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当前,数字化使学报档案管理工作从无序变有序、从闭塞变开放、从繁琐变简单。学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顺势而为,在新阶段努力发挥数字化的优势,使学报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尤其是科研工作者。
要强化学报数字化档案管理意识。面对学报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学报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学报档案管理必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需要主管学报的领导予以高度重视。过去,作者寄纸质稿件给学报编辑部,纸质稿件流转终结后入档存放,流程简单、清晰。在数字化背景下,word等排版软件盛行,作者与学报编辑沟通更便捷,稿件流转全用电子文档传输,能存储到档案室的仅是编辑部校对稿件和专家意见,尤其是面对作者换稿、大面积修改稿等,只能直接替换,不能用纸质档案的方式呈现。学报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重在强化数字化档案的管理意识。
要加快档案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开放使用学报档案资料是服务读者的关键环节,但这一直被学报管理部门所忽视。我们要加快学报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为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学报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对接和打造数字化平台。当前,学报最终形成的数字化文档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收录后,用户可以付费下载并广泛传播。从功能上讲,它替代了学报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即服务环节。因此,学报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学报档案数据进行精加工,确保纸质和数字化文档的一致性,第一时间将数字化产品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要多支持免费数字化平台的发展。目前,“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平台下载文章都需要付费,不会像学报档案管理部门那样免费服务。阅读学报的大多是科研工作者,上述平台如果能够像档案管理部门一样提供免费服务,对广大读者就是福音,对推动社会创新发展也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要做好这类工作,靠某一家学报档案管理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群策群力,在努力打造免费开放数据库的同时,大力支持免费数字化平台的发展。
要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信息化素养。学报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学报档案管理所需的档案知识,而且要适应数字化形势所需,提升信息化素养。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向兄弟学报学习;要因地制宜,根据工作的创新需求,做到学习方式更多元,知识吸收更宽广,档案管理更细致,学报档案公开更及时。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数字化背景下得心应手。
要创新学报档案管理制度。学报档案管理与其它档案管理工作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既要求系统化、精细化,又要求根据学报周期长短、文章刊载量多少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管理制度。因此,我们要创新学报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学报档案管理工作有规可循。除档案管理一般制度外,还要设定一些提醒制度,提醒学报把好导向。学报是主流媒体,理应传播主流声音,不管什么样的科研成果,都应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学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始终绷紧这根弦,做到档案入档前检查、入库后复查,对有“不同声音”的文章不予入档,提醒学报第一时间撤稿,避免数字化平台被广泛传播。
总之,数字化改变了传统学报管理的模式,学报档案管理部门要创新发展,要使这些学报档案资料能够在数字化环境下得到更加广泛传播,促使各领域推出更好的新作品,从而大大丰富学报档案数据资源。
(广西师范学院 李仰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