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军
(陕西紫阳县档案史志局,陕西 紫阳 725300)
浅谈地方志工作的转型
陈平军
(陕西紫阳县档案史志局,陕西 紫阳 725300)
地方志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志工作也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发生根本性转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地方志工作要实现由单一修志工作转向复合型地方志事业的重大转型,就必须实现思想意识、工作任务、编修机制与编修方式、人员素质等全方位的转型,才能适应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方志;事业;转型
地方志编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发生根本性转变。新时期地方志工作要实现由单一修志工作转向复合型地方志事业的重大转型,就必须实现思想意识、人员素质、编修机制与编修方式、工作任务等全方位的转型,才能适应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试就这些转型进行探讨。
首先,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阶层关于地方志事业的思想意识要发生转型。要不断完善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为地方志事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要继续坚持在首轮修志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组织实施、社会参与的地方志工作体制的基础上,根据党委领导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积极应对地方志承编主体日益多元化的挑战。逐步改变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承编的状况,建立起以政府部门为主、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参与的地方志承编工作体制。积极探索常态化的地方志资料征集与积累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地方志编纂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下,由以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为主组织专家实施的工作体制机制。①李秋洪.地方志的困境与创新[J].中国地方志,2012(1).
其次,要对地方志工作指导思想进行创新和调整。地方志不仅仅是反映官事、官员、官政,为官员服务的官书,还是反映官事、官员、官政以外的民众生产、生活的“一方之全史”。修志与用志的关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明确,修志为用。古代方志人修志限于从官方视角入手,留下的是一部只有少数人能够阅读使用和赞赏的志书。他们也往往以此作为自我追求的终极目的。“一本书主义”的修志宗旨和人生价值由此得以流传。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本书主义”早已不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对于以记述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变迁全面情况为己任的地方志来说,只有不满足于官书官修官用,不限于从官方视角、宏观层面入手,在编纂过程中同时注重民间视角、微观层面的记述,才能达到全面、具体和深入记述地方历史和地情,以及传承地方文明、民族文化的要求。
此外,还要使地方政府对地方志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全面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主旨思想为主要切入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通过编修和开发利用地方志成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地方志工作要坚持“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地方志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与其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业要求,配齐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上要足够重视,措施落实上要强劲有力,才能实现地方志由工作到事业的全方位转型。
由过去单一的编修志书的工作任务转型为志书编修、年鉴编纂、地情资料征集、编纂出版、展示宣讲等全方位为地方服务的多元性工作任务。
要有多业并举的工作格局。一方面,要摒弃修志工作单纯是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行为的观点。作为一项事业,地方志工作承担着为地域经济和各行各业发展服务的任务,工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地方志事业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业,各级政府、各部门通过编纂自己的志书,来梳理发展脉络,总结规律,为发展决策提供服务。地方志工作者应当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地方志工作的影响,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在工作内容上,要跳出修志是“一部书、一项工作”的观念的局限,拓展地方志工作内涵,优化地方志工作结构,形成“志、鉴、库、馆、用、研”等多业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志”,要高质量地完成省、市、县三级志书的编纂,形成拥有一批优秀志书的成果群,这是地方志工作为现实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基石。“鉴”,即在编纂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的基础上,提倡、指导行业年鉴、部门年鉴及企业年鉴等各类年鉴的编纂,形成丰富完善的成果体系,使之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地情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以及各级领导进行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库”,就是地情信息库,利用地方志工作涉及面广的优势,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三级地情网站,或在省市地情网站开设各县频道,推动地方志事业融入社会,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迅速、便捷的服务。“馆”是指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方志馆网络,使之成为集“地方文献中心”“地情展示馆”和“远景规划馆”三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长远发展基地。“地方文献中心”主要展出各类地方志成果,全面保存各类地情资源,形成庞大的收藏系统,以便为区域研究、课题咨询等工作提供翔实丰富的资料。其中,资料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基石,要加大包括旧志在内的各类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大对重要影像录音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大对重大事件当事人口碑资料的搜集整理,尽可能地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料收全并整理和完好保存。“地情展示馆”以沙盘、模型、图像或影像方式,展现当地地形、地貌,交通设施,产业格局,文化特色,民风民俗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能够立体、形象地了解一地概貌;“远景规划馆”可通过声、光、电等形式,展现一地远景规划实施的效果,为地方发展规划提供咨询。“用”即是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对当地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发掘行业优势,将修志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即是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地情研究。随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方志学科理论建设得到逐步加强,应当不断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使新方志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应有的学科地位。加强地情研究,地方志工作者要成为省情通、市情通和县情通。
创新工作领域,开拓地方志事业发展空间。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地方志工作同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地方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文化事业,但志书编纂的周期性对地方志机构和队伍特别是县级机构、队伍的生存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一轮志书完成后,许多县级机构因无事可做被撤销这一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地方志工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跳出历史上形成的“一本书”的窠臼,发掘地方志工作的优势,寻求新的工作领域。地方志书因其编纂周期长,存在信息滞后的缺点,但同样有着资料系统的优势。从历史的角度讲,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有其传承性,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有特定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渊源。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肯定离不开自身独具的特点。而地方志书恰恰是记述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从目前情况看,地方志机构既有古代版本的志书,也有第一轮修志的成果。这些志书深藏厚重的历史,内容包罗万象,这都是其他部门所不具有的,是掌握在地方志工作者手中的宝藏。从现实工作上讲,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志书编修工作,为畅通信息渠道提供了保证。不论省志,还是市、县志的编修,都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地方志工作者要与党委、政府的各个部门打交道。各部门从地方志机构得到地方志业务的指导,同时,地方志工作者要了解各行业发展的状况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这来来往往的过程中,就蕴含了许多获得各类信息的机会,作为地方志工作者,要把触角伸得长一些,要善于抓住契机,把工作渗入到社会中。地方志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地方志工作者对某一专业的研究不会精深,但从地方志作为百科全书的角度讲,地方志工作者所接触到的事物很广博,信息的来源相对较宽,这也是地方志工作的一个优势。地方志工作者应该扬长避短,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对既有的地情资料加以研究,从现实的工作中搜寻有用的信息,将历史与现实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或为某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佐证,或对某一项目建设进行提议,或为决策机构提供咨询等。地方志工作只有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①文坤斗.关于社会主义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方志,2012(1).
地方志机构要由单一的修志任务转型为多元性工作任务,就必须实现编修机制与编修方式的转型。这种转型至少可以从转变地方志工作责任主体、扩展地方志编修方式和队伍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实现地方志工作责任主体转变。既然地方志编修是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定职责,那么,将地方志编修业绩列为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官员的考核内容就是有法理依据的。只有如同其他工作那样,制定出地方志的编修时间、进度、质量、经费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要求和责任,对政府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实行问责,才会使与地方志编修有关的每一个政府官员真正将地方志编修视为己任。
二是扩展地方志编修方式和队伍,克服地方志编修纯粹官修的方式和人员来源单一的弊端。如果地方志的文化定位不再仅仅是为官员服务的官书,而是承载着更多社会功能的文明载体这一判断能够成立,那么,“官书官修官用”的闭门修志模式必然要随之有所改变。
历史上的修志属于行政命令式修志,一般由政府下令,地方志机构组织实施。具体编修过程中,多数采取组建一个编纂班子独自编纂一部志书的模式,其工作组织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式组织结构。主要由各有关单位承担提供资料、编写初稿乃至修改等任务,地方志工作机构包揽审查验收甚至总纂修改。地方志工作机构和有关承修单位基本都是党政部门、群团和某些承担行业管理职责的国有企事业单位。
这在计划体制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但也存在以下弊端:一是这种机制更多突出的是单位或部门修志,忽视了其社会性。高校、科研单位、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民间文人或艺人等更广范围的社会资源对编修地方志、丰富地方志内涵的作用没有得到必要的发挥。地方志中容易存在套话、空话、官话,存在忽视民情、淡化民生的现象,降低了志书的实用性。二是由一个单位或部门修志的方式,已难以适应完成新的修志任务。在这种高度依赖行政手段的指令性机制下,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不可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推动修志工作。三是未能真正回归社会,为社会服务,与地方志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性质不符。
因此,在秉承官书官修体制的前提下,应实现两个转型:一是从完全由政府主持、单位承修的修志机制向政府主持、单位和民间共同参与的承修机制转型。可以依据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参考市场运作机制,对不同专志(分志)或者篇章分别实行项目招标制、项目承包制、项目责任制、专家审查验收制等新的工作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以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地方志的内容。这些机制和制度,可以视情况分别实施,也可以综合实行。二是参与修志的人员队伍从完全由专业机构人员承修向专业与业余并修转型。在政府主持修志的模式下,吸收更广泛的社会人士参与修志评志。在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之外,聘请社会各领域专家学者,包括民间文人、艺人参与修志、评志、审志。这样能更好地记述民情、民生、民风,体现地方志以民为本的宗旨,生动反映地情特点。事实上,已经有地方志工作者在总结方志编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地方志编纂市场化运作,实施课题招标、专家审查验收等工作方式。①杨洪进.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初探[Z].此外,地方志工作者要“走出去”,或用手中掌握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各业服务,或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放宽眼界,提升对社会的感知力。只有站位高,所编志书的起点才会高,价值才会大。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志工作已成为一项开放性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地方志机构只有建立面向社会的开放性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社会广泛参与的修志新格局,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地方志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地方志事业的整体质量和推进速度。事业的关键是人,这就要求地方志工作者的素质由原先的只精通修志转型为精通年鉴编纂、地情资料征集、编纂出版、展示宣讲的全方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志事业的发展需求。推动地方志工作持续协调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当前机构不稳、人员偏少已成为制约地方志工作发展的瓶颈,然而在当前机构精简的大环境下,单纯依靠增加编制解决这一问题难度很大,因此提高地方志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就显得尤为关键。
地方志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当前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没有一支理论素养较高、业务知识丰富、素质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地方志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想使地方志工作稳步前行。一方面,要提升地方志机构负责人的领导能力。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领路人,地方志机构的领导者要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具有科学决策能力,工作思路清晰,善于识才用人,从而能够把握全局。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应当熟知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跟踪领导思路及社会发展热点,善于筹划,能够制定出合理的长期规划及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引导地方志工作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提高地方志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倡导创建学习型机关,通过业务培训、理论研讨、交流进修等方式,培养业务骨干。一是全面提高地方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知识理论素质和业务编纂素质;二是提高组织指导能力,使其组织协调、调研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能够成为一些行业或部门修志力量的核心;三是提升地情开发能力,使其成为地情专家,能够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运用,为社会服务。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熟悉地情的修志队伍,是全面推进地方志工作的先决条件,主要业务骨干要成为地方志业务工作的践行者和指导者。此外,发掘社会潜在的修志力量,扩大地方志事业的影响及成果。面对人员少、力量弱的现实,地方志工作者不能因编制的限制而手足无措,可以通过发掘社会潜在的修志力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宽修志队伍,弥补地方志专业人员的不足,可以采取聘请具有较高文字水平、熟悉情况、身体好的离退休老同志参加修志。
总之,只有实现了这些实质性的转型,才能实现地方志工作转型为地方志事业的华丽转身,才能适应新时代对地方志的新要求,才能促进地方志事业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只有全方位的转型成功,地方志事业才有可能呈现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K29
B
1003-434X(2017)05-0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