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艳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南宁 530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
——有感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
黄 艳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南宁 530007)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文化传统是由不同的文化形态相互关联而构成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人类的文化精华,更生动地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所以,保护并且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精神,对民族发展、世界文明的进程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杨军发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和未来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意见。从他的文章延伸出来,并进行相关内容的细化后可以看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对其传播进行思考亦很有必要。
文化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现状
Abstract:A nation, a country, or even the whole human culture is interrelated by different cultural patterns and structure,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one of the vital part. It is not only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culture essence, but also vividly reflects the diversity of the world culture.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spiri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world civilization. Yang Jun published in〈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Social Sxience Edition)〉〈Research on the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problems and future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nd opinions. Extending from his unique article, refined and related content after we can see,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nking of the communication is also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cultural for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ritage protection status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遗产的认定范围不断扩大。现在,比较认可的观念是,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和物质遗产等[1]。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是相对而言的,物质遗产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物,比如某个地方出土的丝绢、青铜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的是一种活态的、无形的遗产,一般是指某种口耳相传的故事、技术、技能[2]。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独特的生态性。每一种文化遗产都有着其独特的生存环境,比如苏州评弹,在江南水乡的滋润中成型发展,所以有着一种典雅柔情的韵味。而京剧因其发展环境,注重的却是铿锵有力、字正腔圆。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强调的是这种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出魅力,走向世界。
第二,活态性。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有固定形态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相对而言,一般没有特定的状态,它是流动的、活的遗产,虽然大多时候也需要借助物质进行表达。例如刺绣技艺,虽然这种文化需要通过布这种物质来传达,但我们真正注重的,是其中独特的技艺。
第一,传承人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靠口传心授。杨军在文中对此有详细的介绍,即传承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个人传承,如刺绣等难度较高的技艺;另一种是群体性传承,比如侗族大歌这种群体性表演活动。但在现代社会,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一方面是年轻人外出打工,或不愿意学习这种似乎和现代不搭边的、且不能快速带来经济效益的技艺;另一方面是村寨中能够完整表演那些技艺的老艺术家年纪已高,随时都可能离去,使得技艺失传。虽然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政府设计了一整套保护方案,但这种方案能保护的人毕竟有限。
第二,现代化冲击。关于这一点,作者也有详细的描述。他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较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尚未被打破,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一个封闭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员的流动缓慢,外来文化很少会对村落造成冲击。
从外因,即传播层面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播形式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大部分至今都保留着原有的形式,比如面对面、口对口的舞蹈和歌唱形式,形式也较为单一,没有采用新的、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形式来传播,使得年轻人失去兴趣,更愿意去看流行的歌舞,更愿意去唱流行歌曲。
第二,传播途径缺乏。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静态展示,诸如各大博物馆里陈列的图片和手工艺品。这种传播方式虽然简单快速,但缺点在于很难真正传达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态因素,观众很难切身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且博物馆之类的地方,观众毕竟也有限。二是动态的传播,这一种大多通过面对面形式,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通过这种形式进行传播,比如侗族大歌、东北大鼓。但是这种传播途径在时间、空间和人物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够灵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除了本身存在的问题外,其传播障碍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化解?
从内因来说,要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精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只停留在“猎奇”“怪”“新”等阶段。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常深厚,其背后体现出来的不止是那个地域的民众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更展示了厚重的历史的变迁。所以,在传播过程中,要组织人员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意义,力求传达出它的内在精神。
再者,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确定受众群体。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基础,没有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以为继,传播的源头断了,无从谈起。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合理的传承制度,通过各个渠道鼓励年轻人回归传统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传播,必须有人去观赏、去感受,所以,在传播过程中也要考虑受众群体,比如,把刺绣发展为文化产业的话,售卖针对的群体是谁?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具体问题。
从外因来说,要扫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的阻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走向民族之外,走向世界,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概念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以及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以共享且可以再生的数字形态。举例来说,对文化遗产拍摄一组照片算不上数字化,准确来说,数字化的关键是丰富的处理、传播手段。比如用虚拟现实(VR)技术,能直观地再现已经不存在的古迹,用数字化场景能再现、解读某个历史事件。十七大报告中,党对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时代的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及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竞争的激烈,我们必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一种宝贵资源,同时对它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建设不仅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实行文化传播的必要手段,也对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科学决策都具有关键意义。
第二,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包括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传统的媒体传播较为单调,而随着现代技术的革新,新媒体逐渐发展成为每个人都不得不接触的平台,并且这种崭新的传播方式可以融视觉、听觉为一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拍摄纪录片、把图片转化为动态展示等方法,通过更多的途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如网络客户端、移动传媒、地铁公交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的变迁。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和基础日益狭窄,如果不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它进行有效的传播,将会导致文化更加快速的消亡。换句话说,保护和传播其实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同时,也应该对其传播的现状和过程有一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优秀的传播方案,真正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全世界。
[1]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8-62.
[2]马伟华.认同与自省:文化自觉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5-29.
Research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On the“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Research”
HUANG Yan
(Guangxi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Nanning 530007, China)
G122
A
黄艳(1979-),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研究。E- mail:584050630@qq.com.
2017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一般项目“广西民族区域自治60年历史经验研究”(2017- GMB-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