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婕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中国体育文化全球化推进策略探析
侯丽婕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文化出现融合统一的趋势。在中国体育文化国际化的进程中要正视中西文化的差异,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策略,提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对中国体育文化的接纳程度。
体育;文化;差异;融合;策略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世界性的体育活动赛事,对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取向造成深远影响。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以武术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也开始走向世界。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融合进行研究有利于中国体育文化向全球化推进。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儒家思想提倡“中庸之道,倡导以和为贵”,主张“和谐统一”。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医、养生、军事、书法、绘画、武术等都能够体现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系统化思想。自从西汉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之后,儒家思想就成为官方主导的正统思想,为保证统治阶级的稳定提供思想根基[1]。文化所具有的渗透性可以影响到人们行为选择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武术,其宗旨、内容、表现形式、练习方式等都会受到影响。在稳定的农业社会中,人们更希望拥有安静、和谐、稳定的生活方式,所以在武术的练习过程当中更强调武术的健身作用、养生作用,提出以较为平和的方式进行武术方面的切磋,倡导武术对优化人体生命功能的作用,不提倡冲突强烈、具有对抗性质的竞争活动。
西方文化是典型的“海洋文化”,他们在“海洋商业”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冲突和竞争,因此西方人更加注重冒险和征服,体育活动少了几分平静与安逸,而更多的是竞争、征服和冒险。古代斯巴达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军事训练,他们追求的是发达的肌肉、技巧,希望得到速度和力量的不断提升。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就和古希腊人对强壮身体的追求有关。西方体育更加注重对物理机械运动中的强度追求,具有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
随着全球化交流的频繁,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也逐渐增多,然而交流的内容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还显得不足。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内外兼修”,在武术训练的过程中同样要求“以意调气”“形神兼备”。在中国传统的拳术练习中还对季节、环境、气候、时辰做出要求,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华武术不但追求身体上的强壮,还要求心灵上的静穆,不能为了追求身体某方面机能的片面强壮而忽视整体机能的协调。而西方哲学则认为天人有别,人的身体机能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尽可能的提高,提倡向人体极限挑战。因此西方竞技体育强调通过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运动、意志等的研究,获得机体能力不断向“更快、更高、更强”方向发展。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和平年代远比战争年代时间久远,儒家思想占据正统地位,武术的功能被定位为“健体、防身”,要求“习武先习德”,要求在习武的过程中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德艺双馨”的目标。这在“禅武合一”的少林门派更是如此,“武德”要求人们要重义轻利,不能恃能逞强,主张以和为贵[2]。这和西方竞技体育所提倡的竞争与对抗的体育文化明显不同。
对于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要辩证地看待,二者同属于体育的下位概念,在具有分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中华武术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将中华武术文化推向世界可以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做出贡献,为全人类的身体素质提高提供帮助。东方倡导和谐统一的体育观是对西方体育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解决西方体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在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运动员某方面的身体机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也给运动员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东方体育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更加符合“体育顺应自然”的现代体育理念,对当前西方体育发展出现的不良反应是一剂良方。同时,武术所强调的“身心兼修”“以和为贵”的思想,也是对世界体育思想、体育精神的补充。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西方体育各具优势,在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辩证地将二者综合起来。
武术国际化是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在与国际体育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引发冲突和碰撞,会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国体育文化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求同存异,淡化冲突,从而达到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一)前期实行“走出去”的文化发展战略
中国体育文化要能够被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人民所认可,东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最大的障碍。所以在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初期应当推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要取得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受众的认同,就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中国体育文化鲜明的特性予以适当的遮掩,从而可以减少中西文化冲突过程中所产生的边界感,塑造一个具有普适的体育文化形象。为了提高国际认同度,在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时淡化我国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尝试着用受众所在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去进行武术文化的阐释。少林武僧团最近几年对世界各国的造访,让世界更为直观地了解到了神秘的中国武术文化,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走出了重要一步。然而这仅仅是走出去的第一步,寻求中国武术文化与不同地域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是当前急需完成的任务。如果不注重对对方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只是一厢情愿地进行武术推广只能适得其反。当前的武术传播对象仍然局限于海外华人群体,要扩大传播对象就需要对受众的本土文化进行充分的研究,对中国武术文化、形式、内涵进行适度创新,提高本土民众的接受性[3]。在获得本土民众的认可之后再逐步推广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
(二)后期推行“请进来”的文化发展战略
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要充分理解中国武术就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观点、伦理观念进行深入的了解,在习武的同时做到内外兼修,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因此中国武术在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时,还不能放弃中国体育文化的根基。“走出去”要具有立体化、全方位的特点,要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起来。武术技术是吸引人们学习的关键,既要有功夫展示,又要有适合当地民众学习的切实可行的武术教育计划。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武术影视剧的推广和武术人员的交流。随着中国武术热的兴起,还可以向国外推广中国的武术商品。多种途径的综合运用更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武术爱好者深入地了解中国武术文化。中国作为武术文化的发源地,在国外武术爱好者认可和接纳中国武术的前提下,就会主动到中国进行深入地探索,从而增进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了解。因此“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中国体育文化的推广,就不可能吸引国外武术爱好者前来中国感受中华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没有国外武术爱好者对中国文化本源的深入探索,他们就不能亲身体验到中华武术文化的真正魅力。对中华武术内涵的深度体验需要以中国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需要认可东方的文化价值观。中国体育文化具有独特性,它具有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巨大差异,同时它也具有鲜活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在“请进来”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互动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起自己的思维架构,实现中西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完美融合。这些武术爱好者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就能够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也会因为具备多元文化的思维方式而更好地与当地民众交流,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应当是建立在中外体育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中外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既是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障碍,同时也是促进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前提。在实现中外体育文化融合的进程中,国家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策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促进西方民众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了解、探索和接纳。
[1]李燕.文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和谐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6):12-18.
[2]刘仁盛,宋广庆.体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的初步探索[J].体育科学,2011,31(5):3-13.
[3]谢小兰,廖理连,许之屏.中外体育礼仪的价值、表现及差异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3(6):96-97.
[责任编辑:赵 伟]
Study on the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Sports Culture
HOU Lijie
(Xuch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uchang 461000, China)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re getting integrated. During the proces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dopt a combining strategy of "going out" and "bringing in" to improve people's acceptance of Chinese sports culture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sports; culture; difference; integration; strategy
2016-12-20
侯丽婕(1982—),女,河南许昌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G812.78
A
1008-6811(2017)01-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