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教学方法的探究
——浅谈扬琴的轮音技法

2017-01-28 14:14:36路领领
北方音乐 2017年19期
关键词:扬琴大调长跑

路领领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水云轩小学,广东 中山 528400)

扬琴教学方法的探究
——浅谈扬琴的轮音技法

路领领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水云轩小学,广东 中山 528400)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民族乐器的人数越来越多,扬琴在现代民族乐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兼有广泛世界性和鲜明民族性的击弦乐器。扬琴教学中有轮音、颤竹、反竹等技法,掌握正确的演奏技法对学扬琴有着的重要作用。

扬琴;民族乐器;轮音;方法

扬琴又名洋琴,是一种民族击弦乐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扬琴在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在演奏技法理论研究,乐器改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扬琴作为唯一一件世界性的民族乐器,它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声音悠美典雅,清脆丽婉,是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扬琴的演奏技法多样,如轮音、颤竹、吟音等。

接下来我将针对扬琴演奏技巧中的轮音训练阐述几个自己的观点。轮音是指用两手相互交替击弦所发出的密集的声音,用来延长音符的时值,也是扬琴演奏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琵琶的长音是用轮指技法,古筝的长音是用遥指技法来延长,扬琴用轮音技法来延长音的时值。轮音分为定数轮音和不定数轮音两种。定数轮音是指在规定的节拍中规定具体弹奏的个数。如“11111111 11111111”;不定数轮音是指在规定的节拍中不限制个数,如“11111111 1///”;在中国音乐学院艺术考级教材中三级练习曲《定数与不定数轮音练习》中就是两种轮音的明显对比。几乎在每首中级以上的乐曲中都可以看到轮音的身影。如扬琴独奏曲《映山红》慢板部分就用了轮音的演奏方法,轮音舒缓细腻,这种特定的音响塑造了映山红开满山的动人情境。在我扬琴教学十一年来,发现学生在学习轮音技法时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轮音技法是比较难掌握的,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几个误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急于求成

当老师在弹奏乐曲时,学生盲目模仿老师,造成两手臂僵硬,认为弹得快就好听,却忽略了手腕的放松,用手臂抬落的方法进行击弦,由于身体跟着用力,手臂僵硬,结果弹奏出来的音色不均匀,一手重一手轻,而且演奏时感到十分疲劳。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各种大调在扬琴的音位摆列中G大调的音位最全,由倍低音do到倍高音do,也是最长的一条音阶。我利用G大调的长度优势给学生制定了几条训练方法并把这种训练方法称作“G大调长跑训练”,为什么称作长跑训练呢?体育课上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一旦开始跑起来中间是不能停的,再累都不可以找地方坐下来休息,可以慢跑,等缓解一会儿后再快跑起来直到终点。G大调长跑训练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训练,也就是说从倍低音do开始轮音,到倍高音do然后再返回到倍低音do才算是长跑结束,在轮奏过程中可以慢下来放松,放松后速度立刻快起来,到终点后才可停止。第一条(定数轮音练习):每小节四拍,倍低音do开始每个音两手交替弹奏共八下,既:1111 1111。第二条:倍低音do开始两手交替共十六下,既11111111 11111111。第三条:倍低音do开始, 每个音轮奏四拍,既1///- - -。这样运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慢到快,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训练。学生们既明白,又不用背乐谱,在轻松的训练过程中基本功就有了很大的提升,轮音的速度慢慢变快了,音符变得越来越密集,轮音的音效自然就好听多了。通过这样系统的训练,习惯模仿老师,急于求成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了。

二、演奏方法偏离

扬琴的轮音技法主要是以手臂放松的情况下腕指相结合。手臂起支撑作用,以手臂为支撑点保持正确的高度,即手臂与琴面持平,手腕放松,上下抬落,拇指指尖与食指捏住琴竹,后三指稍做拖动琴竹的动作,手臂、手腕、手指共同完成轮音的弹奏。有些学生看到老师手指在拖动琴竹,也模仿老师的动作,结果在基本功薄弱的情况下造成两琴竹抬的高度不一致,两手击弦的音量也就不一样了,忽重忽轻,还养成了错误的持竹姿势。看起来速度是有了,但是声音是“飘”起来的,最后轮音力度的强弱无法控制。根据多年的教学,针对两手不一样高度的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两手摆好弹奏姿势后由老师另外拿一根琴竹放在学生两个手臂上,让学生来练习基本功,要始终保持住琴竹不能掉下来,学生练习时担心琴竹会掉下来,就会更小心更仔细地练习,久而久之两手的动作就会变的一致了。

三、击弦点不统一

扬琴在弹奏时具体的击弦位置是有要求的。两手琴竹在击打同一个音的时候要求击打一个点。音色最好的位置是距离琴码两厘米的地方。学生过于强调模仿老师用手指拖动琴竹,击弦点就不会准确。击弦点不统一的问题我利用扬琴琴弦音位中最难控制音准的一个音——G大调高音sol来训练学生们。在手型正确的持竹情况下两琴竹击打G大调高音sol,每次练琴的开始进行10分钟的轮音训练,类似于前面讲到的G大调长跑训练的特点,也就是说轮音训练的这十分钟之内是不可以停下来的,累的时候可以慢下来稍作放松,松下来立刻加快轮音速度,坚持十分钟,十分钟后琴竹放下,两手臂完全放松。这个练习过程中刚开始都会击打到错误的位置,由于位置距离很短,促使学生两手靠近才能击准琴弦。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学生们的击弦位置变得很准确。

四、结束语

总之,掌握正确的持竹姿势,把握训练的要点,注意击弦点的统一,是练好轮音的重点。轮音是扬琴弹奏技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走向学扬琴成功之路至关重要的一步。

[1]赵海英.中国艺术百科全书—扬琴[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2]项祖华.扬琴弹奏技艺[M].香港:繁荣出版社,1992.

J61

A

猜你喜欢
扬琴大调长跑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乐器(2022年9期)2022-09-26 08:20:44
D 大调赋格 (钢琴小品)
当代音乐(2020年11期)2020-11-24 05:15:27
G大调随想曲
ViVi美眉(2020年2期)2020-08-04 13:20:14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心声歌刊(2018年1期)2018-04-17 07:23:00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8
长跑囧事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蹦蹦跳长跑大赛
摇篮(2016年10期)2016-06-23 07: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