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7-01-28 13:09:36姜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甘草酸表格肝炎

姜帆

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姜帆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共103例,均是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比复方甘草酸苷更加优秀。

肝炎;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慢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该疾病的病因复杂,主要病因是酗酒、病毒感染、药物等,患者发病后有恶心、腹胀、黄疸等症状,慢性肝炎按照患者病情程度有轻、中、重三个程度,病情程度越重,则治疗预后效果越差,慢性肝炎对患者带来的损害较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急剧下降[1]。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慢性肝炎疾病的发病率却并没有降低,每年全球约有100万人因HBV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2]。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慢性乙肝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研究者急于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体现在预防肝癌、防止肝硬化、保护肝功能、阻止病毒扩散等方面。异甘草酸镁作为一种新型的保护肝功能的药物,在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乙肝患者得到了一定的成效。此次对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进行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共103例,均是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随机对患者进行了分组,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1例,研究组52例。研究组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9~59岁,平均(41.6±7.3)岁。对照组有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20~59岁,平均(40.9±7.8)岁。两组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异甘草酸镁(国药准字H20140092,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异甘草酸镁150 mg+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国药准字H20060571,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复方甘草酸苷160 mg+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治愈:患者的肝功能恢复,病毒性肝炎转阴;显效:患者症状缓解,肝功能正常,病毒性肝炎1项转阴;有效:患者肝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肝功能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1.3.2 肝功能指标检测 谷丙转氨酶(ALT)、前白蛋白(PA)、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两组患者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测定一次。两组患者禁食12 h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层血清备用,用罗氏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显效3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78.4%。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甘草制剂一般含有两种立体异构体,18-α和18-β[4]。异甘草酸镁属于第四代制剂,主要发挥功效的成分是18-α异构体甘草酸,该物质属于甘草酸的一种反式旋光异构体,其在异甘草酸镁中含量超过了98%,18-β异构体仅有非常低的含量,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优势[5],异甘草酸镁是从甘草提取出来的,亲脂性、抗炎性、抗氧化等效果突出,其靶向性高,抗炎缓解肝组织损伤[6]。慢性肝炎患者每天使用该药物一次就能够起到疗效,其具有24小时的半衰期,患者体内长时间维持较高药物浓度[7]。异甘草酸镁是碱催化、异构化之后盐化精制而来,能够降酶护肝,快速生效,安全可靠,用药后患者不容易出现低血钾、浮肿和血压上升等副作用。能够通过抵御病毒、预防肝细胞炎性病变、保护肝功能来发挥作用。是现代新型保肝护肝药物,异甘草酸镁是从甘草中提取而来,经碱催和异构化处理形成的。异甘草酸镁已经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没有副作用,并发症也很少,值得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推广使用[8]。

有很多的其他研究显示,异甘草酸镁的功能较多,能够稳定细胞膜、改善患者免疫力、防止纤维化、抗炎等[9]。所以慢性乙肝患者可以选择异甘草酸镁治疗,既能够发挥效果,还能够保肝护肝,减轻肝脏损伤,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10-11]。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慢性肝炎抗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者效果均较为突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快的缓解作用,能够保护患者的肝功能,异甘草酸镁的效果更加优秀。

[1]王勇.五味降酶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253-254.

[2]宋建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慢性肝炎患者IL-2和TNF-α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6(1):28-29.

[3]尹述平.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慢性肝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9):47-48.

[4]张耀武.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代偿期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3,5(4):37-41.

[5]沈效杰,刘宗良,薛育政.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6):71-72.

[6]陶运生,祝峻峰.异甘草酸镁治疗各种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25(6):442-443.

[7]杨江平,张娇艳,吴安兰.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48-49.

[8]阎纳新,杜婧,刘洋,等.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5,24(B11):79-80.

[9]张春梅,辛艳春,秦小洁,等.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4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6):28-29.

[10]王宏伟,侯丽娟,李伟伟,等.分析对比异甘草酸镁与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166-167.

[11]刘建平,观晓辉.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5):81-82.

医学论文表格的构成(二)

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一篇论文中如只有1个表格,则表序编为表1,有2个及以上的表格,应按先后顺序标出表的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不用罗马数字和中文数字;表的序号和标题多置于表的上方。表题即表格的名称,应准确得体(能确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简短精练,中间不用标点,末尾不加句号。

表头(项目栏):指表格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栏目是该栏的名称,反映了表身中该栏信息的特征或属性。

The Efficacy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and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JIANG Fa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Harbin Red Cross Centr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76,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and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Methods103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from Sept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5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mpound glycyrrhizin treatment, 52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using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ituation and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and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is prominent, and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s better than compound glycyrrhizin.

hepatitis;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pound glycyrrhizin; viral hepatitis; 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R575

A

1674-9308(2017)14-020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4.110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猜你喜欢
甘草酸表格肝炎
《世界肝炎日》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世界肝炎日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