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魏晋南北朝考古发现与研究60年

2017-01-28 05:38:52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考古学家魏晋墓葬

贾 璞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魏晋南北朝考古发现与研究60年

贾 璞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考古研究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河南洛阳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12朝古都,其文物数量巨大,文化色彩鲜明,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凸显了地方性特色,成为了考古的重要场所。考古研究能够对国家艺术内容进行深化,并丰富当前的科学技术。文章以魏晋南北朝的遗址作为切入点,对60年的研究内容进行探析。

河南;魏晋南北朝;考古发展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has gradually been widely concerned. Henan Luoyang is, the ancient capital of 12 dynasties during China's feudal society, the huge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s, culture color, not only reflected the people's way of communication,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ce for archaeology.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can deepen the national art content, and enrich the curr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ites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ixty years of research content.

Key words:Hena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rchaeological development

我国历史上分裂比较严重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期间,从汉朝灭亡到唐朝统一,一共用了几百年的时间。从考古研究的角度来讲,其文化特色和艺术文物都有着巨大的变化。

1 魏晋南北朝遗址

1.1 魏晋洛阳都城

洛阳作为12朝的起源地,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和特殊性建筑。北魏和新晋时期的皇帝都在此定都,并大力改建都城外观,使整体看起来更加繁华。首先,曹魏皇帝在东汉灭亡后对建筑进行重新规划,依照原有的格局做出一些变动,但在整体上却没有太大不同。其中典型的事例有曹操建立的铜雀台,后者将洛阳城的三大侧面进行了整合,在西南角加入了金镛城[1]。在1965年,考古学家根据夯土台中的周壁对宫城遗址进行探索,在方形擂台中发现了一个高为3.4 m,边长为230 m的圆形建筑,且在每个端点处都藏有一个冰室,就是《永乐大典》中所记载的“消暑室”[2]。

1.2 北魏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中的考古文物居多,种类也不尽相同。在1959年,考古学家对洛阳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探索,对北魏西城墙两端的阙口进行研究,发现北魏外郭成的土地夯实厚度都不同,从文化的角度来判断,它属于具有内涵的东城阙。另外,在洛阳城的古墓当中,考古学家出土了许多墓志铭,近60年来,数量也从原有的23个增加到98个。同时,每个墓志铭中都详细记录了当地人的姓氏、祖籍等,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肯定。在北魏的御街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布匹,通过其中印刻的文字来看,当地是北魏城的“大市”,在坊间的窖穴中挖掘出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如北宋的陶瓷物品,在许多手工作坊中都是以青瓷为主,夹杂着一些黑瓷。同时,考古人员挖掘出了一些纹洛清晰、底部透明、瓷身光滑的杯子和碗以及托盘等,这也证明了陶瓷在封建社会是大量使用的,并且有一定的特殊性。而黑瓷则通常用于观赏,考古发现黑瓷的体积较大,花纹的颜色也更加丰富。除了瓷身剔透等特点外,在烧制图形上也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例如其内部有三角纹的挂釉,也有莲花瓣纹洛的施釉图案。不管是从陶瓷的挖掘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考古学家都能够断定其技术的成熟性。尤其在北方地区,民用瓷的种类增多,并且色彩也更加丰富,从单一的白瓷转变为双色的两彩釉陶,色彩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在纹饰上与国外的瓷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经过后续阶段的考古研究,也证明了这一时期的陶瓷是唐三彩的起源[3]。

1.3 北魏塔基遗址

北魏的塔基遗址也是在洛阳发现并得到深化的。由于当时封建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思想上更趋近开放化。其中佛教是北魏社会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思想,在北魏元年统治者建立了永宁寺。考古学家对其中的遗迹进行研究,发现在距离地面3 m的平台中具有塔基遗址。这种遗址主要是由长方形的夯土围墙建筑而成,并在基座的固定下将整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层夯土围墙的主要功能是对石块垒砌的装饰构件进行保护。另外,在木塔基座的东西北三面,考古学家挖掘出了5个长为120 m,宽为5 m的泥塑雕像。从造型上来看,这些泥塑像的外观十分逼真,当时的制造者将其音容笑貌仔细地刻画出来,每个泥人的笑容幅度都是不同的。设计人员想要极力通过眉毛的弯曲程度、嘴型、手势等内容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传递出去,并构建了一个空心的石窟道,将古代的雕塑艺术体现得淋漓极致[4]。

2 魏晋南北朝墓葬

2.1 魏晋皇陵

魏晋皇陵的墓葬是考古学家研究的重点,此墓地中有23个人的墓志铭,埋葬者根据墓地的总体面积进行布局,以前后、左右的规划方式排列主次。从这一方面来看,也能够发现其中的尊卑性极为显著。研究者根据地势和埋藏人数进行实际对比,确定此陵地为“崇阳陵”。另外,考古者向蔡庄的东南角进行探索,在邙山脚下的一个潘阳城中发现了峻阳陵。研究者从陵墓的规格、布局以及朝向上分析出此墓地为另一处皇陵。判断依据如下:墓地周围的大部分器件虽然已经被损坏,但总体的建筑遗迹还是清晰可见的,能够分析出墓地在较长时间内都得到了他人的维护。并且,墓地中的次序性非常明显,体现了当时皇权的绝对性[5]。

2.2 洛阳魏晋墓

洛阳魏晋墓的数量较多,规格较大,目前都存放在洛阳博物馆当中。在西晋朝代中,墓葬的考古内容更加丰富。首先,墓葬的形状大多以方形为主,在东西南北4个侧面中都有凹凸不平的角隅,在石门的两端还设有甬道,能够便于陶俑的放置。古人在墓葬中放置了许多文物,其中包括泥塑形状的牛马等牲畜、昂贵的金饰以及各种形状的厨房用具[6]。从陶俑的外形上可以看出魏晋时期人们的主要特征,大部分都具有少数民族的深眼隧、高鼻梁等标志。同时,这一时期大部分的墓葬中都有对于死者的介绍,其中记录了这位古人的生平、存活时间以及主要贡献等,它也从侧面中反映了魏晋时代等级分明的特点。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两部分内容。第一,对魏晋南北朝遗址进行分析;第二,阐述了关于魏晋南北朝墓葬的考古发现。从而得出:在河南魏晋南北朝考古的60年间,工作人员有着巨大的收获,反映了当时文化、思想、雕刻艺术等内容的特殊性,是考古学中比较的辉煌的成就之一。

[1]方燕明.近十年河南魏晋南北朝考古的主要收获[J].华夏考古,2011(1):13-15.

[2]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21-23.

[3]陈志晓.漯河地区聚落和城市的变迁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25-27.

[4]魏兴涛.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J].华夏考古,2012(2):123-125.

[5]聂晓雨.从考古发现看洛阳东周王城的城市布局[J].中原文物,2010(3):68-69.

[6]罗敏.三峡地区古代陶瓷窑炉的考古发现与窑业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30-31.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f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n Henan for Sixty Years

JIA Pu
(Henan Museum,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TU73

A

贾璞(1978-),女,文博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E- mail:jasper0122@163.com.

猜你喜欢
考古学家魏晋墓葬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8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28
墓葬中的女人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2:40
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地下有遗址的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大众考古(2015年11期)2015-06-26 08:45:32
考古学家手铲下的“巨石阵”
大众考古(2015年4期)2015-06-26 08:39:52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18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