊端,从而肯定了该法的疗效与优势。但目前该法目前主要停留于个人的临床经验总结与疗效观察,对该法的理论研究,包括概念的提出、产生及发展的背景比较模糊,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各个医家对中药调周法的临床运用,探讨该法的概念的提出、产生及发展的背景,并提出自己临床运用的见解,以供同道参考。
中药调周法的概念,最早是江西符氏1963年为治疗月经病及排卵功能障碍提出并创立的,被称为“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根据西医学子宫功能及卵巢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而创立的,在“肾主生殖”的中医基础上,“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与生殖之间平衡上周期性用药的治疗疗法,以达到调经种子的目的[1]。
程氏[2]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周期疗法”,是以中医学的辨证观为基点,结合西医学有关月经的神经内分泌周期调节理论,针对月经周期各个阶段的不同生理病理变化特点,选择不同治法及方药,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动态平衡,以期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的正常功能,从而治疗功能性月经失调各种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调经方法。
夏氏[3]称为“调周法”,并指出是调理月经周期的方法,是一种系统而序贯的治疗方法,根据月经周期中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时期的生理病理特点而制定,凡是月经病症均可适用。并指出调周法与中药人工周期相似而有所不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按西医学的周期疗法模式而来,是一种固定的治疗方法,而调周法主要以月经周期中的生理变化特点为基点,除了固定的特点外,还需临证病变进行辨证加减,是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连方[4]认为“中药人工周期法”的提法有欠妥当,因为西医人工周期的用法,是使月经一定在28~30天来潮;而中医重在调整月经不同时期的气血阴阳的变化,使之趋于平衡,所以称之为“中药调整月经周期疗法”更为恰当。简称“中药调周法”。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中药调周法的提法,更为恰当,更能准确阐述其概念,广泛适用于临床。
中药调周法是根据现代医学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对子宫功能的影响而创立的,且在中医“肾藏精而主生殖”和女子血海盈亏有时,且生殖有赖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的基础上的周期性用药疗法[5]。可见,中药调周法是在中西医两种体系相互渗透的并不断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以下主要通过中医、西医两个方面来阐述对调周法形成的影响:
2.1 中医对中药调周法形成的影响“中药调周法”即调理月经周期的方法,经过医家多年的考探,证实了该法是基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月经的节律性,月经周期性的脏腑气血阴阳变化形成的,以下通过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2.1.1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故形坏而无子也。”此反映了肾气、天癸、冲任在女子发育和生殖方面的作用,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女子生殖功能历经生长、发育、成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罗氏[6]在此基础上认为月经的产生可用“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冲脉盛(脾主化生血气、统血;肝藏血、主疏泄)—子宫—月经或妊娠”,并明确提出肯定了“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是女性性周期调节的中心。
可见,在上述中,说明了肾气盛、天癸至是女子生殖功能生长发育的动力;其中脏腑所贮藏之精和血是月经产生的原始物质;奇经八脉之冲任二脉的通畅冲盛,是月经排出、孕育胎儿的主要条件。胞宫虽是化生月经的主要脏器,但须在肾气盛、天癸至、冲任相资以及气血充盛和脏腑(尤其是肝、脾、肾三脏)功能活动正常的条件下,月经方能正常来潮。因此,中医学者认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其中任何环节失衡,都会引起月经病。
2.1.2 月经形成的节律性月经具有一定的节律性,才能形成月经的周期性变化。早在明代的张景岳宾在《景岳全书》中写道:“女体属阴,其气应月,月以三旬而一盈,经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谓之月经,又谓之月信”。提出并明确了了月经的定义以及与月相的盈亏的相关性;同时指出:“月事者,言女子经水按月而至,其盈虚消长应于月象,经以应月者,阴之所生也”。而同一时代的赵献可在《医贯》也有相似的论述:“朔望分阴阳者,初一……,十五则盈矣,渐至二十以后,月廓空虚……人身气血亦随之,女人之经水,期月而满,满则溢,……,始能受孕”。由上可以看出,古代的中医学者已经认识到月经与月相同步,具有按月而来的节律周期性,还认为海潮的涨落和月相的盈亏与月经节律有一定的联系。
近年来,通过不少国内外学者研究月经节律的结果表明,证实了中医关于月经的节律性认识的准确性。关于女性月相出现与月经节律的关系,徐氏[8]、罗氏[9]等分别对其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月圆十五前后行经的人最多,月经病好发于月经来潮时间在月空、月亏之时的妇女,再次证明月亮盈亏时间与月经节律的一致性[7]。
2.1.3 月经形成的周期性《女科百问》曰:“女子十四天癸至,肾气全盛,冲流任通,血渐盈,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愆期者病,故谓之经候。然经者,常也。候者,谓候一身之阴阳也。”故月经周期是女性阴阳消长节律变化的体现。邢氏[10]用太极图来反映月经周期阴阳消长变化。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气血盈亏、肾阴阳消长变化规律的体现。月经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形成月经周期。现以28天为一月经周期阐述如下:
行经期:周期第1~4天此期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通过阳气的疏泄,胞脉通达,使经血从子宫下泄,气亦随血而泄,冲任气血暂虚,呈“重阳转阴”特征[11]。在此阶段,人体阳气处于阴阳动态平衡中的最高状态。当阳达到一定高度,重阳必阴,则排出经血,阳气下泄,让位于阴,否则可出现病理状态。
经后期:周期第5~13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阴长,是指肾水天癸阴精血气等渐复至盛,呈现重阴状态[12]。阴处于长势,阴长则阳消,渐而出现对抗阶段,从而推动经后期向前经间期发展,此阶段也是卵子能否按时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
经间期:周期第14~15天,历经经后期的阴精的蓄养,冲任之气血充盈,重阴必阳,并且在肾中之阳气温煦的推动下,从阴转阳,进而阴精化生阳气,当达到阳气足以蒸腾阴精之时,从则氤氲之候出现,正是种子的时候[11]。在此阶段,人体阳气处于阴阳动态平衡中的最低状态。卵子在肾之阴精的滋养下不断生长发育,当肾阴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已达到阴阳消长的不平衡的生理限度,重阴必阳,则此时卵泡发育成熟,形成优势成熟之卵,转化使重阴下泄,卵子顺利排出,阴阳转化,阴让位于阳,此为经间期的生理特点。
经前期:周期第15~28天,此期阳生阴盛渐至重阳阶段。重阳,是指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节律变化中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期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若以受孕,精血聚以养胎,月经停闭不潮;若未受孕,则去旧生新,血海由满而溢泻为月经[12],属“阳长阴消”阶段。阳始长,阴渐消,再次重现阴阳对抗的状态,从而推动经前期的向行经期发展,周而复始。
由此可见,月经周期形成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完成阴阳的转化。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言:“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月经后期,蓄极阴精,重阴必转化为阳,重阴是转化为阳的必要条件。月经前期的重阳是阳生发展至极,物极则必反,故重阳必转化为阴。重阳是转化为阴的重要条件。月经周期中四个不同时期的周而复始、循环反复,从而形成月经周期的月节律规律性。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中的阴阳转化及气血盈亏变化的规律,是指导调经用药的基础理论之一。
2.2 现代医学对中药调周法形成的影响关于月经产生的机制,西医学是明确的,认为[13]下丘脑、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反馈作用于子宫,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是月经周期的主要调节机制。月经的产生机制是此轴在大脑皮质控制下,通过调节与反馈,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过程。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有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的3个阶段变化,卵巢则历经卵泡发育、排卵及黄体形成和退化几个阶段的变化。如兰氏[14]强调月经周期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各内分泌器官之间精细协调,使体内的雌孕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的结果,月经是在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这一调控系统的作用下发生的。
月经能否正常形成,决定于此轴功能能否的正常的协调功能。具体体现在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是由于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改变而引起的,而基础体温(简称BBT)也会相应地随之产生规律性变化[15]。在子宫内膜增生期,雌激素起着主要作用,BBT处于低温相;到排卵期,排卵日体温降到最低点;而后转入分泌期,卵巢开始分泌孕激素,在孕激素作用下,体温开始回升,呈高温相持续一定阶段;到月经来潮,子宫内膜开始脱落期,BBT开始下降持续一定阶段。在整个月经周期中,BBT随子宫内膜变化的四个阶段,呈现出双相。与前述罗氏等人关于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的太极图是一致的,更好指导中药调周法的用药,达到调经种子的目的。
由上可见,现代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环路与古代医学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有相似之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病奠定了基础。此外,西医学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一个协调而完整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每个环节互依又互制,决定着月经周期的正常与否,而前列腺素与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与月经周期的调节也密切相关。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也是相通一致的。因此,中西医月经理论的对应,为中药调周法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3体会
3.1 明确概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用“中药调周法”[16]更为确切,该法治疗月经病,是基于“肾—天癸—冲任—胞宫”在月经产生机理中和月经周期中不同阶段气血阴阳消长变化和的重要作用,调周即通过对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阴阳气血波动状态进行调整,以使“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
3.2 治疗妇科疾病的一定优势该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生理生殖功能正常是月经周期正常的重要标志,是基于“月经周期”的生理节律而来,具有完整性,而女性的一生可以看成由无数个“小周期”组成,一旦破坏这种周期节律的平衡性,就会导致各种妇科疾病甚至全身性疾病发生。因此,重视女性疾病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亦是治疗妇科病与月经周期的变化趋势相结合,具有因势利导、增强疗效并改善女性生理功能的意义;并结合以上中药调周法形成背景的探讨,笔者认为,中药调周法是中医妇科学的优势特色疗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张迎春.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1991(5): 39-40.
[2]程径.月经失调与中医周期疗法[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9,83-84.
[3]夏桂成.月经病中医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5-149.
[4]连方.不孕症中医文献的研究[D].2002,36.
[5]李健美.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源流[J].甘肃中医,2007,20(11):13.
[6]罗颂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84册)罗元凯[M].北京:中国中医药社,2006:14-15.
[7]王丽.中医时间医学与月经节律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 (10):949.
[8]徐小林.对1600名妇女行经时间与月相关系的调查报[J].陕西中医,1986(5):210.
[9]罗颂平.月经节律与月相的联系初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2):42.
[10]邢锦秀.太极图圆道观在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变化中的体现[J].辽宁中医杂志,2001,8(1):9.
[11]欧阳惠卿.中药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的基本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1):71.
[1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新世纪[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19,69,311.
[13]乐杰.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32.
[14]兰凤利.论以穴位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11-12.
[15]牛建昭.现代中西医妇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
[16]刘英莲,黄礼.中药调周法在治疗月经病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2012,8(10):138-139.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Background of TCM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Method
LIU Yinglian1,ZHOU Xiazhi*1,YUE Wen2,HUANG Xiujing2,SUN Zhao1
(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nan Province,Haikou 571199,China; 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nan Province,Haikou 571101,China)
TCM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method is one of the new developments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Through the study of TCM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method,discussing the concept,origin and development background,the concept of the background was optimized,which benefits the use of the law and development for providing reference to better guide the clinical.
TCM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method;history evolution;literature research;irregular menstruation;infertility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4.066
1672-2779(2017)-14-0152-04
:杨杰本文校对:王清
2017-06-01)
*通讯作者:xiazhi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