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

2017-01-28 04:54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贵州省经济效益

田 江

(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贵州遵义 563006)

·三农问题·

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

田 江

(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贵州遵义 563006)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率;树立正确的农村生态保护理念,为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贵州 对策

0 引言

贵州省是传统的农业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人口和农业产业比重较大,2014年末该省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由此可见其农村经济效益直接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促进贵州省农业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1980年杨云[1]对贵州省土壤分布特点与农业利用的关系展开研究,认为其经济效益并不高,主要与其地理位置、天气条件关联。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 100m左右,境内高原山地居多,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在加上恶劣的天气条件,农业发展步履维艰。

如今,由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贵州省生态环境受到大自然的反馈,形势更加严峻。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造成贵州省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影响了贵州省文化的传播,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想提高贵州省的农村经济效益,须实现农业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在中央政府和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下,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贵州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持科学发展,从贵州省自身的经济现状和社会现状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农村环境质量的措施。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贵州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对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有较大促进作用。近年来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崔新锋等[2]、贺秋华等[3]、马贤惠[4]等学者对贵州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及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方式等生态问题展开研究,然而揭示经济与生态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献鲜少。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原因、找到出路,以期为贵州省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贵州省农村生态效益发展现状

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对贵州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给贵州省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近年来,贵州省开始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改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针对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稀缺、水资源脆弱等问题,采取了增加地表植被的种植,植树造林等保护措施,使贵州省境内的绿地和河流得到合理保护,并对自然环境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枯竭的现状。

针对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贵州省的森林资源人为破坏严重,影响了森林的天然防护作用,造成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为此贵州省对天然林采取了保护措施:禁止任意砍伐树木,对森林资源进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等各项工程实施,保证贵州省有足够的森林资源抵挡荒漠化的侵蚀。经过长期的治理与保护,这些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由于工业发展向农村地区延伸,导致农村空气质量下降,贵州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工业生产作业标准,使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针对贵州省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条件及生产状况对环境的影响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贵州省政府对农村环境进行了重点的治理与保护,制定了农业生产的策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贵州省近年来对农村经济环境实施了以生态文明为理念的治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比如,对农村地区饮水资源的合理开采与重点保护,对农村生活用水的合理排放和重点污水处理等;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逐渐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重视生态文明的农村环境保护理念。

2 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在传统发展观中,自然界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因此人们借助科学技术对自然界进行肆无忌惮地掠夺,以获取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而漠视了生态系统自身的发展,忽视了人们对生态需求的满足与实现,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时却付出了丧失生态效益的巨大代价,由此造成了生态效益的缺失。生产劳动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对立关系。

2.1 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只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了人类生存条件的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水体污染严重。目前,贵州省大部分农村地区排水都是无组织排放,废水除用于牲畜用水外,基本都是就地排放。而且由于缺乏管理,排水沟内杂草丛生、污泥堆积、生活垃圾拥堵,污染严重,影响村民身体健康。长此以往,还会加剧对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的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阻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改善。

(2)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农村生活的垃圾主要有燃烧废物、食品包装、农药及农肥等物品的包装,禽畜类的粪便等,这些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加上农村缺少固定的垃圾处理设施,对农村的卫生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工业污染。随着贵州省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一些企业搬入农村地区,使工业污染的范围开始从工业区向非工业区蔓延,城市的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地区,加之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使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大气、水资源和地面的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使得人类丧失了生存所必需的清洁空气、水等条件,这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2 农村自然生态日益恶化

贵州省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的不合理开采利用,导致贵州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许多村民在陡坡山上开垦荒地种植粮食,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石山面积逐年增加,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2)河道、水库淤塞严重。这严重威胁到电站的寿命,也给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3)土壤肥力下降。由于耕作粗放,土壤冲刷加剧,加之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一味掠夺性经营,忽视了应有的保土、培肥措施,使耕地消耗过大。而种植过程中肥料的不合理使用,使土壤肥力急剧下降。

(4)森林植被减少,自然灾害频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村民乱砍滥伐,变林为耕,使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森林植被减少。植被是生态平衡中最重要的调节器,植被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不断,水资源减少,发生人民群众饮水困难,对生存造成巨大威胁。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减少,打破了生态环境平衡。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贵州省地区生物种类的不断减少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了生态平衡逐渐失调。

2.3 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中长期不合理地资源开采,导致贵州省资源损耗严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仅对资源本身是一种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贵州省在资源开发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2)农村社会资源匮乏。贵州省山区众多,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存量大、质量低,而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囤积农村,造成农村落后贫困。

(3)耕地资源少、土地产出率低。贵州省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土地石漠化严重。石漠化土地缺水、缺土,不易耕作,因此生产力极其低下,而长期持续耕种加速了水土流失,造成了耕地资源的进一步恶化。

3 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存在矛盾的原因分析

3.1 农村环境立法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着不足和不完善的方面,地方的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要求。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着在现实环境中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问题,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起不到足够的威慑作用。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相关的法规不健全,导致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对很多污染环境现象不能及时进行合理的制止与惩罚。

另外,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不完善,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村中小企业在污染防治和控制方面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污染环境和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日益突出。

3.2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落后

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目前贵州省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生产力落后、农业结构单一、农业市场不规范,使得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经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经济效益低下,村民就不断的开垦荒地、变林为耕,增加种植面积。长期下去,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提高,而不当的使用、开垦土地,使土壤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 同时森林覆盖率降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旱涝灾害不断,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伴随着贵州省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问题日渐凸显,这些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破坏生态的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进步。

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实验方案,学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明确实验目的、陈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描述观察或测量变量的方法、列出重要的步骤和实验器具。其中实验目的已给定,不列入本次量表要素。本探究实验中,如枝条的选择、处理、芽的处理等无关变量均会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周期较长,涉及到实验数据记录的问题;同时本实验涉及到的枝条处理方式、浓度的选择等都是课堂教学未涉及到的需要学生自行查阅。所以增加三个要素:具有控制变量的意识、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资料查阅。量表制定见表1。

3.3 农村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生态文明,这是造成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由于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贵州省的农村经济建设都没有合理、科学的规划,群众忽略生态环境保护,单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矿产资源、水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忽视了多种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严重造成了生态的破坏。虽然近年来贵州省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付出的是生态失衡的代价,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

生态文明意识不强还表现在平时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不能对身边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水体污染、生活垃圾、工业污染严重,导致了贵州省农村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因此,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要从树立贵州省人民的生态文明观念做起。

4 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对策

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人们占用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不仅有矛盾对立的关系,而且还有相互统一和相互转化的促进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能够统一转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4.1 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

4.1.1 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农民以农耕为主,要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护耕地。可以采取以下保护措施:一是落实基本国策,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从法律法规上建立耕地的永久性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建筑用地、工业占地。

4.1.2 制定农村资源利用的限制性政策

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必须从贵州省政府的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入手,制定符合贵州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6]。贵州省政府可以制定符合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政策,对农业用水资源等进行合理的划区处理,根据干旱程度制定不同区域的农用水的比例,合理保护地下水资源[7-8]。严禁乱砍滥伐森林资源,保护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破坏。

4.1.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到一些民众的利益,比如原本是耕地的地区,为了防止风沙的入侵和土地沙漠化,需要将农民的原有耕地建成防护林,这种情况在贵州省的生态治理中较为常见,为了确保受益主体的利益不受损失,同时也为了获得收益主体的配合,政府可以加以补偿。制定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9-10]可以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有效支持,提高人们治理环境破坏的积极性。

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

4.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人们的生态观念,保护环境的行为入手。只有人民群众从心底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坚持生态平衡。贵州省农业面积辽阔,农业人口比率较高,因此,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处理好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11],需要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全面地考虑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指导方向,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实现贵州省的全面发展。

4.2.2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12]的理念,有助于实现贵州省自然资源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和再生性保护,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自然资源的不断枯竭,贵州省丰富自然资源日渐成为我国宝贵资源的必要组成。因而,在进行资源开采与利用时,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的观念,从长远生态平衡的角度进行生产建设,保证资源的循环再利用[13]。

耕地资源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要以深度开发为主,引进先进技术,通过综合治理,改造低产田地,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实现多种经营,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草,有效控制破坏性生产。同时,加强耕地水源、肥力监测,合理施肥,减少耕地污染,加大农业投入来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实现耕地使用的动态平衡。

建立节地、节水的集约化农业生态体系。贵州省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少,促进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必须节地、节水。一是要加强水污染治理,从根本上保护水资源。二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喷灌、滴灌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三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选育耐旱品种,扩大地膜覆盖,发展节水农业。四是实行田间套作、间作,合理利用耕地空间,发展节地型农业。

建立合理的工业开发制度。工业开发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得违规排放废水、废弃,同时建立严格的资源开发保护体系,对资源合理开采。工业收入用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用来完善农村教育、卫生等设施,提高人民思想素质、生活水平。

4.3 树立正确的农村生态保护理念

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理念,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离不开贵州省人民的支持。目前贵州省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表明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重视正确的生态保护观的树立。这就需要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加大农村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努力营造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加强对各级领导决策者的培训,开展全民生态科普活动,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将农村生态保护的理念化为人民的身体力行,让人民明白只有更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更快的经济发展。

5 结论

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因此,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

该文对贵州省的农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贵州省农村生态效益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存在矛盾与问题的调查,发现贵州省的农村生态环境相对恶劣,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生态日益恶化、资源损耗形势严峻。对其原因分析表明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立法不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不强。根据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生态保护观念来改善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矛盾,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从而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贵州省农村人民的经济状况。

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贵州省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和民族特点,制定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规划,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才能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在这种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下,人与自然共同生息、经济与生态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14]。

该文还有许多的不足,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大致的调查结果,下一步需要采集具体详细的数据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另外,贵州省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任重道远,仍有许多未采取的措施能够改善现状,期待能有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探讨,未来见证这些措施的实行和整体环境的改善。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人们正确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1] 杨云. 贵州省土壤分布特点与农业利用的关系.贵州农业科学, 1980, 8(4): 1~4

[2] 崔新锋, 邹波.贵州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经济研究导刊, 2009, 4(28): 112~113

[3] 贺秋华, 张丹.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 20(2): 73~77

[4] 马贤惠.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关于贵州省生态农业发展与建设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 2002, 22(4): 132~136

[5] 尹昌斌, 程磊磊,杨晓梅,等.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1): 15~21

[6] 李娜.“新常态”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 30~34

[7] 邓琳君. 贵州省湿地保护立法问题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大学, 2012

[8] 张小明. 贵州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9] 陈婷. 贵州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施概况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 2012, 30(6): 234~239

[10]韩郸. 贵州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林业调查规划, 2012, 36(3): 59~61

[11]周红, 张晓珊,缪杰.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初探.绿色中国, 2005, 26(3): 48~49

[12]潘长根. 贵州省生态脆弱地区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研究.贵阳:贵州财经大学, 2012

[13]谢永利.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系统优化决策研究.贵阳:贵州大学, 2006

[14]张胜旺.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生态经济, 2013, 28(2): 67~71

THE RUR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 OF GUIZHOU PROVINCE*

Tian j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6,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nd the reasons of contradictory between rural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found the way to cooperate the rur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Method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mmar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were used in this paper.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due to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ignoring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d been worsening; the rural resources had been depleted seriously duo to the long-term unreasonable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nclusion]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ransform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rur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set up the correct rur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cept, for realiz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ecology in Guizhou province.

economic benefits; ecological benefits; Guizhou; measures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221

2016-03-27 作者简介:田江(1978—),女,重庆璧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Email:297443518@qq.com *资助项目: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北体育旅游带空间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黔科合LH字[2015]7041号)阶段性成果

F327

A

1005-9121[2017]02146-06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贵州省经济效益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