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 璐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高校已经重视并逐步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人格﹑素养和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素质教育是一个过程,音乐学院大学生在长久的专业技巧学习中,通过严格的音乐学习能够提升个人的自我认识。这其中室内乐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类型,以其独特的合作形式展现出来的丰富性﹑协作性﹑创新性,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实现教育本质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校音乐专业室内乐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室内乐教学的意义展开探讨,并对室内乐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形式﹑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积极对策。
室内乐,起源于西方,最初是在皇宫内室﹑贵族家庭里演奏或演唱的世俗音乐。后来随着市民文化的进步,到了十八世纪后期,室内乐已不再局限于宫廷和贵族家庭,而是逐渐开放,面向更广泛的欣赏群体,演出的场地也扩展到了音乐厅。本着客观要求的需要,室内乐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创作形式等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展。主要的体裁形式有重奏(唱)曲﹑独奏(唱)曲﹑及小型器乐演奏曲等。室内乐区别于大型管弦交响乐,室内乐更注重感情的细腻﹑含蓄,更加注重发挥每一件乐器的技巧和表情,从作品到表演,对各个声部的乐器在组合﹑声部配合等方面也更加的细致讲究。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演奏者之间要默契配合,同时对欣赏者也提出了一定的鉴赏力要求—能“深入”音乐的倾听,产生共鸣。这三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室内乐的高雅品味。
通常情况下,音乐专业的学生所接触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独奏的形式,学习的方式局限于一个人的反复练习与揣摩,这样的训练和学习模式常导致学生不愿意与别人合作,“唯我独尊”,这对将来走向社会﹑走入集体非常不利。室内乐课程首先就是要注重合作,大量的丰富的作品与合练,需要在集体的氛围中去进行,客观上促进了学生们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在思想高度集中﹑意识方向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共同研究﹑共同协作,团队精神必然会得到加强。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学生综合演奏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克服演奏随意﹑主观的不良习惯,还有利于提升节奏训练﹑速度保持﹑听觉配合等等方面的能力。
室内乐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全面认知能力,音乐作品浩如烟海,但室内乐作品独具特色,不仅仅在于音乐作品的内容,还包括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些都是独奏作品所不具备的。室内乐以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包容的参与度和高雅的艺术品味,能够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扩充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增强自身对音乐形象的认知和感受能力,提升对音乐内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专业的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有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艺术实践。在舞台上人人都会紧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怯场心理,特别是刚入学缺乏舞台经验的新学生更是如此。而室内乐音乐的合作形式可以让学生们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情绪负担,与其他人一起登台,感受到伙伴的陪伴,更好的投入到演奏状态之中,更多的去体验和享受舞台表演的收获感。同时,室内乐的多声部性和协作配合,还能够提升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每个人都是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验到合作之中的“不可或缺”“依赖感”,增强彼此间的相互信任,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音乐表演需要表达与分享,音乐某种意义上能够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用语言无法替代的沟通力量。走出琴房﹑走上舞台;走出自我欣赏,走进观众视听,是音乐表演的归宿。从教学意义上讲,培养全方面人才就要使学生不仅仅会演奏独奏作品,具备独奏能力,更要具备全面综合的能力。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对音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流行乐坛需要作曲演唱合一的人才,传媒界需要采编播合一的人才,音乐方面也需要更全面﹑更强大﹑更具基础知识与演奏技能﹑舞台经验与实践能力全方位的人才。室内乐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将音乐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让学生更多一些舞台实践的机会,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培养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室内乐教育发展比较缓慢。由于起点低,步伐慢,在国际范围内我们的室内乐演奏水平和研究成果都稍逊一筹。除国家重点音乐学院﹑知名师范院校有专门的室内乐学科和室内乐课以外,部分师范院校的室内乐课程才刚刚设置。回看我们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开设室内乐课程,具备合格优秀的师资人才的高校也是凤毛麟角。从音乐发展的历程和实际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室内乐课程建设﹑室内乐学科发展已经到了必然且十分迫切的需求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内蒙古自治区音协首办专业的室内乐大赛,迄今二十余年,已举办了五届(四年一届),参赛形式包括独唱(奏)﹑合唱﹑重奏﹑室内乐合作诸形式。该项重要赛事鼓励室内乐新作品的创作,促进室内乐演奏人才的培养,提升地方室内乐音乐的发展,极大地体现了社会对室内乐音乐人才的需求。高校培养音乐人才目标的方向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对已开设室内乐课程的高校调研发现,确实存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完善﹑不够系统的现状。
在我们的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大多时候都只是注重演奏技术的教学,而忽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比如钢琴学生会演奏较大规模的独奏作品,却试奏困难,伴奏能力低;声乐学生能够演唱具有高难度的歌剧咏叹调,却不会视谱即歌;器乐学生能够把握一首独立乐曲的音乐表现,却难以与他人重奏协作。学生们对于作品的演唱(奏)技巧掌握熟练,却对乐谱文本和音乐背后的音乐内涵及关乎的人文思想与精神了解甚少。只会奏,不会讲;重技能,轻文化。
室内乐课程的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以音乐学院开设室内乐课程的近几年情况来看,实际教学流于形式,教学组织薄弱教学模式不够规范,考核与评价标准也不够严谨。教学计划与教材使用不系统,教学内容方面随意性比较大。教学创新不足,师资教研团队的建设重视不足,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也很有限。
室内乐课程应该作为器乐主修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目前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专业的器乐主修方向为例,这门课从2008年开设至今,一直都是器乐主修专业学生们的选修科目。据调研,区内高校具备开设室内乐课程能力的专业更是寥寥无几。室内乐课程无法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就是师资队伍的匮乏。从学院办学的角度看,重视程度仍显不足。建立规范科学的培养模式,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一门学科建立并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室内乐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须积极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引进先进的师资人才和优秀教师。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对已具有一定基础的师资团队要积极扶持,支持进修﹑鼓励实践﹑推动实践平台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科研创新的能力,提升教学能动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室内乐学科的发展。
室内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的合理制定是教学最本质的要求。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要从各专业具体情况出发,既保证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注重规范性与灵活性。比如课程的开课时间﹑课时周数﹑实践课安排等要能保障良好的教学进度,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要学会合作,丰富学生知识面,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规范考核与素质评价的标准,从室内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将课堂表现与考试考核制度相结合,建立科学灵活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比如课堂上教师布置演奏内容,随堂考查试奏的环节;或考查近一个学习周期内所布置的作业,通过抽查片段的形式,根据表现和作业完成度来进行评价;或对集体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与合作能力进行评价。也可以采取学生们之间互评,通过交流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增进认识。在一系列的评价方式中确定相应的打分量化标准,考核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课堂出勤率与表现;期中观摩﹑抽查考试;期终考核的方式。
室内乐音乐作品非常丰富,许多伟大作曲家的音乐遗产除了知名的独奏作品﹑交响乐作品以外,还有很多具有较高音乐文献价值的室内乐作品,这些优秀作品可以作为教材选用的经典曲目。但同时还要因地制宜,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曲目。所以,在教材方面,教师要甄别筛选,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购置书籍﹑乐谱﹑音频或视频资料,注重教材研究,编著更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教师授课方面,要注重提高其全面的音乐素养,除了技巧技能以外,更要注重音乐本体﹑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等内容,以及音乐表演与舞台实践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理论上﹑思想上形成认识,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领会到室内乐音乐的精髓,既不忽略每一件乐器的个性,又要使每个乐器的演奏呈现出整体的融合与和谐的效果。实践方面,注重内容创新﹑合作形式创新。突破传统经典的曲目,与传统民乐器融合﹑与民族地区特色乐器融合﹑与其他表演艺术形式融合。尤其努力打造“教学研合一”的创新师资团队,保证室内乐课程的科学系统﹑有效更新,与土本音乐人﹑创作者或其他专业方向演奏者研究合作,尝试创新室内乐音乐合作的新形式。
综上所述,室内乐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丰富性,对于音乐专业全面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音乐修养﹑素质教育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今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室内乐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室内乐课教学组织上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学生们对其还没有建立起强烈的学习意识,学习作品的广度和深度还有欠缺,实践机会也比较少;另一方面高校音乐专业特别是器乐主修方向的教学一贯重视管弦乐团建设,重视与之对应的管弦乐排练课,但在庞大的群体中学生们由于声部局限﹑技术局限﹑结构局限﹑教师注意力局限等因素,不乏存在着侥幸心理﹑存在“混”的情况,对于真正发挥提升学生的合作演奏能力的作用十分有限。室内乐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教学形式,让室内乐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现状,针对亟待解决的一些课题,在实际的室内乐教学与实践探索中,仍需要加大教研创新,作为教学科研方向的重要课题,不断深入地展开研究。
[1]孙鹏.对室内乐教学的一些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
[2]赵芷艺.室内乐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校外教,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