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
新时期军休业务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锐
本文基于新时期我国军休工作重心转移这一背景,结合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所做的调查和研究,首先概述了兰州市军休系统业务的基本状况,随后根据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军休档案管理建设是军休服务工作转型的关键环节,最后针对如何改进军休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军休 档案管理 服务
军队离退休干部是指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离休或退休的人员,即通常所说的“军休”。对于这个特殊的人群,我国各级政府一直以来给予高度的重视。军休所和服务站是承载对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单位,负责发放军休干部的离退休费、医疗费,组织体检、卫生知识教育和医疗保健活动,开展军休干部座谈会及各种慰问活动,等等。
近年来,在政府职能转型的大背景下,军休业务的工作重心也在逐渐由基本职能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53号下达之后(即公布《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已由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并开始施行)(2014年9月),明确了军休业务的转型方向,并对实施细则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本文所指的“新时期”即是从这一时间开始的“转型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军休干部,让医疗、养老、福利等的社会保障能够最大限度地作用于军休干部的生活起居,使他们生活得更加祥和幸福,是我们军休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多年军休业务的工作实践基础上,通过调研和分析,认为加强军休档案管理建设是当下军休工作转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
2014年9月23日,《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已经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并开始实施,军休干部的接收、安置、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在向专业化推进。军休干部在移交地方时所携带的组织关系、户籍信息、部队成长经历、工资待遇等具有保存价值的记录都属于军休档案,通过这些档案内容可以充分掌握军休干部的个人信息。军休档案是国家档案信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的军休档案业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档案实体管理,包括军休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另一类是档案信息开发,包括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军休档案是全面、详实反映军休干部一生的重要资料,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不仅要保存、利用好这些档案,还应该充分挖掘档案背后内容,整理出具有史料参考价值的书籍、文献等,把中国军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因此,档案信息开发业务应该是新时期军休档案工作重心转移的主要观察点。
军休档案管理是军休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证军休人员能够享有基本离、退休待遇,及时得到医疗服务、日常生活服务的保障,也是新时期下逐渐增多的军休社会化服务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本市的休养所和服务站都承担着军休档案管理的职责,在其开展的各项业务中,有诸多的服务内容有赖于档案信息的对接。当下军休业务亟待提高服务质量,而本人认为,档案管理建设应该作为转型的关键环节,走在改革的最前端。由此可以带来的益处至少有以下几点:提升服务效能、实现服务的精细化、增加服务的广度。
提升服务效能,首先可以令军休人员在各项业务办理中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而不必因信息的传达不畅费周折;其次,可以依据档案信息更有效地组织社会化服务活动,令他们更多地、有选择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以期实现军休人员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1”;再次,提高效能可以应对在我国老龄化趋势下军休人员不断增加、同时军休服务行业人数不足的问题。
实现服务的精细化,一方面是通过对军休人员身体、生活状况进行更充分的了解,给予他们及时和适当的帮助,例如对于军休干部中“空巢”人员及“双高期”(高龄期和高发病期)人员需要开展更多的走访和护理工作,并更及时地调取和更新健康档案;另一方面是共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对军休人员进行无差别服务的同时又能够满足其个别的需求,如针对慰问活动,可以先通过丰富档案信息来记录服务对象的偏好、忌讳、意愿等,以求用最佳的方式传达国家对他们的关怀。
增加服务的广度,是建立在对本市、本省乃至全国军休档案信息的共享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合理地配置资源,开展全区域内的或跨区域的包括医疗、卫生、金融、物流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为军休人员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同时也为他们的社会生活提供新的视角、新的机会。如我市曾通过与甘肃省其他地、州、市的军休所共享档案信息,用聊天群的方式为爱好者们创建了文艺兴趣小组,该小组近几年来在分属兰州市及其他市军休所的支持下组织过多次研讨、春游活动,同时也自发组织过若干次的爱好者聚会活动。
军休档案建设所带来的益处并不仅限于以上几点,要知道,军休档案是军休其他各项业务开展的基础性资料,这也便意味着,军休档案的完善程度和规范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业务的实施质量。同时,军休档案作为一种客观数据的载体,也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
军休机构在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中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和方式。具体工作是确定军休干部档案接收制度,军休干部档案保管制度,军休干部档案整理编目制度,档案室保密工作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鉴定制度,档案室安全消保制度,档案管理员的岗位职责,档案管理安全责任制,军休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荣誉实物档案管理制度。在执行档案工作中制订档案资料(查)借阅申请表,档案资料(查)借阅登记表,档案资料(查)借阅意见反馈表,档案资料移交表,严格制定档案文档搜集编目归档管理流程。
目前,在军休干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已经发生了一些不法行为。一些负责移交军休干部档案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和职务的便利,私自篡改军休干部档案以获得非法利益,必须要更加严格的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保密的法规,严格保管,确保军休干部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保密性,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档案管理规范化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公开公示,建立工作记录,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把执行管理的情况做好记录以备查阅。成立以军休机构负责人为主要领导的档案管理规范化领导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宣传、监督和推进工作,重点是监督如何落实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情况,检验并确定工作记录,把记录检查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从而调动开展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军休档案在向服务职能转变,不仅是对军休管理机构的服务,也成为对档案主人的服务。从前文中能够看到,军休干部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当今已不是一项简单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更新军休档案管理手段,加快军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最大限度地发挥军休档案的潜在价值,已成为新时期军休档案建设的业务重点。
信息的补充和完善也可以不依赖于某个特定人员的工作,而是呈现出开放式的、多元化的特点。笔者以为,如果能令“云”计算与军休干部健康档案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加完善现行的医疗体系服务功能,并且能够做到超越现行的医疗理念。云计算的定义有许多种,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上百种解释。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很多事物的发展过程例如预测气候变化、市场发展趋势、人体的生长等等。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云”计算与医疗的结合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发达国家的医疗理念是以互联网“云”计算为基础,由专业的医生针对所负责的患者,操作模拟患者的病情而提前预防患者的发病。而在我国,医疗部门也提出了自己的“云医疗”构想,由于各方面原因制约,现实当中是有病了再去救治的情况比较普遍。那为什么不能仅对我们服务管理的军休干部由军休机构牵头,依托目前我国也在逐步完善的“云医疗”平台,建立一个专门以军休干部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健康信息平台、“云医疗”远程诊断及会诊系统、“云医疗”远程监护系统等医疗体系,对军休干部的身体状况由专业的医疗专家分析数据,全面及时掌握军休干部的健康状况。由于军休干部的年龄偏大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军休管理部门在听取医疗专家的意见后,军休机构针对每一个军休干部的身体情况来适当调整每次的体检项目。在得到专业的结论后,军休工作人员可以对军休干部进行宣传,从饮食、起居、运动健身等方面开始最基础的调理。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大力推动下,军休系统拥有很多持证上岗的社会工作师、心里咨询师等相关专业人才,他们能够更好的与军休干部沟通,这一定能使我国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局面。“云”计算的推广及运用是未来全国乃至世界的大趋势,而坐等全国医疗系统整体“云医疗”等工程的完成,那是望梅止渴。军休干部毕竟是少数,而国家每年拨付的经费又比较充足。由军休管理部门对所属军休干部先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功能,对每位军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使他们能够活的更健康,此项工作意义非凡。
档案事业信息化、科学化的实现,需要硬件设备的配备。为了不让“档案现代化管理”成为纸上谈兵的口号,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军休工作牵扯的社会反响度较大,因此政府部门一直非常重视。中央八项规定后,财务和审计部门对军休专项经费的划分更加详细,规定更为严格,过去的一些做法已不再适应新时期军休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配合,进一步完善军休档案事业投入机制。管理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将军休档案管理工作摆在军休工作重要位置。在原有的资金投入基础上,挤调出部分资金,必要时向上级申请调动资金。各级主管部门,要把军休档案发展所需硬件、经费等纳入制度化轨道,确保军休档案事业经费的投入有规可循、有章可依,还要针对军休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档案信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形式载体多样化,军休档案管理工作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军休管理者应该对档案事业有长远的规划,与时俱进,努力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军休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各军休机构管理者要主动积极的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省、市档案局组织的业务培训、知识技能培训,不仅要让军休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化,还要让其业务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把最新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的方式方法运用到军休工作中。二是要开展经验交流工作。主动向档案工作的优秀单位学习,提高军休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军休机构的负责人要从多方面提高对本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支持,不断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军休档案管理建设带动军休工作的开展。四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军休机构服务的是军休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档案人员不仅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还要时刻坚持“心装老干部,多想老干部,工作中依靠老干部,时刻为了老干部”的服务意识,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探索,积极创新,发扬细心周到、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的精神,以敬老、爱老之心,全心全意做好基层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在新时期军休业务逐步向服务型管理转型的过程中,有诸多的工作内容亟待调整和改进,其中档案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环节。档案建设不仅能够直接为服务型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而且也为日后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可靠信息。本文以兰州市军休业务的发展状况为模型,阐述了优先实施军休档案建设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并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和人员培养层面给出建议,希望能对同为军休工作者的读者有所帮助。
注释
①《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53号)第十二条: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为军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条件。
[1]马仁杰,张浩.关于完善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档案学通讯,2009(6):4-6.
[2]徐莹.我国新时期档案管理体制的演进[J].开封大学学报,2008(9):3-5.
[3]薛晴.西方组织结构理论及其对中国地方政府机关改革的借鉴[D].苏州:苏州大学,2001.
[4]汪晓燕,张芳山,龙婷.新时期军休服务管理规范化研究[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02(7) :61.
兰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