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2016年度视导报告

2017-01-28 09:09江苏省学前教育研学中心
早期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幼儿园

江苏省学前教育研学中心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2016年度视导报告

江苏省学前教育研学中心

2017年1月3日至6日,受省教育厅委托,江苏省学前教育研学中心组织28位学前教育课程专家,对第二批50对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幼儿园进行了现场视导。专家们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观摩、审阅材料、焦点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课程游戏化项目进展情况,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实地指导。现将专家组的视导意见报告如下:

一、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成效与影响

(一)项目组织化程度更高。课程游戏化项目采用结对帮扶的方式申报和实施,虽然重点关注的是农村幼儿园和城市薄弱幼儿园,但起到了托举中段、抬升低端、激发上端的作用,并初步显现出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效应。各地已将课程游戏化项目视为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质量工程来抓,例如镇江市与省教科院幼教特教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三位专家常年深入到各市、区的15所幼儿园,并带动片区内其他幼儿园,与当地幼教干部、教研员一起进行问题解决导向的、陪伴式的日常教研,该市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徐州市建立政府、高校、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推进模式,徐州幼高师和主城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签订三方协议,共同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步伐。目前,全省课程游戏化项目除了省级项目园外,各地已设立407个市级项目园和893个县区级项目园,2016年全省各地共组织105场次市级课程游戏化现场推进会,304场次县区级课程游戏化现场推进会,使更多幼儿园分享了项目园的改革与探索经验。全省已形成省、市、县区三级递进的课程游戏化项目培育模式,以及“横向共建,纵向互联”的项目管理策略,使课程游戏化项目对各类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都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南通和泰州两市辖区内的所有幼儿园,都已步入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行列;淮安市计划“十三五”期间建设100个市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园和共建园已形成共生共长的和谐关系,帮扶工作有计划,帮扶活动常规化。例如,常州市武进区戚墅堰幼儿园将5名骨干老师派到项目园进行为期2年时间的跟岗挂职;连云港市蓓蕾幼儿园与钟声幼儿园实行帮扶工作三级管理制度。

(二)项目支持保障更到位。近三年来,各市、区(县)相继出台151个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政策文件,全省各地在学前教育内涵质量发展方面的投入有了较大增加,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所需人、财、物基本得到了保障。各地政府主动协调,帮助项目园改善办学条件,改建和扩建老旧校舍,拓展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空间。在新进编教师的配置上,优先考虑项目园。据统计,2015-2016年,全省新增4529名在编教师中有523名被分配到省级项目园,占比达11.5%。除了按时、足额将省级专项经费拨付到位,各市、县还落实地方专项配套资金,提高对项目的支持力度。例如,南京市对省级项目园奖补20万元;连云港市、扬州市宝应县对省级和市级项目园分别提供10万和5万元的专项补助。据统计,2016年,全省市级财政用于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专项奖补资金(不含课程游戏化建设设施设备添置、环境改造等其他经费投入)达2407万元,县(区)级财政专项经费达12501.93万元。所有省级项目园均享有财拨生均公用经费,很多地区高于省定标准,使项目园有相对充裕的制度性经费保障。例如,高邮市已达到600元/生·年;镇江市除385元/生·年的生均公用经费外,还保证200元/生·年的玩具图书经费标准;苏州市则已超过了1000元/生·年。

(三)项目指导更专业。为提高项目实施的专业水准,除了省级项目专家利用网络等通讯手段进行日常的在线指导外,省教育厅还举办课程游戏化项目海外培训,委托省学前教育研学中心组织当年度项目幼儿园专题培训、领衔人长期培训,委托省教科院幼教所组织全省教研员专题培训。各地行政与教研密切配合,邀请本地的高校专家、教研员、特级教师高频率地在项目园开展实地教研活动。在各地的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过程中,幼教专干和教研员队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偏远乡村,为幼儿园问诊把脉,指点迷津。2016年,市级教研员到省项目园实地指导212次,县(区)级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实地指导939次。以课程游戏化为抓手,各地不断优化教研活动的模式和内容。例如,扬州市建立了“市、共同体、幼儿园”三级教研网络,合力解决课程游戏化中的真问题;南京市开展菜单式课程游戏化专题教研;盐城市实施课程游戏化教研指导责任区,采用“一园探索,二园改进”的连环式跟进教研;常州市教育局用了近一年时间,通过案例评审推进幼儿园课程环境建设。正是这种以点带面的指导方式,使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破解,一些有益的做法得到及时总结和推广,一些错误的做法也能及时被发现和制止。在专家引领下,各项目园普遍重视园本教师培训。幼儿园每周组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教研活动,有的多达3-5次,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内涵的理解不断加深,课程意识在短时间内也有较快提升。另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也进一步拓展了教师的专业视野,项目实施以来,专家组陆续地向项目园推荐20种以上专业书籍,各地也积极组织教师阅读,例如宿迁市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省群专家推荐的书目并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项目群内的读书活动、读书体会分享、引经据典的案例分析从未停息,老师们越来越意识到阅读的重要,一种领导带头学、幼儿园组织学、教师自觉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的学习风尚正在形成。

(四)项目成效更显著。课程游戏化项目有效强化了“儿童是学习主体”的意识,促使教师开始实现四个转变:从关注自己的“教”转向关注儿童的“学”,从关注“文本”转向关注“生活”,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经验”,从关注“传递”转向关注“互动”。随着教师观察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基于幼儿行为观察调整课程内容和教育行为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形成,项目园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一是改造课程实施环境。各项目园挖掘闲置资源,在让空间多维化、场地多样化、材料层次化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使室内外环境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更趋合理。例如,无锡二泉幼儿园作为一所民办园,投资人将原来的8个班规模缩减为7个班,给幼儿释放更充裕的活动空间。学习环境的优化,延展了幼儿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幼儿的学习内容,使幼儿能投入地游戏,自主地进行学习。二是提升课程适宜性。项目实施让更多教师意识到,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并非是原封不动地搬教材,而是要从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出发,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对课程进行适宜性改造,使幼儿园课程更加生活化、游戏化。三是利用本土资源。各项目园都设置了全园的课程实物资源室和电子资源库,有的幼儿园甚至还设了年级和班级的资源角,努力搜集、整理本地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为课程建设服务,体现了一定的课程资源意识。四是丰富教育活动形式。由于认识到幼儿的学习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各项目园普遍改变将集体教学视为课程实施之唯一途径的状况,减少一日生活中集体课堂教学活动的比重,增加区域游戏时间和外出参观考察的机会,也越来越重视挖掘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例如,鼓励幼儿自主进餐和饮水,设计与幼儿能力相匹配的自主签到活动等。五是建立弹性管理制度。幼儿园改变作息时间整齐划一的做法,改变项目实施初期机械地、任务化地实施六个支架的做法,赋予教师更大的专业自主权,较好地把观察与环境改造、一日生活弹性安排、资源的使用等工作结合起来,使幼儿园课程实施更具开放性。

(五)项目影响力更大。课程游戏化项目是针对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而设计的重大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是在强调规模与质量并行,将质量提升视为核心内容的大背景下开展的,也是我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具体举措。项目实施三年来,广大幼教干部、教研人员和专家积极投入,各项目幼儿园全力以赴,认真实施,勇于创新,项目进展顺利。本项目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不仅引起《中国教育报》等专业媒体的关注,也受到全国很多省市幼教同行的关注,不少省市专程来江苏考察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或邀请我省的专家、园长去外省介绍项目进展和成效。作为全国学前教育质量建设的典范性工程,本项目也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二、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视导过程中也发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础保障条件仍然薄弱。尽管各地为确保项目推进出台了保障性政策,但基础办学条件的制约依然严重存在,主要表现为师资素质不高、经费不足、班额过大。各地各幼儿园都存在大量的非在编教师,由于教师收入过低(很多老师年均收入仅2万余元),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动中的马太效应给项目实施造成了非常大的难度。有些地区的省项目园除生均公用经费外,基本没有财政经费投入,使省专项经费不得不用于环境改造和设施购置,导致更核心的课程研究支出比例过低。少数幼儿园的独立法人地位尚未落实,有限的专项经费的使用也难以得到制度性保障。近年来入园需求剧增,合格教师补充不足,加之摊薄教育成本的动因,致使部分地区大班额现象突出,急需政府加大基础性财政投入,保障幼儿园有质量运行。

(二)整体课程意识仍然不强。由于没有从整个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角度去理解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内涵和价值,很多项目园的课程改造还局限于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尚未形成整体的课程架构意识,课程的基本概念含混。具体表现在:不能对年级整体课程进行规划,不能综合地考虑年龄段课程的整体目标、内容和活动形式等,导致一日生活的安排中存在着幼儿某些学习活动简单重复或某些学习机会缺失的现象。因此,还需要研究如何基于儿童活动的需要,实现区域游戏和主题活动之间的有机整合,生成与预设活动的平衡。

(三)教研实效性仍然不够。部分地区没有专职的学前教育教研员,或者仅有一位教研员,部分地区的教研员缺乏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薄弱的教研员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推进的质量。视导中发现,一些幼儿园的园本教研缺少规划,内容细碎无序,基于问题和园本实际的跟进式、持续性教研不多。如何诊断和发现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追随教师日常教育行为,进行科学、系统、伴随式的高质量教研,成为当下学前教育教研的重大难题。

(四)幼儿学习有效性仍然欠佳。区域环境创设和一日活动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影响了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班级环境创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整体性,材料投放有简单化、平面化的倾向,没有对幼儿构成挑战,缺乏对材料教育价值的深度挖掘;某些室内区域建设相对薄弱,如阅读区书籍配备的质量不高,科学区操作材料的投放不科学、不合理;环境创设不能很好地反映幼儿学习的痕迹和经验的变化;一日活动安排的合理性有待加强,存在室内没有幼儿,而户外满场挤满幼儿的现象,或反之。教师虽普遍认同“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但师幼互动中教师过度作为或者不作为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如何在科学观察、准确解读幼儿行为意图的基础上对幼儿做出回应,对于很多教师而言依然是一个难题,并成为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中的一个瓶颈性障碍。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在现代学前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也是一项学前教育质量工程。这一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政府加强了对幼儿园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投入,标志着江苏学前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视导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建立自信,凝聚目标,同时也要发现问题,找到根源,确立重点,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幼儿园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爱“上”幼儿园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