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节目形态的多元化探索

2017-01-28 14:23文/马
传媒 2017年7期
关键词:谈话主持人

文/马 宁

谈话节目形态的多元化探索

文/马 宁

谈话节目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某个话题或案例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其本质上属于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关于谈话节目的讨论与探索由来已久,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栏目,开创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从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到后来的长寿节目《鲁豫有约》《艺术人生》《杨澜访谈》等,多档优秀的谈话节目至今仍旧活跃在电视荧屏,然而究其发展,却存在着高龄长寿而日渐式微的趋势。其原因也多种多样,最主流的说法是谈话节目形式单一,资源匮乏,与丰富多彩的综艺节目相比,故事一次性被消费,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谈话节目受到各种挑战,不仅电视节目本身形态创新受限,更有新媒体时代网络谈话节目发展势头迅猛的强烈冲击,《奇葩说》《有话好好说》《罗辑思维》《晓松奇谈》等新型“说话类节目”因平台、传播方式、制作体制和机制等改变,不断创新,广受欢迎。这些节目以谈话为主旨,专注于大胆而能说的人、敏感而不越界的话题、跨界和混搭的人物组合、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商业化的宣传方式等,将谈话节目的潜力激发出来。传统电视媒体中的谈话节目也在这一冲击下不断改革与创新,同时又受到各种元素的制约,从而走向了一条综艺化、多元融合的发展之路。

探索之一:非谈话因素增加

传统的谈话节目以“谈”为主,嘉宾主持人是节目的绝对主干线,主持人的人格魅力、谈话技巧,对故事敏锐的把握成为节目的招牌,节目嘉宾的量级、受欢迎的程度、谈及的话题内容都成为影响观众选择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谈话节目的兴起,消耗了大量的节目资源、明星故事,有较好表达能力的嘉宾被大量消费,也使得节目产生了一种固定模式。为了改善谈话节目的单一性,综艺环节,即非谈话的因素成为谈话节目的标配,与嘉宾话题相关的文艺节目、戏剧小品的表演、意外的惊喜、游戏、道具,特殊的仪式,外景拍摄的寻找、探秘等环节的加入使得谈话节目越来越像“综艺节目”。

探索之二:从单个人物到团队再到“混搭”人物

最初的谈话节目,无论是话题类,还是综艺人物类,都是以某个嘉宾或某个主题为主。对这样的节目,观众往往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熟悉的人物去看,但是千篇一律的制作模式,使得此类节目仿佛在开始之前就已经被揭晓了结果,致使观众极易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感,于是各类节目开始尝试嘉宾组合的方式。《艺术人生》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再聚首系列”,其中“87版红楼梦再聚首”“西游记再聚首”等成为经典节目,也使得这种以剧组、班级、校友为组合的节目迅速流行起来,北京电视台以同学聚会为主题的《老同学大联欢》,央视电影频道以老电影再聚首为主题的《流金岁月》等,都广受追捧。然而这些“重聚”虽然温暖感人,却也没有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后期也因为资源不足等问题而停播。

谈话节目更需要探索新创意,参与对象不同,谈话内容和方式也就不同,而将看似无关的嘉宾组合在一起,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艺术人生》2009年和2016年分别推出“人生课堂”系列节目,以“80后对话80后”“90后对话90后”为由头,邀请年轻的演员、歌手、作家带着问题对话80岁、90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有着巨大的年龄“代沟”的他们或素昧平生,或互为读者和观众,彼此有着某种隐含联系的人生在一瞬间碰撞,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效果。例如,作家郭敬明拜访画家黄永玉,两位个性鲜明却分处不同年代的嘉宾就“少年成名”以及“饱受争议”展开谈话,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投机感,使节目无论从立意,还是故事上都显得更加别致。2016年,刚刚导演了处女作《一句顶一万句》的青年女电影导演刘雨霖拜访94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两人一起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并展开深情交谈。这种有跨越感的组合,不仅刺激了嘉宾双方产生共鸣,让观众也有种新鲜感,使谈话更加生动。一次成功的谈话应该是谈话者和倾听者的双重的身心愉悦,这种由人物关系引发的新故事走向成为节目的最大看点。

人物关系是戏剧、电影的核心构成之一,好的人物关系是好故事的基础。人物具有多面性,面对不同的主题、人物,能够展现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谈话节目不能在节目设置时总是指向宏观的叙事,如人生、命运等,而要以多样的人物关系激发人物不同的角色感,使其在节目中展现不同的、真实的自己。

探索之三:场景化的谈话

谈话的“场景化”也是激发谈话者谈话兴趣的重要手段,环境的改变可以营造不同的谈话语境。传统的谈话节目场景单一,甚至有明显的符号特征,如美国的“脱口秀”多以城市夜景为背景,主持人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谈话者坐在右侧与办公桌几乎平行摆放的椅子或沙发上,嘉宾的座位略矮于主持人的座位,使主持人形成一种“主人”气势。中国很多谈话节目也拷贝过这个场景,如《壹周立波秀》《金星秀》等的后半场谈话部分就是如此,金星还着重在嘉宾的“红沙发”上做文章,使其成为节目的标识物之一。但近些年来,很多谈话节目开始寻求突破,如北京电视台《春妮的周末时光》采用实景家庭环境,嘉宾上场就是按门铃,主持人开门,沏茶寒暄,宾主互赠礼物,主持人甚至一边聊天一边做家务,招待嘉宾吃饭,嘉宾也可以在主持人家里露一手,这使得嘉宾以往不易表现的一些琐碎行为细节得以展现,成为节目最吸引人的环节。《回家吃饭》是央视财经频道的一档美食服务节目,王小丫邀请不同的嘉宾各做一道拿手菜,并在做饭时“闲聊”,演播室就是一个现代化厨房,闲聊就是“访谈”,主持人经常在话题的间隙插话“锅开了”“该放盐了”等家常话,这种氛围使得很多严肃而重要的话题在不经意间谈及,轻松而愉快。除此之外,每期节目还附加了一系列菜谱,一档谈话类节目中做饭倒成了“大环节”,轻松幽默还“有料”,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艺术人生》2014年也做过一次综艺版尝试,将演播室打造成遥相对应的两个部分,中间用通道相连,一边是传统的谈话沙发,一边是LED大屏加道具即时塑造的空间。在嘉宾谈话的过程中,现场可以根据嘉宾讲述内容,变化出不同的场景。例如,林俊杰可以走进儿时的家里,家里的一切都按照其儿时家庭真实打造,在他讲述不愿意学钢琴的童年往事时,主持人还模仿其母用小棍子打手;画家冯远谈及北大荒插队,主持人邀请其走进场景,场景里不仅搭建了东北大炕头,炕桌上还摆着暖壶茶缸子,甚至插队时的同伴、当地老乡还突然出现;相声演员方清平谈及成名前夜在“大排档”找人聊剧本,场景即变成一个热热闹闹的大排档夜市,还有烤羊肉串和正在吃饭的群众演员作陪,主持人还因为找不到起子,用手打开了一瓶啤酒,边喝边聊,整个演播室散发着烤肉的香气。这些场景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在节目中与具体内容结合却形成特殊的戏剧效果。这种将真实场景还原在演播空间里的设计,使一些原本被忽略的行为动作,成为看点,就像一部好看的电视剧,用每个细节的真实感打造完美的故事,从而打动受众。

探索之四:“类真人秀”式的谈话

老牌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在2016年推出了一季特别节目《大咖一日行》,鲁豫到受访者所处的真实环境随行采访其一天的生活、工作,与其一起吃工作餐、参加活动、出游、开会等。该节目由于采访对象王健林所说的“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使节目一度成为热点话题。近些年《鲁豫有约》在几家卫视播出,存在着资源短缺、话题陈旧、主持人遭到质疑等问题,此番其“类真人秀”的尝试是对节目风格的新突破,也是对谈话节目的一次新探索,节目中谈话者足够真实,又又足够新奇,看点十足。《大咖一日行》并没有特殊设计场景或环境,表达的就是嘉宾鲜为人知的“日常”,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内部、董明珠的格力集团内部、李安的发布会后台、林芳兵的豪华的家等,都是嘉宾所处的真实环境,但由于这些环境观众很难见到,因此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吸引力。通过节目“贴近生活”的采访,观众可以看到他们最真的一面。节目中嘉宾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细节,甚至万达工作餐不收费、格力工作餐米饭是用自己电饭锅做出的等小噱头都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节目的结构和包装也类似真人秀,有很多鲁豫的自我感受以花体字幕的形式随时出现,看上去与《爸爸去哪儿》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对谈话全方位的改进,加之嘉宾本身的神秘感、号召力,使这档老牌谈话节目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无论“类真人秀”是不是谈话节目的“小目标”,但其形态的引入必然为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注入了新活力,当然其成本制作规模也较之传统的节目有很大不同。但无论哪种探索,谈话作为人际交流中最本能、最简单的方式,是很多内容的基础性资源,谈话对象、谈话内容、谈话方式、谈话环境等也都有很多可改变和提升的空间,不能一概地唱衰,也不能固步自封,要意识到循规蹈矩的内容、乏善可陈的表达方式、千篇一律的谈话风格必定要被时代淘汰。因此,无论在新媒体平台做“小而美”的精准个性谈话,还是在电视上将谈话以各种综艺手段包装,使之成为综艺大片,都是谈话本质的充实和发展,是对谈话节目,乃至未来电视节目的新探索。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主编、中国戏曲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谈话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主持人语
未来5年,你会不会成为被淘汰的料企之一?从海大薛华的谈话中,窥见“危与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浅谈审计人员如何做好谈话工作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