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研究

2017-01-28 08:16徐运红王华东徐颖
山西档案 2017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文化

文 / 徐运红 王华东 徐颖

微电影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研究

文 / 徐运红 王华东 徐颖

微电影能够引起社会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弥补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不足,是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沟通平台。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这个平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预告和预约,维护图书馆良好形象,为社区和企业开展服务。为此,高校图书馆要结合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选择微电影宣传题材、微电影制作方式和表现手法应多样化、建立微电影资源库,丰富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载体、提高微电影的传播和推广力度。

微电影;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是由高校图书馆主导的,利用高校图书资源、电子资源和相关服务建立的,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社会读者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的相关产品和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精神文化的集中地,凭借图书资料的专业性和前沿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电影作为当前新媒体重要形式之一,结合了电视和电影的优点,更是涵盖了青春、草根、创意等新兴元素,在图书馆公共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通过微电影推动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

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层出不穷。当前新媒体的类型主要分为移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两种[1]。微电影作为新媒体电影重要形式,是专门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2]。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社会读者。他们与在校大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微电影在推动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一)微电影能引起社会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电子信息资源依托现代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设备,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源存储量,电子信息便于存储和查询,电子图书资源查询阅读起来也更为方便。

善于利用现代化手段查阅文献的社会读者不在少数,更多的读者喜欢通过电子资源获取信息。在这个高生活节奏的社会,微电影是具有很强草根适应性的短时电影,内容精炼、简短,贴近了普通受众,迎合了当前电影文化消费“快餐式”的心理和口味,很受社会读者的欢迎,容易引起社会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二)微电影能弥补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传统服务方式的缺陷和不足

众所周知,现在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以借阅图书为主,且不同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图书馆允许社会读者可阅不可借,有的允许借书但须交押金,还有的直接让社会读者吃闭门羹。允许社会读者进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让图书馆有很多担忧,比如占用在校大学生资源、增加图书馆员工工作时间、损坏图书等。高校图书馆如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读者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就会被社会边缘化,其良好形象会大打折扣。因此,改变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采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为社会读者提供服务势在必行。

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将一个个有情节有原创性的故事运用美妙的电影制作艺术技巧传达给受众,利用微电影来传达图书馆的理念、形象、规章制度、资源的获取方法、注意事项等,巧妙地规避社会读者对于图书馆说教式宣传的抗拒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少高校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文化服务的各种担忧。

(三)微电影适应了社会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公共服务,在不同的城市存在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境界,有些高校图书馆门庭若市,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形;有些高校图书馆显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个城市的阅读习惯、氛围、读者的整体素质、社会的生活节奏等都可能影响它的公共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WIFI的普及、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更多的读者尤其年轻人愿意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来随时获取相关资讯。微电影正是利用了网络、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等迎合社会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对形成全民的阅读氛围起着积极作用。

微电影经微博、视频网站等社交网络发布后,读者可通过微信、微博、易信、QQ、飞信等微平台随时分享或转发自己和别人的观点、看法,通过微电影的传播平台形成社会受众与图书馆的双向沟通,可改进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微电影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

借助微电影传播平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已悄然发生变化。

(一)为社会读者进馆阅览提供网络预告和预约

社会读者凭自己的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到高校图书馆办理借阅(书)证后,就可在图书馆享受相关服务。一些高校图书馆还与地方政府合作,在高校图书馆专门为社会读者开辟阅览室,调集并采购适合他们的书刊。社会读者流动性较强,双休日才有空余时间。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座位本就紧张,如果大家都集中一个时间段,势必挤占学生阅读自习的空间。这时,高校图书馆如果能利用微电影平台,实时公告,或向社会公众提前告知,可有效地缓解高校图书馆的压力。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实行网上预告和预约,避免社会读者进馆却不能享受服务的尴尬局面。

(二)利用微电影平台提升图书馆公共形象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大讲堂,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大雅讲堂”、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的“紫山讲堂”等,因其知识的权威性、丰富性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高校大学生一直是参与其中的主体。为吸引社会读者参与进来,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微电影微平台广而告之,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家学者所带来的精彩报告和丰富知识。正是借助微电影这种手段,一方面可以搭建起高校图书馆与外界的交流平台,使图书馆服务得到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读者选择和参与到其品牌建设中;另一方面可以向外界展示高校图书馆的形象,让微电影成为图书馆宣传的有力手段。

(三)利用微电影平台支持村级(社区)电子图书资源建设和开展企业服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必然要求高水平的设备设施与之配套。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在农村和社区的普及,一些高校图书馆打破阵地,走出校门,建立村 (社区)图书分馆(书屋),在提供纸质图书的同时,更提供了涵盖农村实用养殖、实用种植技术、养生、美容、健身和学位论文、年鉴等内容的大量电子资源。在微电影平台上共享资源,方便农民工、偏远山区人民和社区人们使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满足了农村(社区)居民对各种科技知识的强烈渴望,对高校图书馆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有较大裨益。

一些高校图书馆网站资源只允许内部访问,外部使用各种电子资源则需要认证。高校图书馆可成立为企业服务的机构,并为它们分配账号或接入图书馆校内网,利用微电影平台为企业员工提供查询行业资料和各种定制服务。

三、微电影推进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途径

(一)结合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选择微电影宣传题材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应以人为本、以内容为主、靠创意取胜。高校图书馆微电影需要在制作创意和传播过程中选好主题,结合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特点以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社会读者走进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在微电影题材创意上,可分为阅读推广类、人文情怀类、 图书知识类、图书馆使用和现象类等,且题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嵌入式的主题宣传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例如,针对推广类题材,高校图书馆可巧妙地将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注意事项、资源和服务等嵌入微电影的拍摄中;针对人文情怀类题材,可从文化的角度宣传图书馆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传播图书馆的人文关怀。这样更有可能得到社会读者的青睐和接受。

(二)微电影制作方式和表现手法应多样化

微电影的制作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记录片、科幻片、伦理片、励志片、歌舞剧等,也可以是小品、话剧、经典文学和演讲词的重新演绎、对亲人的真情表白,甚至是人们美好梦想的展现。围绕这些题材宜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微电影制作、推广和宣传中,一般有三种表现手法。

一是写实手法。这类手法以直接叙事为主。例如,对阅读推广类、图书知识类、图书馆使用类主题宣传可直接采用文字,辅之图书馆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进行公告,也可通过学生演员的表演,或借助新闻专题手法,向社会读者传递图书馆的相关资讯。

二是象征对比手法。这类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一些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例如,对图书馆现象类主题的宣传,宜以某一高校图书馆为主线展开,通过传统的服务和现代化服务的全方位对比,让更多的社会读者了解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时代的变革。

三是情感描述型手法。这类手法主要通过讲述父母之间、子女之间、朋友之间、情侣之间一个个动听感人的故事来反映亲情、友情、爱情,体现人文情怀类的关怀。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故事,他们在观看时很容易产生共鸣而实现预期的效果。

(三)建立微电影资源库,丰富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载体

在网络阅读方兴未艾的今天,利用网络进行在线阅读已成为社会读者的阅读新时尚。利用微电影病毒式传播的特点,将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相关公共服务资源制作成微电影,让微电影引领社会读者的阅读倾向,是传统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

高校图书馆馆藏的一些经典作品可以通过微电影的形式用于在线阅读上,一部传世之作可以通过微电影实现永久流传,便于社会读者阅读。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与专业制作公司、电视台进行合作,借助自身厚重的文化氛围和静谧幽深的环境,将汉字、书法、中药等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每集几分钟的微电影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对发掘和弘扬中华文化意义重大。

因此,图书馆要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主动聚焦社会读者需求,强化按需征集、生产、定制公共文化产品,拍摄出高质量的以经典作品为原型的微电影,充实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库,让更多的社会读者享受微电影的魅力。

(四)提高微电影的传播和推广力度

微电影既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营销手段。高校图书馆应考虑如何将微电影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提高其品牌知名度。首先,微电影作为新媒体的重要传播手段,既要加强与其它新媒体资源的整合,又要重视与传统媒体的衔接,二者不能偏颇。其次,利用微电影病毒式营销的特点,找出有影响力的社会读者帮助传播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内容,确定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有效的推广方式,依靠这部分社会读者自发的口碑传播、接力传播来提高效果。再次,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微电影提高用户的兴趣,通过组织微电影创作大赛、学术讲座、沙龙、鉴赏会、剧本征集、微电影评选活动,让更多的社会读者了解并参与进来。最后,我们要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是长期性的,其服务品牌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建立的,应运用微电影的品牌号召力带动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

[1]陈俊彦.新媒体对广电传媒发展的影响研究[J].出版广角,2016,(11).

[2]邱月.当电影艺术遇上广告营销——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优势探析[J].文艺争鸣,2014,(3).

G252;G258.6;J905

A

1005-9652(2017)03-0125-03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项目《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河北县域经济优化与创新发展研究》(HB17YJ043)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虞志坚)

徐运红(1978-),女,湖北荆州人,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王华东(1977-),男,湖北随州人,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徐颖(1998-),女,湖北荆州人,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