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淮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江苏 淮安 223002)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王苏淮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江苏 淮安 223002)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重要文化的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的文物保护现状却不乐观,文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的。文章立足于文物保护的现状,对文物保护的内容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提出了文物保护的科学方法。
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保护内容;科学保护方法
Abstract:The cultural legacy of human i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t is human relics, ruins of the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e of a country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situation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 so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s imminent for u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a scientific method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Key words: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tection content; scientific protection method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个文明从未中断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宝贵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与文明的见证,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我们中华文明必要方式,也是连接各民情感的纽带,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时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浅薄的经济利益,大肆盗取国家文物,破坏文化遗址、建筑等,其中以盗墓行为最为猖狂,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文物保护迫在眉睫。然而文物保护又是一项重大的责任工作,基于文物的特殊性,文物保护必须要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保护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文物的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下面笔者就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保护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论述。
文物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产物,从物质的角度来说,文物可以由众多的材料构成,属于物质的范畴。但是所有的物质都处在运动当中,而且也会发生相应的化学、物理变化,文物的结构和性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来说,实际的文物保护主要有3个内容:文物材料的性质研究、文物保护环境的研究、文物修复技术性的研究[1]。对文物保护内容的科学研究为的就是要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合理、更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同时文物内容的保护科学研究也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例如文物与环境相协调原则、“做旧”原则、传统工艺、采用原有的材料、原貌修护原则以及原地区保护原则等。
在文物的保护工作方面,习近平主席强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完善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保证文物保护的法制健全,使文物保护工作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展现了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度。要给予地方性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主导权,并将文物保护工作与地方政绩相挂钩,以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严密的法律体系、政府的大力支持、科学管理,三管齐下,对文物保护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支持。
各个地方的文物保护部门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文物部门和文物工作人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将保护工作做到万无一失,防患于未然。
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社会全面协调地发展从来都不只是领导人和干部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文物保护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2]。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是这座城市最出色的名片,是城市文明形象的代表。生活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是这个城市人民群众的福利,在享受历史赋予的骄傲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历史和现代社会发展交给我们的责任,对于这点我们义不容辞。
守护国家文明发展演变的产物,要尊重、爱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爱护古文明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一叶一木,要敢于同文物破坏行为做斗争,并通过实际行为呼吁身边的人,提高文物保护认识,真正认识到文物保护对人民的意义,对整个国家的意义,这是实现文物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报告中作出批示:“在城市工作中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虽然历史文化遗产有其独特性,但它也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不能忽略整体城市建设而单独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工作,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大计的[3]。文物保护工作必须纳入到城市整体建设当中,统筹规划发展,既不能为了城市的建设而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也不能为了保护文物牺牲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在加快城市化建设化的同时,要保证对文物的保护性建设是在尊重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人为的建设性损坏。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为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保护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4]。尤其是就管理人员而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仅应当具备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而且在文物出现问题时还能够及时修复,还应该具有熟练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文物是文明传承的标志,博物馆和纪念馆是传播的平台,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本文探讨了文物保护的内容,以及如何对文物进行保护,这有利于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适应了时代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不仅要把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遗址办成文化宣传和教育的中心,也要使博物馆成为人民大众乐于参与、终身学习的场所。本文的研究探讨也为后续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1]吴来明,黄河.上博科研基地举办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1):57.
[2]SALAAM Kanji.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3.
[3]焦嘉琦.与文物对话:从文物原形到文物仿真到文物保护:生死抉择[C]//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2000:4.
[4]李国清.有机氟材料在文物保护上的应用[C]//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材料研究学会,2002:4.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Scienti fi c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Objects
WANG Suhuai
(Huainan City, the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Memorial Site of Jiangsu Province, Huaian Jiangsu 223002, China)
G304
A
王苏淮(1965-),男,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建筑维修与保护研究。E- mail:shaws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