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兵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重启音乐教育?
——2017年音乐教育哲学读书会综述
魏 兵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2017年1月9-10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17年音乐教育哲学读书会”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湖畔楼二层第二会议室召开。来自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四十余位与会。此次会议是以黄琼瑶等翻译的鲍曼的《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作为读书的对象,并结合我国当下形势探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问题。
本次会议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闽江学者谢嘉幸教授的主持下开始。会议分五个板块进行:第一个板块围绕着鲍曼的《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展开讨论;第二个板块主要围绕鲍曼《牛津音乐教育手册》这套书的翻译进行汇报;第三、第四板块主要是围绕音乐教育哲学展开多角度的发言。第五个板块是围绕音乐教育进行的硕博论坛。
会议第一个板块分别由黄琼瑶、李方元、谢嘉幸三位专家做主题讲话。
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黄琼瑶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音乐教育哲学中相关概念与翻译问题——从鲍曼音乐教育哲学观点说起”。她以“研究鲍曼音乐教育哲学的缘由”为切入,通过研究鲍曼的过程中遇到和思考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音乐教育哲学事项”和“音乐教育哲学的方法论例证——鲍曼治学下的哲学质询”等问题展开讨论。她指出,对于鲍曼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源于南京艺术学院管建华教授的提议,随后他们共同策划邀请鲍曼来到中国办了四次讲座,而这四次讲座关系到《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这本书(文集)的诞生。她提出,Praxis是埃利奥特和鲍曼等人倡导的音乐教育哲学中的最关键词汇,并对其翻译和表达问题进行探讨。另外,她通过分析了哲学含义上的分野,得出结论:1.中西方哲学所之指的范围不一;2.中西方哲学所投射的视界不同。她表示,中国的哲学研究基本上集中于对认识论方面的哲学研究,而西方的哲学研究既面向认识论,也面向方法论。此外她还对鲍曼治学下的“哲学质询”进行分析,从哲学质询的具体过程、实施原因、关注事项等方面展开探讨。最后黄教授对其发言进行总结:1.哲学并不神秘;2.音乐教育与科学终将趋于融合;3.哲学将更加造福音乐教育和人类发展。
西南大学李方元教授的讲话题目为“重启‘音乐教育’之门——鲍曼音乐教育‘实践哲学’学习札记”。他通过对“审美”哲学的历史渊源和“审美”哲学及其问题两个层面分析,总结鲍曼的观点:1.“启蒙理性”工程建构了当今的“审美”理论。2.在康德的审美观点中,其实隐含着一系列并没有被证明的“假定”,然而这些假定却成了“审美哲学”的理论前提。他总的结了鲍曼的“实践”哲学研究,得出鲍曼认为:1.“实践”哲学源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2.“实践哲学”的特点为:它是思想性行为,它属于实践性行动,它依存于文化性时空。对于鲍曼的“音乐教育”研究,他总结了:1.“音乐教育”需要哲学,其中实践哲学的参与特别重要,它可以提供“审美哲学”之外的哲学思考。2.实践哲学给音乐提供一种新的理解。实践哲学认为,音乐是人类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的,现实生活是具体的有时间地点的,具体时空下是各不相同的社会和文化语境。3.“实践哲学”关注“教育”的四个方面:1)教育的性质。2)教育的目标。3)教育不是培训。4)教育的评价。李教授同时总结了鲍曼的“实践哲学”音乐教育观,通过鲍曼对音乐教育的理解、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批判,得出音乐教育必须关注道德伦理问题。
挪威西北应用科学大学音乐教授、格里格学院音乐教育(GAME)研究小组带头人David Hebert发来了题为“韦恩•鲍曼的音乐教育哲学阐释的语境基础”的视频演讲,并由谢嘉幸教授翻译并转述其演讲内容。David阐释了韦恩•鲍曼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和贡献,总结出了鲍曼的“元哲学”的六个方面:1.鲍曼哲学研究的方向(观点);2.哲学影响人的方式;3.哲学中的常见问题;4.音乐教育哲学的重要性;5.他讲音乐教育哲学被低估了;6.欧洲中心论是音乐教育哲学问题之一。他提出了鲍曼研究的主要议题:1.实证主义:强调行动、实践;2.实用主义:寓学于做,应该强调经验而非思想传播;3.后实证主义和反还原主义:对实证(科学)研究的宏大承诺持怀疑态度,即使没有系统地进行数据收集,有说服力的哲学批判亦同样具有价值;4.具身化(Embodyment身体美学的概念主要针对思维和身体的分裂):思维/本体分裂(例如笛卡尔)在哲学理论化中是无益的,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5.反美学:“美学”的概念可以说与音乐教育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关系不大,甚至是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内涵的;6.社会政治层面:在音乐和教育中,权力和身份政治是不可避免的;7.音乐制作为核心:“音乐教育哲学旨在加强音乐实践”。同时,他总结了《牛津音乐教育哲学手册》的四重动力:1.音乐教师教育中哲学研究的边缘化;2.音乐教育哲学中学术严谨纬度不一(意见而不是哲学思维)-需要各种模型;3.强调“最佳事件”不利于质疑假设和提出新方法;4.音乐教育哲学的欧洲中心主义。David围绕可持续性、实际应用、具身化、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泛滥、实证研究的超然、对反美学立场的批评及实证研究中的超然(脱离现实)方面对鲍曼哲学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探讨。最后谢嘉幸老师对David的发言做出了总结:从实践哲学本身角度讲,任何一个观念它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底下产生的,它必然地受到特定环境的局限性,被实践的局限所局限,从这个观点来讲,鲍曼的这个思想还是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会议的第二个板块是李方元老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蒋聪老师、陕西师范大学杨阳老师、黑龙江省文联吴骏老师做专题发言。
蒋聪老师的发言题目为“《牛津音乐教育哲学手册•第一卷》简介”。蒋老师介绍了这本书的架构:分为6各部分,26章。对每个部分进行详尽地分析,并表达了自己对这本书地见解。她认为,这本书地26章地26位作者地话语中,实际上都有传递一个思想: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应该是经过深刻思考之后,实施或采取更加负责任地行动,才能达到哲学意义上地包容性。在讲话地最后,她指出,这本书的两位编者实际上认为音乐教育哲学会向三个方向前进,即多样性、偶然性和反思性,这三个特点应是音乐教育哲学永恒地特点。
杨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哲学’与‘思想史’的分歧点——《音乐教育哲学》中文校译反思”。他通过对这本书的成书缘由、音乐教育哲学的定位、三个核心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哲学的意义、音乐教育哲学和音乐教学等方面,讲述其在校译《牛津音乐教育哲学》过程中的一些独到的思考。其中由很多经典的思考,如他对“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反驳,他认为理论不一定是真理,同时它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理论本身不能跳出实践、高于实践。再如他谈道:“对于哲学思考来讲,上升这个概念似乎不太适用…我不太认可进化论中进化这个词,进有一个向前的涵义在里面。而翻译成演化论来讲,第一它可以是线性的发展,二是树状的这样一种分支的发展,再一个就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还有一种变异的过程在里边……”。杨老师提出,要用多线性的历史视角看待哲学思想的变化,而不是“用一种方式去替代另外一种方式”,应该是“用一种角度来丰富自己的思考方式”。他认为,音乐教育哲学的“遗产”没有过时与先进之分,只是意向与视角的不同。最后,他用以下三点定位音乐教育哲学的“生命”:1.一定要理解思想在实践的过程中,它的概念是怎样界定的。2.不能脱离历史和社会的情境考虑哲学的概念。3.音乐与教育文化差异的情景化解读,各个国家有自己的情况,需要考虑把别国的哲学观念放到本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得到的新思考。
吴骏老师的发言围绕《牛津音乐教育手册•第二卷》展开。吴老师总结了翻译完这本书的想法:“这本书的作者,实际上是想把音乐教育扩展到更广阔的音乐教育中去,然后用非常多的学科视角来重新看一些问题”。他对全书的结构、内容进行系统地解读。此外,吴老师在讲话中举了许多书中意义深刻的例子,并从中总结了很多心得与大家分享。例如在面对最佳事件时的看法,他提到,最佳事件不益于反射(或反思或质疑)基本假设。成功的最佳事件可能不利于我们去思考音乐教育,这时我们可以找失败的最佳事件,然后分析它们的优势怎么丢失的,这个发展机制是怎么丢失的。
会议的第三个板块是中国音乐学院傅利民教授主持,杨燕宜、张业茂、田耀农、冯兰芳四位老师做专题讲话。
上海音乐学院杨燕宜老师讲话的题目为“对音乐及音乐教育的追问”。她从概念与观念的对比出发探讨音乐的定义,提出了哲学性、历史性、人类学、心理学、神学、个人等角度下的音乐定义,并提出将音乐(上位概念的音乐)的英文写法变为“musics”。她认为,音乐的概念是指哲学的、科学的、形式的超越现实的声音的艺术,音乐的观念是社会生活的、特定表达的、实用功能的广于声音的现实。此外,她还举了其他学者对音乐的归类。接着,杨教授对音乐教育进行追问,音乐教育究竟“教育”什么?提出了“教育”被泛化导致“教育”的模糊,“教育”被异化导致思路混乱。并进一步提问:学生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获得什么?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业茂老师讲话的题目为“音乐教育哲学的“教育”视角意味着什么?——以鲍曼《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为例”。他认为,我们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应该借助哲学本身的方法论来进行思考,那么这在鲍曼的音乐教育哲学中,具体体现为他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立足点——教育的视角。他强调,鲍曼已经说了,教育和训练,与教育不是一回事。教学与训练可以使人成才,但教育可以使人成人。“教育”视角的核心是伦理关怀。同时张老师指出,鲍曼音乐教育哲学的“教育”视角的三大核心支柱是:伦理学、实用主义哲学、实践论。他通过身体主体、交往主体来阐述鲍曼音乐教育哲学“教育”视角之“主体观”。他透过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实践知识三个方面总结鲍曼音乐教育哲学“教育”视角之“知识观”。此外他以三点启示及三点困惑作为其结语。
浙江音乐学院田耀农院长讲话的题目为“论音乐教育哲学的哲学与音乐教育的教育”。他从音乐教育的哲学、音乐教育的教育、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的内容、音乐教育的方法五个方面展开,通过诙谐幽默、轻松愉快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音乐教育哲学一点也不神秘,及我国音乐教育为德育、智育、美育在不同时期所主导的发展脉络。他提出了为教育的、为音乐的、为教育又为音乐的音乐教育内容及方法。最后指出了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首都师范大学的冯兰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冯老师通过大量的他们培养的交叉学科人才——音乐与科技、音乐与人文交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实例,来展示其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宗旨,目标,课程设置及艺术实践,教师的培养及音乐副修办学模式的思考。冯老师总结出:“哲学思考的目的在引导学生认识艺术重要的价值后,思考人生、思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学习音乐、去创造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认识外部的世界、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提升,最后音乐本身的价值就体现了。”
第三板块后面是谢嘉幸、孟凡玉老师为时二十分钟的专家点评。
谢嘉幸老师对第三板块的三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及点评。他认为:“这个板块的四位教授有很多的教学体验,很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是从问题出发,所以我们经常搞错的就是,学问学问到最后都不是问,好像是没有问题。天才提问题,人才解决问题,庸才执行问题,所以我觉得提问题是很有意思的。”他对杨燕宜教授引用的“历史音乐不是一个文化的产物”例子,提出自己的质疑,他认为历史音乐是一种特定文化的产物,历史时空产生的音乐必然是某种文化产生出来的,它不是超越文化产生出来的。同时他对杨燕宜老师所列举的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表示高度认可。他对张业茂老师的发言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他认为张老师的发言抓住了鲍曼音乐教育哲学的“教育”视角。他还结合舒适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的身体理论进一步对其发言做出了补充。对于田耀农院长的讲话,他提出:“话语的矛盾不是简单的逻辑问题,我们在理解鲍曼的精髓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推理问题,它是各种非常复杂的话语解构的问题”。在谈到冯兰芳老师这么多年培养的大量杰出人才时,他评价道:“音乐教育中的教育在冯老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非常生动地体现。”
此外浙江音乐学院的孟凡玉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人的一些基本需求,学会生活基本技能,能够满足一个作为生物的人的基本需求。音乐要超过这个需求,作为一种文化人的这种生活方式,音乐需求、教育目标,从德、音乐、美、实践的层面回归到育,归根结底是超越生物本能方面的需求。”
会议的第四个板块是田耀农主持,山东鲁东大学艺术学院的崔学荣老师、山西师范大学的丁旭东老师做专题发言。
崔学荣老师发言的题目为“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哲学探讨”。她从音乐教育中哲学的核心出发,主要对以下几个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1.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在实践中学习”;2.对现在美学观从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个仔细地归纳:全程、全人、全面、全员,生态这样五个方面的美育观;3.对音乐教育的目的论、过程论哲学,还有创造性的音乐教育哲学,身体哲学综合进行了介绍,并且最提出自己的观点——“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丁旭东老师发言的题目为“音乐教育作为道德伦理的一项事业——韦恩•鲍曼新著《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中的一则音乐教育思想”。他以鲍曼的《音乐的伦理的遭遇》文章为切入点,谈了四方面的问题:1.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一是启蒙运动的批判,提出了对二线伦理与一线伦理的区别的观点。第二个在伦理的实用性的知识方面,强调人,就是培养人。第三,而且最终是道德伦理的音乐教育,如何扩展,如何可行。)2.追溯先秦的乐教,详细地梳理了关于乐教的来龙去脉,并谈自己的一些看法。3.对当代语境下的美育,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梳理。4.他提出扩展音乐教育的意义。
第四个板块的评论环节是张业茂、杨燕宜老师点评。
张业茂老师总结了崔学荣老师的发言,指出:“她把身体哲学与实践哲学结合,尤其是对三大教学法做了一个包括她自身提出来的所谓‘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究竟是一种什么哲学?那如何采取兼容?它是否是一种大杂烩的东西呢?”他针对丁旭东老师的发言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传统的乐教,我们都知道从礼崩乐坏之后,乐教的存在形式实际上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观念。而它在实操作形态,在我们老百姓的这种音乐活动实践当中,是如何存在的,或者说影响。这也是需要思考的。”
杨燕宜老师根据崔老师说的“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提出了另外一个角度的问题:“我们的我们课程是有限的,就这么多的时间,就这么多的单元。我们能够完成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从决策层面到实施层面都得探讨的。”对于丁教授的发言,她提出几点感触:1.如果礼不在了,这个乐它能单独存在吗?2.如果一个学生本身没有很好的品行,那么通过音乐,我们能够培养他吗?能够实现到这一点吗?
第五板块是硕博论坛,由张业茂老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尹爱青老师点评。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博士、硕士生的11名同学组织了精彩的发言。由于篇幅问题本文仅就这些同学的发言题目,按发言顺序进行罗列:1.李洁琼“音乐教育中的情感”;2.郑依萌“牛津音乐教育手册(第七章)翻译总结与心得体会”;3.任咪咪“吟诵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音乐性问题研究”;4.王莉“评剧艺术的早期传承”;5.袁野“音乐的动态可视手段在新媒体下音乐教学中的应用”;6.刘一浔“学习分析视野下的音乐教育——音乐学习的私人订制”;7.左升鷺“音乐美学思想对教育实践的影响”;8.于洋“流行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及可行性问题探讨”;9.彭玮婷”原生民歌在校园中的“传唱”——读《认识音乐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感”;10.赵俊芬“‘博雅教育’视野下我国音乐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11.陈航航“当下我国初中音乐教材伦理内容的思考——一个基于古代礼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探索”。此外,本次读书会于1月9日晚上在李方元老师的提议下,还增加了晚间互动讨论环节,而这一部分内容与第五板块的硕博论坛将在后续的文章里进行详细地介绍。
借用谢嘉幸老师的话:“每一种学问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节点,无论其观点还是思想内容,都是历史对话的产物…主体的意识其实也是实践的意识,了解自己究竟是怎么看?为什么会这么看,我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形成了这种看法……”愿此次音乐哲学读书会,能够成为我们每位参会者自身的音乐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并以此点亮我们的生命智慧,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