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润宇
(海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海南 海口 570208)
关于省级地方综合年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以海南省的年鉴情况为例
田润宇
(海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海南 海口 570208)
总结海南省在地方综合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封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海南省在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观念、措施、工作机制、宣传工作、应用新技术等方面提出推动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对策。
年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对策
提高年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要求的工作任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很多困境,现就海南的情况做些分析,力求提出突破困境、开拓工作新局面的思路和方法。
长期以来,省级年鉴工作部门的工作重心在于编纂地方综合年鉴,这也是法定的工作职责。对于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是近年才进入工作谋划的视野。从目前的情况看,海南在年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对于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说,发行工作至关重要,没有发行工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编纂出版的年鉴产品就只会束之高阁。海南的纸质年鉴主要是通过赠送和交换两种方式发行。近两年,我们对发行工作越发重视,逐渐拓展了发行渠道,扩大了发行范围。之前,赠送发行是主要的发行手段,赠送的对象主要是省市党政机构主要领导,省内厅局级机构、准行政机构主要领导,省图书馆、省内重点高校图书馆等,每年赠送数量约1000册。如今,交换发行成为另一种基本发行方式,省外年鉴工作机构(包括省、市、县级年鉴工作机构)是主要的交换发行对象,2016年通过交换方式发行年鉴近900册,而在这之前,交换发行几乎是空白。
为了扩大年鉴的传播范围,自海南史志网2008年创办伊始,《海南年鉴》的内容就逐年上传到海南史志网上,同时与海南省政府的门户网站——海南省人民政府网进行内容链接,大大促进了《海南年鉴》的传播与利用。2010年,海南年鉴和中国知网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出版的年鉴都上传到中国知网,借助知网的平台传播《海南年鉴》的内容,方便读者阅读和获取。
2015年,海南开始编纂英文版地方综合年鉴,每年发行约1000册。编纂出版英文版地方综合年鉴是开发利用年鉴资源的有益尝试。在海南之前,已经有上海、江苏等少数省市先行做出探索,英文版《海南年鉴》是在借鉴这些先进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英文版《海南年鉴》主要是当作外宣品来制作,发行方式主要是赠阅。如在涉外活动中赠送给外国嘉宾,摆放于涉外酒店供海外宾客查阅等。英文版年鉴的出版发行为宣传海南、提升海南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出了贡献。
虽然,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这些问题制约着海南年鉴资源开发利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观念问题。概括起来说,这里所谓的观念问题就是重编纂轻利用的观念阻碍着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深入和有效开展。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年鉴编纂任务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对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故此,对年鉴从业者而言,编纂年鉴是硬任务,而年鉴利用工作则是软任务,编纂年鉴是本职工作,年鉴利用则不属自己的职责范围,形成了重编纂、轻利用的传统观念。此外,片面的政绩观也导致人们对年鉴利用工作不够重视。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里,年鉴编纂工作容易出政绩,书籍出版了,摆在那里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还可以拿来评奖,获得荣誉;而年鉴利用工作比较虚,难以把握,工作付出努力了,工作成绩却很难显现。因此,开展年鉴开发利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海南年鉴工作部门隶属于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共四个编制,既称之为年鉴工作处,也称之为海南年鉴社。它不仅担负着编纂本级年鉴的编纂任务,还要指导市县的年鉴工作。因此,从4个人的力量来讲,单单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已经应接不暇,对于年鉴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是很少的。人员素质是人力资源分析中另外一个向度的问题。从这个层面讲,要做好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尤其是进行年鉴资源的挖掘和深加工,海南年鉴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状况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例如,我们有对年鉴资源做深加工的想法——编写《海南省情报告》,但由于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难以承担这样的任务,因此搁浅。
目前,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地方综合年鉴主要都是作为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因此,年鉴的开发利用主要由行政机制主导。当行政机制不够健全或者出现偏差时,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年鉴的开发利用没有纳入考核范围,缺乏刚性约束机制,导致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进度、效果参差不齐;同时,常态化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没有配置到位,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不够,随意性太大。
近年,在年鉴宣传方面,我们几乎没有开展任何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年鉴利用工作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习惯于按经验办事,工作开拓性不够。年鉴工作已经开展了近30年,形成了固有的工作模式,自认为社会公众对年鉴都非常了解,不需要再做什么宣传。由于我们把主要工作精力都用于年鉴编纂上,对年鉴的宣传工作投入不够,导致年鉴的社会知晓率不高,公众读鉴用鉴的氛围没有形成,影响了年鉴的利用水平。
海南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在实现路径方面存在思路狭窄、手段单一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海南年鉴》只注重编纂,止步于发行,在促进年鉴更广泛的利用上没有下功夫,更没有尝试开创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年鉴资源的挖掘和深加工上,除了编纂英文版年鉴外,未能探索出其他更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要想推动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扎实开展、取得突破,必须对症下药,解决这些问题。
要树立编纂和利用并重的观念,把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放在与年鉴编纂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考量和谋划。年鉴产品的生产耗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如果没人利用或者利用水平不高,就是对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编纂轻利用、重显绩轻潜绩的错误观念,树立编纂与利用并重的观点,尤其是年鉴工作部门的领导,更要切实把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中,把这项工作置于五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认真谋划,加大工作力度。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任何事情有再美好的愿景,如果没有人去操作、落实,都只能是水月镜花。从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看,要想在年鉴资源开发利用上有所作为,必须要采取灵活措施,解决有人干事、有合适的人干事的问题。在编制配备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借助社会力量解决问题。具体形式可以是聘请人员,把工作经验丰富、身体状态良好的退休干部返聘回来;或者进行课题发包,把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转化为单体项目发包给方志学会或其他有能力、有意愿承担的社会专业人士。
前文提及,在我国年鉴被当作公共产品来提供,年鉴的开发利用不受市场机制调控。因此,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想要有效开展,只能在现有的行政框架内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来实现。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把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刚性考核范畴,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工作开展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同时在公共资源配置上给予保障。
抓好年鉴的利用工作,宣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人们接收的信息量很大,更新速度也很快。因此,年鉴利用工作要想做得好,加强宣传是必由之路。年鉴的宣传工作不仅要利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如召开发布会、刊发评介文章,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善于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利用互联网、开设微信公众号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媒体宣传的格局,推动形成全社会读鉴用鉴的浓厚氛围。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市场上大多数的商品都已经实现线上营销。但是,我们的年鉴发行很多还停留在前信息化时代,仍然靠上门推销来消化库存。因此,可以说,年鉴发行的技术手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做出调整和变革。深究起来,发行技术进步牵涉到年鉴存在形式的变革问题。如果年鉴内容都能够呈现在网络上,年鉴就变成了网络读物,因而,年鉴资源开发利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在,这个趋势已得到部分实现,有的省市年鉴部门已建成自己的网站,如广东、湖北、上海等;年鉴数据库的建设也已在进行,如中国知网、中国年鉴网、中国年鉴信息网、中国统计年鉴网的建设运营等。
年鉴资源的深加工是年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向之一。关于这一点,《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已明确指出。省级年鉴工作部门可以参照纲要提出的第10项工作任务,编著省情报告、省情口袋书,更好地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社会公众了解省情提供信息服务。
K29
B
1003-434X(2017)05-0008-03
田润宇,男,汉族,黑龙江省林口县人,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年鉴工作处副处长,博士。研究方向:政党理论、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理论,史志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