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红梅
引发新生儿缺陷的主要因素是存在染色体病,这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数据统计,新生儿有出生缺陷的每年发生例数至少在100万,为了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对产妇予以产前筛查是一种必要的检测方式。产前筛查可甄别出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缺陷情况,能够将异常胎儿予以排查,达到优生优育的生产目标。本研究主要意图在于在孕早期予以NT测量,以血清AFP及β-hCG检测测量孕中期,分析上述检测方式在产前筛查中的作用,现将结果表述如下。
选择2016年9月30日—2017年9月30日初次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妇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1 000例初次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妇中,年龄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28.22±7.33)岁;产次为1~3次,平均产次为(2.02±0.13)次;孕妇的学历程度为:初中学历之下的孕妇有600例,初中学历之上的孕妇400例。上述孕妇均进行了相关的遗传咨询,同意行胎儿染色体核型诊断。
对所有初次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妇在NT测量孕早期,以血清AFP及β-hCG检测测量孕中期。
在孕早期,对孕妇应用彩色超声予以检查,检测超声软指标,主要的指标检测内容包括有:胎儿颈透明层、孕周大小。
在孕中期,采集孕妇的静脉血(剂量为4 ml),同时进行血清分离,将离心后的标本放置于-20℃的环境中保存,主要的指标检测内容包括:甲胎蛋白浓度(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浓度。
使用DELFIA.1235型全自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予以血清检测,采用配套试剂盒予以检测AFP、β-hCG,采用DELFIA法测定β-hCG、AFP,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对单独NT检测、单独血清学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结果予以对比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000例初次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妇中,阳性例数共计13例,阳性率为1.30%;对阳性例数筛查结果、胎儿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进行观察、检验:其中,单项NT检测项目中,筛查出阳性例数有3例,阳性率为0.30%;单项母体血清学筛查出阳性例数有4例,阳性率为0.40%;联合检测筛查出阳性的例数有12例,阳性率为1.20%;在上述数据指标比较中,单项超声检测NT厚度、单项母体血清学检测之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单项超声检测NT厚度、单项母体血清学检测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13例阳性例数中进行检测,分析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查的检出符合例数。其中,单项NT检测出2例;单项母体血清学检测出3例;联合(NT+血清学)检测出12例;在上述数据指标比较中,联合检测胎儿唐氏综合征与单项检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越发明显,也被广大的孕妇所接受,并且,近年来,相关的产前筛查手段得到了迅速发展,以染色体DNA检测的手段应用的最为频繁[1-2]。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前检查中,其诊断金标准仍处于对胎儿染色体核型的分析与判断领域之中,且主要采用羊膜腔穿刺的方式予以实施,该种方式有较大操作风险性,不适合临床筛查普及;而无创产前筛查技术由于价格过高,也不适合在临床筛查领域中推广[3-4]。
在目前的产前筛查中,应用的最为常见方式是NT筛查,该种筛查方式需要在早孕期进行,可以对染色体异常胎儿予以准确的判断,能够避免不良的妊娠结局发生[5-6];NT筛查主要是对颈项透明带厚度予以测量,颈项透明带主要常见于21-三体综合征之中,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异常情况出现,是重要的产前筛查指标。筛查母体血清标志物是一种无侵入性的产前筛查方式,可以有效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异常或畸形情况,可以确保新生儿的出生质量[7-8]。
本次研究显示,单项NT检测出2例;单项母体血清学检测出3例;联合(NT+血清学)检测出12例。据相关的临床文献资料得出启示:若单独使用NT测量作为筛查指标,其检测出的假阳性率会相对更高,必须与其他检验指标结合使用,才能确保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检出有效性和准确性。孕早期予以NT测量,以血清AFP及β-hCG检测测量孕中期可以起到检测方式优势互补,能够大大发挥出产前筛查的最大诊断效能。这也说明了孕早期予以NT测量,以血清AFP及β-hCG检测测量孕中期能够有效地提高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
[1]杨笑琼,肖翔,钟阳青.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378-2380.
[2]梁服泉,李秀姿,吕庆良. 产前筛查梅毒螺旋体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5,28(4):883-885.
[3]郭辉,林琳华,任景慧,等. 无创产前检测和血清生化筛查在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中比较[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25(2):29-31.
[4]郭习娟,孙聪欣. 胎儿鼻骨超声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5):361-363.
[5]冯明杰,褚光萍,查建梅. 无创产前检测在产前筛查染色体高风险后续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4):107-108.
[6]袁运水,吴六凤. 2010~2013年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19122名孕妇产前筛查结果回顾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1):3657-3659.
[7]江利青,董海新,颜金艳,等. 鲁西南地区中孕期产前筛查中位数的建立与应用效果评估[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25(6):69-70.
[8]王亚萍,张艺萍,苏国玲.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不同妊娠周期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工程,2017,25(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