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地位逐步提高,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教师培训计划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衡量教师社会价值的体现,是评估教学质量水平的依据,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法宝。体验式培训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培训形式,在各级各类培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体验式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利用体验式培训,提高教师的主动参与性,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并利用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加强自身专业发展,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体验式培训是指在一种情境模拟的环境中经过反复体验与总结,并且通过联系实际,由接受培训者(以下简称受训者)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实用的解决方法的培训活动。[1]体验式培训强调的是“先行后知”,是依据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体经验,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2]
体验式培训作为一种当代较受青睐的培训形式,有其丰富的理论依据。从体验式学习理论模型来看,它表明了个体亲身体验学习的重要性。在具体情境中,个体根据自己的体验发表看法,进行反思,再概括总结形成新的概念,最终指导实践。体验式培训就是直接来源于这种体验式学习理论。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探寻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建构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论体系。教师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与教育对象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方面,创设与学习有关的、类似真实世界的模拟情境,使学习者在相关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并依赖协作学习以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提供帮助。[3]体验式培训在具体的情境设置、活动开展以及总结反思中都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学观相符合,都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训者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去帮助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不断意义建构获得相关知识以重新指导实践。从杜威的“做中学”学习理论来看,明确提出了经验性学习,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4]而体验式培训正是以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帮助其获得相应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
1.培训强化了受训者的主体性地位。体验式培训以受训者为中心,依据受训者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帮助受训者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为受训者制定适应的情境或游戏,注重受训者的体验与感受。
2.培训调动了受训者的参与积极性。体验式培训不再让受训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以受训者的体验去发现知识。受训者依据培训设计的情境或游戏,全身心将自己置身其中,在模拟的情境或游戏中,依据自身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理解与体悟知识,提高了受训者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受训者的参与积极性。
3.培训注重了受训者间的交流互动。体验式培训不是个体单独的学习,而是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学习,通过情境模拟、做游戏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加强团队间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缩短团队成员间的距离,加深了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共同进步。
4.培训锻炼了受训者的反思能力。体验式培训是在培训的过程中,给定受训者反思时间。受训者回顾自身在情境或游戏中的体验或感受,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或改进的地方,与培训者、同伴之间交流学习,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体验式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之一,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依据受训教师的亲身体验,使受训教师获得即时的感受,通过在活动中与其他受训教师相互交流与学习,反思以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而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旨在通过教师的成长加强其在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理念等多方面的学习,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进步。在体验式培训中,受训教师是培训的主体,以受训教师的体验为核心,依据相关的情境模拟或游戏设计使受训教师参与其中,使受训教师主动在活动中体验学习。(1)受训教师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参与培训活动、亲身体验、感受活动意图,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2)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受训教师能够自由进行自我调控、自主学习,通过体验获得即时感受,重新塑造对教学过程的看法及态度,整个过程都是自觉主动形成的行为,体现了受训教师的主动性;(3)体验式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受训教师的体验为核心的培训形式,调动了受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受训教师的学习热情,使受训教师在体验过程中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以加强专业素养能力。
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学科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教师不再是单独、封闭的个体,不同类别、不同结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十分重要。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依赖于个体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其所处的教学环境,受同事的影响,教师个体通过与同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分享经验,互帮互助,有助于弥补自身态度、能力以及方法等的不足,从而改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互助共赢的理想状态。在体验式培训中,受训教师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依赖于一个集体共同实施培训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受训教师之间增强交流与互动,互帮互助,集思广益,共同完成任务,以实现活动效果的最优化。受训教师在体验式培训中的沟通与交流、学习与分享,有助于培养受训教师的集体协作意识。待回到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师能够与同事之间平等交流,经验分享,互相学习,提高集体合作能力,共同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发展,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其自身长远发展。
反思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体验式培训以受训教师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在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即时感受,使受训教师在体验过程中理性反思自己的态度、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培训者的引导、与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等获得新知,主动形成自己新的价值观、知识观、教学观。体验式培训注重受训教师的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问题所在,提高了受训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自身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态度、能力等方面进行理性反思,有助于其更好的完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终身性学习的过程,旨在教师依靠学习、实践、思考等多种形式获得发展与完善。体验式培训中情境或游戏的设计,让受训教师亲身体验与实践,利用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与合作,不断尝试与创新,并汇聚各种力量,开发他们的智力、潜力与创造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在这一培训过程中,受训教师不再局限书本与培训者的传授,利用自身的体验与实践享受学习并获得新知,激发起受训教师的学习潜能,加强持续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才能保障其自身长远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师成长的依据。体验式培训为教师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之一,在注重教师体验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可控因素,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体验式培训是一种将受训者与情境或游戏等具体活动相结合,通过直观体验感受学习的培训方式。作为教师培训的一种新形式,体验式培训要强化培训目的,调动受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以体现培训的价值。对于受训教师来说,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最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教学水平,而且关系到他们的专业发展。因此,体验式培训必须以接受培训的教师为主体,以解决其实际问题为落脚点。(1)培训要以接受培训的教师为核心,设计的活动要满足受训教师的学习需求,以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2)在体验过程中,培训者要根据受训教师的体验感受及时与之沟通交流,让受训教师了解在活动中需要改进或完善的地方,不断加强认知,改变原先的态度、行为或观念等;(3)根据受训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共同学习,在受训教师之间寻找自身的不足加强学习以及培训者归纳总结,将受训教师的看法、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引导他们的专业认知,最终能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体验式培训只有强化了培训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活动,才有可能激发受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以实现培训的预期效果。
教师体验式培训的主要内容应以培养教师的专业道德情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等多方面内容,应与受训教师的切身实际相关。在专业道德情感方面,应主要为受训教师培训类似关爱学生、热爱事业、为人师表等多方面内容,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应培养受训教师在学科专业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上的理解与完善,便于了解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应培养受训教师的组织能力、理解与反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内容,以便有效实施教学活动;在专业理念方面,应努力为受训教师构建和谐、融洽的模拟教学环境,使受训教师感受教学氛围,形成正确的教学观、知识观等。在体验式培训中,应合理调控培训布局,按照一定比重设置培训项目,保证全方位涉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内容,以施展培训的作用。教师培训的内容是影响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关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体验式培训应把握受训教师的学习心理,优化培训内容,合理调控培训结构,以保证培训的有效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还需要与其他教师之间保持联系、资源共享以丰富教学经验。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应保持与同事之间、不同结构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协同发展。在体验式培训中,让受训教师组成团队参加活动,共同完成相关培训活动任务,加强受训教师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受训教师通过在活动中的体验与学习,能够依靠团队的力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根据培训者的引导,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学习以获得新知。受训教师通过培训的亲身体验,理解交流互动的意义,体会团队合作学习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能够积极与同事之间相联系,主动与同事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共享,互相帮助与建议,共同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不断促进其专业发展。
[1]马红宇,王斌.体验式培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
[2]吴卫东.体验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57-60.
[3]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5):77-80.
[4]张建伟,孙燕青.从“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探究学习的理论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